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航行靠隐蔽,声音是头号杀手。
海水传声速度快,达1531米每秒,陆上空气才340米每秒,艇内任何碰撞都放大成信号。
切菜剁肉?那“咔嚓”声在艇外像敲锣,精密仪器一乱,数据偏差,任务就黄了。
![]()
更别提执行秘密任务时,厨房得关门,艇员啃罐头顶一两天,简单粗暴,但也正常。
海军潜艇部队一级军士长董玉刚,入伍28年,一直在炊事班转悠,他管的那帮人,得把食材全预制好,上岸前切块、腌制、真空封,艇上只加热不加工。
这套法子不是新鲜事儿,早几年就定型了,确保静音第一。
![]()
明火那是绝对禁区,潜艇密闭空间,氧气宝贵,每人每天至少喘15立方米空气,明火一烧,氧耗翻倍不说,还搅和气压。
核潜艇电解海水产氧,过程残留氢气,碰明火就炸,风险直线上升。所以全用电炊具,电磁炉、电饭煲、电烤箱,开关还带防爆装置。
董玉刚他们用这些家伙事儿,加热卤肉、蒸蔬菜、煮粥,油烟抽风机一开,舱内空气循环不乱套。
![]()
食材挑易消化的,粗细搭配,中国胃讲究均衡,艇上也得跟上。
预制菜多,卤鸡腿、烟熏肉、芝士蛋糕啥的,美国艇上也类似,甜点面包新鲜出炉,靠核动力烘焙。
空间小,更是做饭的硬伤。
![]()
一艘094型核潜艇,长133米宽13米,装备鱼雷、导弹、声呐,留给厨房的就不足6平方米,活动区剔除储物后,剩2平方米不到。
董玉刚操作时,得侧身挤,肩膀顶舱壁,胳膊肘绕仪表盘。通道窄,仅两人并肩过,睡舱像胶囊,三平方米塞6人,三层铺紧挨着。
高温舱室,夏天50度,汗流浃背也得稳手,翻锅加热,动作轻柔省力。艇员们轮班领饭,董玉刚端托盘过窄道,膝盖缓冲艇晃,避免洒汤。
![]()
垃圾处理得讲究环保和隐蔽。厨余残渣分类,骨渣菜叶分开,抽干空气压缩成砖,体积缩水,存专用舱,回港统一回收。
铁罐塑料瓶踩扁压实,化学处理废水,变液体存管。无害垃圾加重后,从专用管道抛海,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
生活垃圾也管严,卫生间废物反应成液,温度不同舱室分开存,动力舱热,鱼舱冷,管理井井有条。
![]()
洗澡这事儿,听着小,实际关乎士气。
一周一次,5分钟混洗,海水淡化装置产水,脱钠后涩口,但够用。
早年长航限量,一茶缸供水,刷牙洗脸凑合,现在改善了,艇员集中冲刷,保持卫生。
![]()
空气闷热,汗臭机油味混一块,不洗难熬,但规定严,执行到位。
巡逻延长是常态,冷战时两月一趟,食物载90天起步,轮换吃,营养不落。
三个月航程,饭食准时,支撑威慑,海洋安稳靠这群人。
![]()
这样的轨迹,平凡却扎实,值得敬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