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家长圈炸了,导火索不是学区房涨价,也不是作业太多,而是——孩子在学校吃的虾仁,臭了,还有虫。
这要放在普通餐馆,顶多算个差评。可这是学校食堂,是每天十几块钱餐费换来的“营养午餐”。孩子们吃出问题,当爹妈的哪能忍?
更让人心寒的是,涉事供餐公司的操作比臭虾仁还恶心:老总连夜销毁问题食材,还教员工统一说 "是虾肠子破了漏泥沙",而负责检测的机构,居然是他亲妹妹开的!
![]()
这事得从 9 月 15 号说起。那天中午,上海浦东、闵行好几所学校的家长同时在群里炸了锅。"你们家孩子饭盒里的虾仁臭不臭?" 消息一出来,立马炸出一堆同款吐槽。有家长拍了视频,虾仁拈起来能拉出黏丝,孩子说 "吃一口就想吐,像坏了的鱼罐头"。学校反应倒快,赶紧把这批餐撤了,但问起原因,老师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直到家长们追着要说法,供餐的绿捷公司才冒头,轻描淡写一句 "虾肠子破了,泥沙混进去导致味道不对"。这话谁信啊?有家长直接怼回去:"泥沙能臭得隔着塑料袋都闻得到?当我们鼻子是摆设?" 更可疑的是,第二天就有知情人爆料,绿捷老总张国华头天晚上就下了死命令:"所有剩的虾仁全销毁,谁也不许留样本",还特意培训员工统一口径,谁敢乱说话就开除。
这波操作直接把家长们惹毛了,有人干脆查起了绿捷的底,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全是惊雷。这家公司可不是小作坊,在上海16个区给 500 多所学校供餐,每天要喂饱 50 多万个孩子。
更牛的是,2025 年光 8 月份一个月,就硬生生拿下了 70 个学校的招标项目,标书里全写着 "综合得分第一"。可家长们的实际体验呢?有孩子说 "天天吃冻鸭腿,硬得咬不动,只能泡汤吃",还有人在饭里吃出钢丝球、塑料片,投诉到 12345 也没下文。
![]()
真正让人脊背发凉的,是检测环节的猫腻。家长们顺着工商信息扒下去,发现给绿捷做食品检测的上海品测公司,投资人里赫然写着 "张美华"—— 正是张国华的亲妹妹!这两家公司简直是穿一条裤子:共用同一个 QQ 邮箱,连座机号码都轮流用,注册地址就隔一条马路,2018 年绿捷还控股过品测一个月。更要命的是,品测不光给绿捷做检测,还负责上海好多学校的校服、饮用水检测,甚至市监局的食品抽查都找他们。
等于说,绿捷供的饭好不好,全靠张国华妹妹的公司说了算。这就像运动员自己当裁判,能指望他吹公平哨吗?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官方通报来了,说涉事虾仁 "检测合格",没腐败没变质,也没检出沙门氏菌,肉眼看不着杂质。
![]()
这通报一出来,家长群直接炸锅:"50 多个孩子同时闻错了?虫子是集体幻觉?" 有人冷笑:"样本都被销毁了,检测的怕不是新买的虾仁吧?"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有家长深挖发现,绿捷早就玩惯了 "左手倒右手" 的把戏。之前长宁区学校食堂招标,绿捷和另一家叫捷飨的公司总一起出现,看起来是竞争对手,实际上两家老板是生意伙伴,说白了就是 "围标"—— 你让我一次,我让你一次,轮流中标稳赚不赔。而且绿捷背景硬得很,母公司当年被新希望以12亿收购,招股书里写得明明白白,2017 年光靠学生餐就赚了 1330 万美元,这钱全是从每个孩子十几块的餐费里抠出来的。
![]()
张国华本人的能量也不小。有网友扒出,他的公司曾不用招标,直接以 "单一来源" 的方式给闵行区组织部党建中心供办公地。难怪这么多年家长怎么投诉都没用,这背后的关系网早就织得密不透风了。
事件发酵到现在,绿捷就发过一次道歉,总共两行字:"很抱歉,会改进",连个具体方案都没有。反观家长们,已经被逼到什么份上了?群里天天讨论怎么给孩子带饭,有人说 "哪怕让孩子吃西贝的预制菜都行,至少人家不敢瞎搞"—— 合着现在餐馆的食品安全标准,居然比学校食堂还让人放心了。
其实校园餐出问题早不是新鲜事。最高法刚公布的典型案例里,就有老板给学生排骨加亚硝酸盐,导致 56 个孩子中毒,最后判了 7 年;还有人用鸭肉冒充牛肉卷卖给学校,赚黑心钱被判刑。但像绿捷这样,亲兄妹联手搞 "供应 + 检测" 闭环的,真是刷新了下限。
![]()
9 月 20 号,警方终于把张国华控制了,说是涉嫌瞒报。三部门也立案侦查了,但家长们心里还是没底。有妈妈说得实在:"我们要的不是立案,是能亲眼看见孩子吃的虾仁是新鲜的,检测的人跟供餐的没关系。" 马上 12 月就要实施新的《校园配餐指南》了,说要慎用冷冻肉,还要搞 "明厨亮灶" 让家长在线监工,但如果不把这种利益勾连的口子堵上,再好的规定也可能变成贴在墙上的装饰画。
现在上海家长群里流传着一句话:"孩子的饭盒里藏着良心"。张国华们靠孩子的餐费赚得盆满钵满,却连新鲜虾仁都舍不得给,还搞出亲兄妹 "自供自检" 的套路,这良心怕是早就被狗吃了。更让人担心的是,全国还有多少这样的 "绿捷"?多少看不见的利益闭环?
这事还没结束,张国华背后的关系网会不会被彻底查清?品测公司的检测资质会不会被吊销?那些被糊弄的招标项目要不要重新审?这些问题都得有答案。
教育部说“任务依旧艰巨”,这话没毛病。但艰巨的不是查,而是——敢不敢动真格,能不能斩断那些看不见的手。
否则,下次孩子们吃到的,可能就不只是“泥沙”,而是彻底凉透的希望。
你家孩子学校的午餐靠谱吗?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也别忘了转给身边的家长,咱们一起盯着,别让黑心商家再钻空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