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太平天国为何能铭刻于人民英雄纪念碑?

0
分享至

一群手持大刀、梭镖、锄头,扛着土炮的汉族壮族儿女,正从山坡冲下,革命的旌旗在他们的头顶迎风飘扬。

这幅栩栩如生的“金田起义”浮雕,永远定格在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1952年,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决定将“金田起义”作为八幅大型浮雕之一,镌刻在纪念碑碑身。

这八幅浮雕按历史顺序排列,从“虎门销烟”开始,到“胜利渡长江”结束,概括了中国近代以来可歌可泣的革命史实。

位于纪念碑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正是描绘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三年后,南京“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于1952年1月1日矗立起来,碑文由郭沫若题写,碑阴刻有罗尔纲撰写的碑记。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首个大型纪念性建筑。碑座上的八幅浮雕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宏大叙事。

从虎门销烟到金田起义,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从五卅运动到南昌起义,从抗日游击战争到胜利渡江。

这些事件串联起一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的奋斗史。

碑身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一设计涵盖了中国近代以来所有为革命牺牲的英雄,而 太平天国正是这一历史叙事的起点之一。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坚持斗争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

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在政治纲领上,太平天国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实现“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理想。

太平天国时期,妇女参与革命运动也成为历史先声。

武汉东湖边的“九女墩”埋葬着九位无名女兵,她们在武昌争夺战中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董必武在《九女墩记》中写道:“证明解放了的妇女确已参加了革命运动;同时也证明我国人民解放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是不可分的。”

1951年1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胡绳执笔的社论《纪念太平天国革命百周年》,指出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

社论肯定了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及其体现出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这种评价框架源于唯物史观,强调对历史事件要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太平天国研究注重其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性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吴瞻指出:

“作为中国农民战争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更为后世留下了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忠肝义胆、为国为民的精神财富。”

正是基于这种历史观,太平天国被视为中国近代民族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没有太平天国对清王朝的沉重打击,就没有后来的辛亥革命。

正如孙中山自称“洪秀全第二”,太平天国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开辟了道路。

与历史上的其他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具有更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双重性质。

特别是与晚清同时期的义和团运动相比,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力图维护旧政权,而太平天国则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为目标。

这种本质差异决定了两者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叙事中的不同地位。

太平天国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试图解决土地问题,实现平均地权。

虽然这些制度最终未能完全实施,但体现了农民阶级对理想社会的探索。



在对外关系上,太平天国坚持民族独立,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

后期更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武装对抗,展现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立场。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但其革命精神激励着后来的革命者。

南京的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建于1952年,正是新中国对这段历史的正式肯定。

纪念碑碑阴的文字阐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严重地动摇了满清皇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如今,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作为中国唯一一座太平天国史专题博物馆,年参观人数已突破60万。

它不仅是文物收藏和研究中心,更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博物馆与文教单位、驻宁部队、居民社区建立共建关系,通过“送课上门”、“送展下乡”等活动,宣讲太平天国和中国近代史。



这些活动让历史走出象牙塔,走进公众视野。

当人们驻足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时,能看到起义者手中的大刀、梭镖和迎风飘扬的革命旌旗。

这些形象讲述着太平天国英雄们的故事。

在南京总统府遗址,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静静矗立。

碑文上“太平天国”四字中,“天”字的两横上长下短,“国”作“囯”,沿用了太平天国时期的特殊写法。

这种细节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革命的敬仰。

跨越百年的记忆,太平天国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长卷。

正如纪念碑文所宣告:“我们英勇的祖先的鲜血没有空流,伟大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来纵横
历来纵横
这里有最真实的战争,最真实的历史.
1491文章数 2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