今年的中秋节格外特别,2025 年是乙巳蛇年,天干 “乙” 在五行中属木,对应青色,所以民间称今年为 “青蛇年”。
而中秋之夜恰逢罕见的 “超级月亮”,月球距离地球仅 35.6 万公里,比平常满月大 14%、亮 30%。
这种特殊的天象与历法结合,让 “青蛇遇中秋,五人要躲月” 的古老谚语再次引发关注。
![]()
“青蛇遇中秋” 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在江浙沪地区的民间传说中,中秋月夜是青蛇精灵巡游人间的时刻。
古人观察到中秋时节正值蛇类准备冬眠前的活跃期,便将自然现象与月相变化相联系。
而《开元占经》中 “月行疾则凶,迟则吉” 的记载,更让古人相信异常明亮的月光可能带来特殊影响。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逐渐演变成了独特的 “躲月” 习俗。
![]()
那么究竟哪五类人需要 “躲月” 呢?
这一习俗的核心其实是古人对特殊人群的关怀。首当其冲的是体弱多病者。
《黄帝内经》有 “月生无泻,月满无补” 的记载,认为月圆时人体气血运行会受影响,体虚者容易被夜间寒湿侵袭。
现代医学也证实,月相变化可能干扰生物钟,体质弱的人确实需要格外注意休息。
![]()
孕妇和新生儿是第二类需要 “躲月” 的人群。
古人发现月相变化与女性生理周期有关联,认为满月月光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从现实角度看,中秋夜凉露重,孕妇外出容易着凉,而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健全,确实不宜在夜间外出。
江苏一带至今保留着孕妇中秋夜 “早闭窗、迟熄灯” 的习俗,体现了对母婴健康的重视。
![]()
刚经历丧事的人也在 “躲月” 之列。
这一习俗体现了对生死界限的敬畏,古人认为满月时的月光具有特殊 “通透性”,可能让生者与逝者的 “气场” 交融。
从心理学角度看,丧亲者情绪脆弱,避开引发伤感的月夜环境,有助于心理调适,这其实是古人的一种情绪管理智慧。
![]()
本命年属蛇者是今年特别需要注意 “躲月” 的人群。
2025 年是蛇年,传统命理认为本命年犯太岁者在月圆之夜需避光。
清代《协纪辨方书》就有 “太岁压祭主,生肖犯月者宜避光” 的记载。
这种习俗虽带神秘色彩,但本质上是提醒人们在特殊年份更要注意身心健康。
![]()
最后一类是近期运势低迷或心情抑郁的人。
月圆之夜容易引人思乡怀旧,“月圆人未圆” 的景象会放大负面情绪。
古人用 “躲月” 来提醒这类人暂时避开可能引发伤感的环境,这与现代心理疗法中的环境调整理念不谋而合。
![]()
不同地区对 “躲月” 的诠释各有特色。
闽南商人避月是担忧 “盈亏同频” 的生意隐喻,三晋学子躲月则是忌讳 “盛极必衰” 的学业预兆。
但核心做法相通:
在月光最盛的子时(23 点至凌晨 1 点)留在室内,避免去江边、山顶等空旷地带,保持心境平和。
![]()
这些习俗看似神秘,实则蕴含着古人的生存智慧。
“躲月” 不是害怕月亮,而是提醒人们顺应自然变化,关爱特殊人群。
如今我们不必盲从传统禁忌,但其中包含的健康防护、情绪管理理念仍有现实意义。
这个中秋,无论是否 “躲月”,记得给家人一个温暖的拥抱,这才是节日最本真的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