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部分细节经过艺术加工,人物均为化名。
"雷达显示异常!"
"什么异常?"
"西南方向,高度8000米,有东西在那里!"
"民航?军机?"
"都不是...信号很奇怪。"
李航盯着屏幕上闪烁的光点,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五年的航空管制经验告诉他,这绝对不是正常情况。
"你确定设备没问题?"值班主管王建走了过来。
"检查过三遍了,设备正常。"
"那就按程序处理。"
李航看着那个诡异的信号,心里涌起一阵不安。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发现将彻底改变他的生活轨迹。
![]()
01
2023年11月7日,周二上午9点42分。
李航如往常一样坐在华北空管局的监控室里,面前是三块巨大的雷达显示屏。作为一名有着五年经验的航空管制员,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复一日的工作节奏。
监控室里很安静,只有设备运转的低沉嗡鸣声和偶尔传来的无线电通话声。李航的工作区域负责监控华北地区高度6000米至12000米的空域,确保每一架飞机都在安全航道上飞行。
"CA1847,继续保持航向270,高度9000米。"李航对着话筒说道。
"CA1847收到,保持航向270,高度9000米。"飞行员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
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日上午。李航端起保温杯,准备喝一口茶,余光却瞥见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雷达屏幕的西南角,有一个微弱的光点在闪烁。
李航放下茶杯,仔细观察着那个光点。按照正常程序,所有进入监控空域的飞行器都必须开启应答机,在雷达屏幕上会显示明确的识别码、高度、速度等信息。但这个光点什么标识都没有。
"奇怪。"李航皱起眉头。
他调出该区域的详细信息,发现这个未知信号出现在东经116.2度、北纬39.8度附近,高度大约在8000米左右。更奇怪的是,这个信号的强度在不断变化,时强时弱,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飞行器的特征。
李航查看了飞行计划表,这个时间段这片空域没有任何预定的航班或军机活动。
"小李,怎么了?"坐在旁边的老管制员张师傅注意到了李航的异样。
"张师傅,你看这个。"李航指着屏幕上的那个光点。
张师傅走过来,仔细看了看屏幕,"没有识别码?"
"没有,而且信号强度一直在变化。"
"设备故障?"
"我检查过了,设备都正常。"李航调出设备自检报告,"所有系统都在正常运行。"
张师傅沉思了一会儿,"可能是气球或者什么气象设备吧。"
"但是信号特征不对。"李航摇摇头,"我见过气象气球的雷达反射,这个完全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气象气球的雷达反射通常比较稳定,高度变化也很缓慢。但这个不明信号不仅强度变化异常,高度也在8000米到8500米之间快速波动,这种表现完全超出了已知物体的特征范围。
"要不要报告?"张师傅问道。
"先观察一下吧。"李航说道。他不想因为一个可能的虚假信号就惊动上级。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李航一直在暗中观察着这个神秘的光点。他发现了更多奇怪的地方:这个信号似乎在缓慢移动,但移动规律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的飞行模式。有时候它会突然加速,有时候又会几乎静止不动。
更让人困惑的是,每当有民航客机经过这个区域附近时,不明信号的强度就会明显增强,好像在对过往的飞机做出某种反应。
上午11点30分,一架从北京飞往广州的南航客机CZ3131经过该区域附近。李航注意到,就在客机接近的瞬间,那个不明信号突然从原来的8200米高度跃升到了8800米,然后又迅速回落。
"这绝对不正常。"李航心中暗想。
他开始详细记录这个信号的各项数据:出现时间、位置坐标、信号强度、高度变化、移动轨迹等。作为一名专业的管制员,李航知道准确的数据记录是处理异常情况的基础。
中午换班的时候,李航把情况告诉了接班的同事小王。
"你说的那个光点我也看到了,"小王盯着屏幕说,"确实很奇怪。我刚才还以为是屏幕故障呢。"
"你觉得会是什么?"
"不知道,"小王摇摇头,"反正不像是正常的飞行器。"
下午2点,李航回到工作岗位继续观察。那个不明信号还在那里,位置稍有移动,但依然在原来的区域范围内活动。
让李航更加困惑的是,这个信号似乎有某种"智能"的表现。每当管制员试图用雷达进行精确定位时,信号强度就会明显减弱,好像在故意规避探测。而当注意力转向其他地方时,信号又会重新变得清晰。
"这太奇怪了。"李航忍不住对身边的张师傅说道。
"确实奇怪,"张师傅也一直在关注这个情况,"我干了二十年管制,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信号。"
下午4点,华东地区的一架货机MU5628在经过该空域时,机组人员主动联系了管制中心。
"华北管制,MU5628请求确认,我们的导航设备刚才出现了短暂的干扰,请问该区域是否有特殊活动?"
李航和张师傅对视一眼。果然,这个不明信号开始对正常航班造成影响了。
"MU5628,请描述干扰的具体情况。"李航立即询问。
"导航指针出现了约10秒的摆动,GPS信号也有短暂中断,现在已经恢复正常。"
"收到,MU5628。该区域目前没有预报的特殊活动,请继续保持航向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MU5628收到。"
挂断通话后,张师傅严肃地说:"小李,这事儿不能再拖了。如果真的影响到了航班安全,我们必须上报。"
李航点点头。他知道张师傅说得对。作为管制员,确保航班安全是第一要务,任何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情况都必须及时处理。
下午5点,又有一架东航的客机MU2156报告了类似的导航干扰问题。这一次,干扰持续了将近20秒,机组人员甚至考虑过改变航向。
"不能再等了。"李航下定决心,"我要写报告。"
当天晚上,李航在值班室里撰写了一份详细的异常情况报告。报告中,他客观地描述了发现不明信号的时间、位置、特征,以及对航班可能造成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了信号的异常性质和对飞行安全的潜在威胁。
报告写了整整三页纸,李航检查了好几遍,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他知道这种报告的重要性,任何一个细节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判断失误。
第二天一早,李航把报告递交给了值班主管王建。
"情况就是这样,"李航指着报告说,"已经有两架航班报告了导航干扰,我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
王建接过报告,快速浏览了一遍,"你确定不是设备故障?"
"我检查过了,所有设备都正常。而且如果是设备故障,不应该只在这一个区域出现异常。"
"行,我知道了。我会把报告转交给技术部门的。"王建把报告放在桌子上,语气有些敷衍。
但是一整天过去了,李航没有收到任何反馈。
第三天,李航主动找到王建询问情况。
"报告的事情怎么样了?"
"还在处理中,"王建头也不抬地说,"这种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
"但是那个信号还在那里,昨天又有一架航班报告了干扰。"
"小李,"王建抬起头看着李航,语气有些不耐烦,"你的工作是保证正常航班的安全通行,不是去研究什么不明信号。如果真有问题,上面自然会处理。"
李航感到有些挫败。他知道自己发现的问题很重要,但似乎没有人真正重视。
中午的时候,李航在食堂遇到了技术部门的工程师老刘。
"老刘,你们收到过关于西南空域异常信号的报告吗?"李航试探性地问道。
"异常信号?"老刘想了想,"没有啊,最近没有收到相关报告。"
李航心中一沉。看来王建根本没有把报告转交给技术部门。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老刘敏锐地察觉到了李航的异样。
李航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情况详细地告诉了老刘。老刘听完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你说的这种信号特征确实很异常,"老刘说,"如果真的影响到了航班导航,那就是严重的安全隐患。"
"我写了详细报告,但是主管说还在处理中。"
"这样吧,你把具体的数据给我,我从技术角度帮你分析一下。"
当天下午,李航把自己记录的所有数据都整理给了老刘。老刘仔细研究后,给出了初步判断。
"从技术角度看,这个信号的频率特征确实不符合任何已知的航空器或气象设备,"老刘说,"而且信号强度的变化模式也很奇怪,像是有某种规律性的调制。"
"那会是什么?"
![]()
"不好说,可能需要更专业的设备来分析。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绝对不是正常现象。"
老刘的话让李航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可是为什么上级对此如此冷淡呢?
02
第四天,李航决定继续深入调查。他利用工作间隙,调阅了过去一个月的雷达记录,想看看这个不明信号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经过仔细比对,李航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个信号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过去的两周里逐渐增强的。最初的信号非常微弱,几乎被背景噪声淹没,很容易被忽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号强度不断增加,直到现在已经强烈到足以影响航班导航。
"这说明什么?"李航自言自语道。
如果是设备故障,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如果是自然现象,也不应该有如此明显的强度递增趋势。这种逐渐增强的特征表明,信号源很可能是人为的,或者至少是有某种可控因素在起作用。
李航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张师傅。
"你的意思是,有人故意在那里制造干扰?"张师傅问道。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李航说,"而且从信号的行为模式看,它似乎具有某种'智能'特征。"
"什么意思?"
李航调出最近几天的记录,指着屏幕说:"你看,每当我们试图精确定位时,信号就会减弱。每当有大型客机经过时,信号就会增强。这种模式太规律了,不像是随机现象。"
张师傅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事就严重了。"
"所以我才觉得必须上报。"
"那你的报告呢?"
"主管说在处理中,但我觉得他根本就没有重视。"
张师傅沉思了一会儿,"要不你直接向分局汇报?"
"越级上报?"李航有些犹豫,"这样不太好吧。"
"涉及飞行安全的事情,没有什么越级不越级的。"张师傅语气坚定,"如果真出了事故,谁来负责?"
李航知道张师傅说得对,但他也担心这样做会得罪直接上级。在体制内工作,人际关系很重要。
就在李航犹豫不决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他下定了决心。
下午3点27分,一架从上海飞往沈阳的春秋航空9C8435在经过该空域时,突然失去了与地面的无线电联系。整整5分钟时间,管制中心无法与该航班取得联系。
"9C8435,华北管制呼叫,请回答。"李航对着话筒紧急呼叫。
没有回应。
"9C8435,华北管制紧急呼叫,请立即回答。"
还是没有回应。
管制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失去与航班的联系是管制员最不愿意遇到的情况,这意味着可能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王建主管匆匆赶来,"什么情况?"
"9C8435失联,已经5分钟了。"李航汇报道。
"立即启动应急程序,联系相邻管制区,查看该航班是否出现在其他区域。"
就在大家都紧张万分的时候,无线电里传来了飞行员的声音:
"华北管制,9C8435呼叫。"
"9C8435,华北管制收到!请报告你们的情况!"李航立即回应。
"华北管制,我们刚才遇到了严重的无线电干扰和导航设备故障,现在设备已经恢复正常。请问该区域是否有特殊活动?"
李航看了一眼雷达屏幕,那个不明信号还在那里,而且强度比平时更强。
"9C8435,该区域目前没有预报的特殊活动。请详细描述干扰情况。"
"我们在通过东经116.2度、北纬39.8度附近时,无线电通信突然中断,GPS导航也出现异常,罗盘指针剧烈摆动。持续了大约5分钟后突然恢复。"
飞行员报告的位置,正是李航发现不明信号的区域。
事件平息后,王建把李航叫到了办公室。
"刚才的事情你不要对外说,"王建语气严肃,"9C8435的干扰问题我会亲自处理。"
"但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李航说,"我觉得应该对那个区域进行专门调查。"
"小李,"王建的语气变得有些冷硬,"你的工作是保证航班正常通行,不是去调查什么不明信号。如果你觉得工作压力太大,我可以安排你休假几天。"
李航听出了威胁的意味。王建这是在警告他不要多管闲事。
"我没有压力,我只是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李航坚持道。
"严重不严重不是你说了算的,"王建站起身,"我再说一遍,专心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其他事情不用你操心。"
从办公室出来后,李航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明明发现了重要的安全隐患,却被上级如此对待。他不明白为什么王建对这件事如此消极。
当天下班后,李航在停车场遇到了老刘。
"最新情况怎么样?"老刘问道。
李航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老刘,包括9C8435的失联事件和王建的态度。
老刘听完后,表情变得非常严肃,"这就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了。"
"什么意思?"
"你想想,一个明显的安全隐患,为什么管制中心的领导不愿意处理?要么是他们知道这是什么但不能说,要么就是有更高层的指示。"
李航心中一震。老刘的话让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也许这个不明信号的来源比他想象的更复杂,涉及到了一些不便公开的因素。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我建议你先保护好自己记录的资料,"老刘说,"如果将来真出了事,这些资料就是重要证据。至于要不要继续上报,你自己看着办。但记住一点,如果真的涉及到飞行安全,你作为专业人员有责任坚持到底。"
回到家后,李航把所有的资料都做了备份,包括雷达记录、数据分析、航班干扰报告等。他有一种预感,这件事远没有结束。
第五天,李航照常上班,但他发现自己被调离了原来的工作区域,改为负责其他空域的监控。新的工作区域看不到西南方向的那片空域。
"为什么调动我的工作区域?"李航询问值班调度。
"这是上面的安排,"调度员说,"你先适应一下新的工作区域吧。"
李航意识到,这是王建的安排。通过调动工作区域,让他无法继续观察那个不明信号。
但李航并没有放弃。他利用休息时间,偷偷观察原来的工作区域。那个不明信号还在那里,而且似乎变得更加活跃了。
中午的时候,李航听到同事们在讨论一件事:今天上午,有三架航班在经过西南空域时都报告了不同程度的设备干扰。其中一架货机甚至被迫改变了航向。
"看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李航心想。
下午,李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准备直接向华北空管分局举报这件事。
他花了整个下午的时间,重新整理了所有的资料,写了一份更加详细的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包含了技术数据,还详细描述了基层管制中心对此事的消极态度,以及对航班安全造成的实际威胁。
![]()
当天晚上,李航通过正式渠道向分局提交了举报材料。
03
第六天一早,李航还没到办公室,就接到了王建的电话。
"李航,你立即到我办公室来!"王建的语气充满了愤怒。
李航预料到了这个结果。分局肯定会把举报材料转回到基层单位核实情况,王建自然就知道了是他举报的。
在王建的办公室里,李航面对的是一场严厉的训斥。
"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王建拍着桌子吼道,"越级举报,这是对组织的不信任!"
"我只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安全隐患。"李航平静地回答。
"安全隐患?你一个普通管制员,凭什么判断什么是安全隐患?你知道你的举报给单位造成了多大的麻烦吗?"
"如果不是麻烦,而是确实存在的问题呢?"
"什么问题?"王建冷笑一声,"经过技术部门的检查,你说的那个信号根本就不存在!是雷达设备的正常背景噪声!"
"不可能!"李航立即反驳,"我有详细的记录,而且多架航班都报告了干扰!"
"航班干扰是因为最近太阳活动频繁,造成的电离层扰动。这在技术上完全可以解释!"王建说得振振有词。
但李航知道这是借口。太阳活动确实会影响无线电通信,但不会产生如此精确定位的局部干扰,更不会有那种有规律的信号强度变化。
"那为什么干扰只发生在那一个特定区域?"李航质问道。
"因为那个区域的地形和电磁环境比较特殊!"王建已经明显有些心虚了,"总之,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你如果再胡搅蛮缠,我就按照违纪处理!"
从办公室出来后,李航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王建的反应太激烈了,而且解释也不合理。如果真的只是设备问题或自然现象,为什么不让技术部门公开调查?
当天下午,李航接到了分局人事处的电话,通知他暂时停职接受调查。理由是"工作态度问题"和"违反组织纪律"。
李航知道,这是对他举报行为的报复。但他并不后悔,因为他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
停职期间,李航并没有闲着。他通过各种渠道,继续收集相关信息。他联系了几位曾经报告过干扰的飞行员,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更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干扰确实很奇怪,"一位东航的机长告诉李航,"我飞了二十年,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像是自然现象,更像是人为的。"
"人为的?"
"对,干扰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且强度变化很有节奏感,像是某种信号编码。"
这个信息让李航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如果连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都认为是人为干扰,那就绝不是什么太阳活动或设备故障。
停职的第三天,李航接到了老刘的电话。
"小李,你现在方便说话吗?"老刘的语气很神秘。
"方便,怎么了?"
"我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你发现的那个信号确实存在,而且级别很高。"
"什么意思?"
"具体的我不能说,但你要小心。这件事的水比你想象的要深。"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保护好自己,不要再多说什么。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老刘的话让李航感到既困惑又担忧。什么叫"级别很高"?什么叫"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停职的第五天,李航意外地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来自华北空管分局的纪检部门,通知他第二天去分局接受谈话。
"关于什么的谈话?"李航问道。
"关于你举报的那个事件,我们需要了解详细情况。"
李航心中一动。看来分局并没有完全相信基层的解释,还是决定进行独立调查。
第二天,李航来到了分局纪检部门。接待他的是一位姓陈的处长,五十多岁,表情严肃但不失和善。
"李航同志,请你详细说明一下发现异常信号的过程。"陈处长开门见山地说。
李航把整件事从头到尾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包括信号的特征、对航班的影响、自己的上报过程,以及基层领导的消极态度。
陈处长认真地做着记录,偶尔会问一些细节问题。整个谈话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
"李航同志,"谈话结束时,陈处长说,"你的工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作为管制员,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是应该的。"
"那我的停职处分..."
"会根据调查结果来处理,"陈处长说,"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从分局出来,李航感到了一丝希望。也许事情会有转机。
![]()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真正的转机会以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
04
停职的第七天,也就是李航首次发现异常信号的第十天,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这天下午,李航正在家里整理资料,准备如果需要的话向更高层部门反映情况。突然,他的手机响了。
电话号码很陌生,显示是北京的座机号码。
"你好,是李航吗?"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语气很正式。
"我是,您是?"
"我是空管总局运行监控中心的,我姓赵。关于你发现的那个异常信号,我们需要你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
李航心中一震。空管总局?那是航空管制系统的最高管理机构。为什么总局会直接联系他这样一个基层管制员?
"你们...知道这件事?"李航试探性地问道。
"我们一直在关注相关情况,"赵先生说,"你记录的资料对我们很重要。明天上午你能到总局来一趟吗?"
"当然可以,但我现在被停职了..."
"停职的事我们知道,这不影响你配合我们的工作。"
挂断电话后,李航感到既兴奋又困惑。总局的介入说明这件事确实很重要,但为什么会发展到这种程度?
第二天上午,李航来到了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空管总局大楼。这是他第一次踏进这座航空管制系统的最高权力机关。
接待他的是一个由三个人组成的小组:领头的赵先生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像是技术专家;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年轻的女工程师,一个是中年男子,穿着制服,应该是管理人员。
"李航同志,首先感谢你发现并报告了这个重要情况,"赵先生开口道,"请你详细介绍一下观察到的所有细节。"
李航又一次详细地讲述了整个发现过程,不过这一次他更注重技术细节的描述。三个人都在认真地记录,偶尔会问一些非常专业的问题。
"你提到信号强度会根据附近航班的情况发生变化,能详细说明吗?"女工程师问道。
"是的,每当有大型客机接近时,信号强度会明显增强。当客机离开后,强度又会回到正常水平。"
"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客机越大,信号增强越明显。而且距离越近,增强幅度越大。"
三个人交换了一下眼神,赵先生继续问道:"除了信号强度变化,你还观察到其他什么异常现象吗?"
"信号的位置会小幅移动,但始终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而且高度也在不断变化,大概在8000米到8500米之间波动。"
"移动有什么规律吗?"
"看起来是随机的,但我觉得可能有某种我不了解的规律。"
谈话持续了整整一上午。最后,赵先生对李航说:"李航同志,你发现的这个情况确实很重要。我们可能还需要你进一步配合调查。"
"当然没问题,但我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李航忍不住问道。
"具体情况涉及安全保密,我们暂时不能透露,"赵先生说,"但我可以告诉你,你的发现对维护航空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从总局出来,李航感到既兴奋又困惑。他的发现得到了最高层的重视,这说明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但那个不明信号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涉及安全保密?
当天下午,李航接到了华北空管分局的电话,通知他停职处分被撤销,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上班。
"看来总局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力,"李航心想。
第二天回到工作岗位,李航发现同事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前那些对他举报行为不以为然的人,现在都主动和他打招呼,态度变得非常客气。
王建主管更是判若两人,不仅主动向李航道歉,还表示要推荐他参加先进工作者评选。
"小李啊,之前的事情是我处理不当,"王建笑容满面地说,"你能理解吧,我也是为了单位的稳定考虑。"
李航淡淡地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王建的态度转变完全是因为总局的介入。
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后,李航第一时间观察了那个不明信号的情况。让他吃惊的是,信号还在那里,而且似乎变得更加强烈了。
但更让他吃惊的是,现在竟然有专人负责监控这个信号。一个从总局派来的技术专家正坐在专门的工作站前,使用比普通雷达更先进的设备对信号进行持续监控。
"你就是李航吧?"那个技术专家主动和李航打招呼,"我叫张伟,从总局技术中心来的。感谢你发现了这个重要情况。"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李航说,"现在情况怎么样?"
"信号确实如你所说的那样异常,我们正在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张伟指着屏幕上复杂的波形图说。
从张伟的设备上,李航看到了比之前更详细的信号特征。这些数据显示,不明信号确实具有非常规律的变化模式,完全不像是自然现象或设备故障。
"这个信号..."李航欲言又止。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张伟说,"但我也只能告诉你,这确实不是普通的信号。具体是什么,需要更高层决定是否公开。"
当天下午,又有两架航班报告了导航干扰。但这一次,管制中心的反应完全不同了。每一个干扰报告都被详细记录,相关数据立即上报总局。
李航意识到,自己发现的这个不明信号已经引起了整个航空管制系统的高度关注。但信号的真实身份仍然是个谜。
晚上下班时,张伟对李航说:"明天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你要有心理准备。"
"什么特殊情况?"
"具体的我不能说,但可能会对你的工作产生一些影响。"
李航心中涌起一阵不安。看来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正当李航以为这件事会在总局的关注下得到妥善处理时,第三天下午,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彻底改变了一切。
电话是在下午3点47分打来的,来电显示仍然是总局的号码,但这次说话的人不是赵先生。
"李航,我是空管总局应急指挥中心的王主任,"声音听起来非常紧急,"关于你发现的那个异常信号,情况有了重大变化。我们需要你立即提供过去十天内该区域的所有详细数据,包括你个人记录的任何信息。"
"王主任,是发生了什么事吗?"李航敏锐地察觉到对方语气中的紧迫感。
"暂时不能详说,但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安全层面。你现在手里还有多少原始资料?"
李航感到一阵眩晕。国家安全层面?这意味着什么?
"我...我有完整的记录,包括信号特征、航班干扰报告、数据分析等。"
![]()
"很好。现在请你立即停止任何相关的工作,等待进一步指示。另外..."王主任的声音变得更加严肃,"从现在开始,你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此事的任何细节,包括你的同事和家人。这是绝密级别的事件。"
挂断电话后,李航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发抖。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远比想象中更加重大的秘密。
更让人震惊的是,就在通话结束后不到两个小时,李航从办公室的窗户看到,远处的那片空域突然出现了异常情况。几架看起来像是军用战机的飞行器正在该区域进行巡逻,而民航客机则被引导改道飞行。
李航意识到,空管总局不仅知道了这个不明信号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这个信号究竟意味着什么。而这个秘密,显然比他之前想象的要严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