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探索始于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确立了15个试点城市(如上海、广州、成都等),正式启动长护险制度试点工作。2020年,国家医保局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新增14个试点城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实践模式。
在服务供给上,长护服务“下乡难”一直是业内公认的事实,“买不到服务”“买不到优质服务”的情况较为普遍。“我参加了长护险,但怎么享受照护服务?”,据调研,这是农村居民在参保时核心的疑惑点,很多群众由于不理解,对于参加长护险心有怨言。还有一些长护护理服务机构负责人曾坦言道“为村里的失能老人提供服务不容易,居住的比较分散,来回路程也远,经营的成本太高”。对此,如何为农村失能老人提供优质、可及的长护服务需要各地进行积极探索。
这一地给出了实践答案——
统一部署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近年来,江苏医保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挖掘现有医疗资源、丰富长护服务供给”要求,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原则,积极探索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长护服务,出台《关于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长期护理服务的意见》,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人员提供高质量长护服务,加快补齐基层长期护理服务供给短板。在全省13个统筹地区部署“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发展提供长护服务”试点工作,与徐州市共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长护服务工作联系点,进一步提高长期护理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
充分挖掘现有基层医疗资源潜力,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增设长护病区、新建扩建成立护理院以及提供居家上门照护服务等多种形式,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专业优势,为失能人员提供优质长期护理服务。
![]()
徐州新沂市棋盘镇中心卫生院针对传统的诊疗科室服务人群不断萎缩、高龄和失能群体逐年增加的新形势,于2021年开始探索整合院内资源,利用闲置病区和床位设立长护专区。卫生院院长王刚说,2022年10月运营以来,共收住失能老人85人,既解决了人员房屋等资源闲置问题,还实现了运营结余30.19万元。
南通启东市志良护理院适应乡镇区划调整后不再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的新形势,依托当地合作镇卫生院志良分院的医疗资源,于2023年9月纳入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护理院负责人葛健表示,护理院将医养结合理念贯穿服务全流程,根据失能人员的身体状况和护理需求,提供个性化长护服务,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群众就业增收。
引导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加强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监管,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提供长期护理服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举办的护理院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协议管理,同时加强对入住失能人员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定点机构的政策宣传培训,不断提升定点机构及评估人员履约的自觉性和规范性。截至目前,江苏已有13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长护险定点协议管理,累计服务失能人员3106人,1007名失能人员在院享受长期护理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通过长护险制度建设和完善,最终实现“失能有所护、护理有质量、负担可承受”的目标,让每一位失能老人都能享有尊严体面的晚年生活,切实增强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 | 江苏省医疗保障局 中国医疗保险
编辑 | 徐冰冰 陈嘉蕾
热点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