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福建舰甲板上歼-35隐身战斗机电磁弹射升空的画面震动世界。美国《防务新闻》称其为“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海军首次遭遇同级别对手”,而这一挑战竟来自一艘常规动力航母。
![]()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故障率仅为1/3200次,远超福特级1/41次的可靠性,其背后是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对美式交流技术的代际超越。这种“常规动力+电磁弹射”的组合,打破了核动力才能支撑先进弹射系统的传统认知,成为海军技术史上的里程碑。
![]()
中国造船厂马伟明团队,搞出来的中压直流系统,效率比美国高出三成,能量分配这块,模块化设计玩得很明白,换个关键零件以前要三天,现在四个小时就完事,福建舰的适配性,特别是弹射器,美国专家自己都说福特级到现在F-35C还没法常态化弹射,福建舰这边,小到无人机,大到三十多吨的空警-600,都能给你弹出去,十几倍的重量差距,一点不费劲。
![]()
歼-35的隐身性能,雷达反射面积0.007平方米,F-35C是0.065平方米,几乎差了一个数量级,空警-600的探测距离,比美国的E-2D还要远四成,歼-15T满油满弹起飞没问题,福建舰一天能出动240架次舰载机,福特级是220架次,出动效率也追上来了,这么一套体系摆出来,中国第一次能跟美国的超级航母战斗群在海空上掰手腕。
![]()
福建舰只用了三年,从下水到舰载机测试全部搞定,美国那边的肯尼迪号航母,工期拖到了2027年,造船产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中国占了全球差不多一半,美国十三家大船厂,关了九家,吕特都说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两百倍,这种效率差距,直接就体现在福建舰的建造速度上,造船这个领域,风向早就变了。
战略层面,福建舰和055大驱是搭档,055带着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整个编队能覆盖到西太平洋的第二岛链,在台湾海峡周围形成一个打击圈,美国海军也得跟着调整战术,不再死磕航母优势,开始搞分布式海上作战,还试验无人舰艇编队,就怕航母编队被一锅端。
![]()
1945年美国靠着航母拿下了太平洋,那时候中国的海防基本是空白,八十年过去了,福建舰出来了,海洋上的权力格局开始变得多元,美国退役海军上将斯塔夫里迪斯就讲,中国航母编队会常态化出现在关岛以东,第二岛链的防御体系直接就面临考验。
![]()
福建舰的出现,不只是军事上的事,它代表的是一种技术路线的创新突破,有种弯道超车的感觉,从改装辽宁舰到原创福建舰,这是一个从摸索到创新的过程,给科技自立打了个样,小步快跑的策略很成功,当舰载机飞起来的那一刻,它不单单是海军的一个梦想,更是一个文明在科技浪潮中,重新拿回话语权的必然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