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快跑!张主任来了!"
一九七四年的那个冬夜,王大海听到这声喊,手里的馍馍差点掉地上。
他怀里藏着刚出笼的白面馍,正要偷偷塞给墙角那个饿得皮包骨头的小丫头。
"王师傅是你在哪吗?你在干什么?"张主任的声音从后院传来。
王大海心跳如鼓,冷汗直流。
给"坏分子"家属食物,这可是要命的罪名。
但看着小丫头那双又黑又亮的眼睛,他还是咬牙把馍馍塞了过去。
小丫头接过馍馍,什么话都没说,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后消失在夜色里。
王大海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也不会再提起。
十五年过去,他早就忘了那双眼睛,忘了那个瘦弱的身影。
直到一九八九年那个夏天,几辆黑色轿车停在他破旧的面馆门前,一个女人踩着高跟鞋走进来,第一句话就让他腿软...
![]()
01
一九七四年的一个冬天早晨,王大海穿着厚厚的棉袄,围着油腻的围裙,在蒸笼前忙碌着。
高粱面馍馍的香气混合着柴火味,填满了整个食堂。
"王师傅,今天的馍蒸得不错。"
张主任背着手走进来,声音里带着惯有的威严。
他四十出头,脸方正,说话喜欢一字一顿,仿佛每个字都有分量。
王大海忙点头哈腰:"张主任辛苦了,我这就给您盛碗汤。"
"不用了。"张主任摆摆手,目光在食堂里扫了一圈,"最近要注意,听说有些人立场不坚定,私下里和坏分子来往。咱们食堂是集体的,可不能让这些人玷污了。"
王大海心里一颤,嘴上连声说是。
他知道张主任这话不是随便说的,公社里的事,一向有的放矢。
等张主任走了,王大海才松了口气。
他继续忙活着,一边蒸馍一边想着晚上回家要给妻子说什么。
日子过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哪件事做偏了。
下午收拾后院的时候,王大海看见了小女孩,八九岁的样子,瘦得像根柴火棍。
她蜷缩在墙角边,身上的棉袄破了好几个洞,露出里面发黄的棉花。
她就那样坐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盯着食堂的窗户。
王大海知道她在看什么,看那些热气腾腾的馍,看那些她吃不到的东西。
"那不是陈教授的女儿吗?"旁边有人低声议论。
"听说叫陈小雪,可怜见的,跟着爹遭罪。"
"嘘,别说了,让张主任听见又要上纲上线了。"
王大海装作没听见,但心里却像被什么扎了一下。
陈教授的事他听说过。
原来是县里的中学教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划成了右派分子,一家人的日子可想而知。
那天晚上,王大海回到家里,妻子正在补衣服。他坐在炕沿上,心事重重。
"怎么了?"妻子抬头看他,"像丢了魂似的。"
"没什么。"王大海摇摇头,但脑海里老是浮现出那个女孩的身影。
接下来的几天,王大海总是找借口到后院转转。
每次都能看见陈小雪坐在墙角,无论刮风下雪,她都在那里,像是在等待什么。
有一次,王大海看见几个孩子围着她,往她身上扔土块。
"坏分子的女儿!坏分子的女儿!"
陈小雪没有哭,也没有反抗,只是紧紧抱着膝盖,让那些土块打在身上。
王大海想上前制止,但脚步却停住了。
这个关键时期,他知道自己不能多管闲事,特别是这种事。
那天夜里,王大海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起自己小时候挨饿的日子,想起母亲为了让他吃饱饭,自己饿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人心都是肉长的,看见那么小的孩子挨饿,怎么能不动恻隐之心?
但是,动恻隐之心又能怎么样?
这年头,善良是奢侈品,有时候甚至是罪名。
![]()
02
第二天早晨,王大海照常蒸馍。
白面馍馍在那个年代是稀罕物,只有过节或者来了重要客人才能吃到。
今天恰好有上级领导要来视察,食堂特意蒸了一笼白面馍。
王大海看着那些白胖胖的馍馍,心里忽然有了个想法。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像野草一样疯长,怎么也压不住。
他看看四周,趁着没人注意,偷偷拿了一个最大的馍馍,塞进怀里。
馍馍还烫手,贴着胸口,烫得心都跳得厉害。
"王师傅,怎么了?脸怎么这么红?"同事老刘问。
"没,没什么,可能是被蒸汽熏的。"王大海结结巴巴地说。
整个上午,王大海心神不定。那个馍馍就像块烙铁,烫着他的胸口,也烫着他的良心。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可是,他就是忍不住。
中午吃饭的时候,张主任忽然问:
"今天的白面馍数量对吗?我怎么觉得少了一个?"
王大海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筷子差点掉了。他强装镇定:
"可能是我数错了,回头我再仔细点一遍。"
"一定要仔细。"张主任严肃地说,"现在是特殊时期,任何异常都要报告。"
下午,王大海找了个借口去后院。
陈小雪还坐在老地方,小脸冻得通红,但眼睛依然亮着。
王大海走过去,装作整理杂物的样子,悄悄把怀里的馍馍拿出来,塞给她。
陈小雪先是惊恐地看着他,然后低头看看手里的馍馍。
那馍馍白白胖胖的,还带着余温。
她抬起头,用那双黑亮的眼睛看着王大海,没有说谢谢,只是紧紧抱着馍馍,像抱着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然后,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眼泪混着馍馍一起咽下去。
王大海心里一阵酸楚,转身就走。他不敢多看,怕自己忍不住做更多的傻事。
从那天开始,王大海和陈小雪之间有了一个秘密。
每隔几天,他就会想办法弄一个馍馍给她,有时候是高粱面的,有时候是玉米面的,运气好的时候能弄到白面的。
这个过程充满了惊险。
有一次,王大海刚把馍馍塞给陈小雪,就听见张主任的脚步声。
他赶紧假装在收拾垃圾,心跳得像要蹦出胸膛。
"王师傅,这么晚还在忙?"张主任走过来。
"收拾收拾,明天好干活。"王大海尽量让声音听起来自然。
张主任看看四周,目光在陈小雪身上停留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转身走了。
王大海擦了擦额头的汗,暗自庆幸。但他知道,这种事不能总做,早晚会露馅的。
可是,每当看见陈小雪那双眼睛就忍不住。
那里面有种东西,让他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母亲的眼泪,想起人世间最基本的温暖。
冬天一天天过去,陈小雪的脸色好了一些,不再那么瘦弱。但她依然沉默,几乎不和任何人交流。
有时候,王大海会想,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万一被发现了,不但自己要遭殃,连累了妻子孩子怎么办?
但每次这么想的时候,他就会想起陈小雪接过馍馍时的眼神,想起她吃馍馍时的眼泪。
人啊,有时候就是这么矛盾。明知道是火坑,还要往里跳。
![]()
03
春天来的时候,陈小雪消失了。
王大海照常拿着馍馍去后院,但墙角边空空如也。
他等了很久,等到天黑,等到后院只剩下他一个人的脚步声回响。
"小雪去哪了?"王大海问老刘。
"你不知道吗?"老刷压低声音说,"昨天夜里,陈教授一家被送走了,说是下放到更远的农场去。半夜三更的,连个招呼都没打。"
王大海心里一沉。他知道这种事在那个年代很常见,但真正发生在自己身边时,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那小丫头也跟着去了?"
"当然了,一家人哪能分开?听说那地方更苦,鸟不拉屎的。"
王大海没再说话,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
他拿着手里的馍馍,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馍馍原本是给陈小雪的,现在她不在了,馍馍还烫手,但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
那天晚上,王大海把馍馍带回家,给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高兴得跳起来,白面馍馍对他来说也是奢侈品。
但王大海看着儿子吃馍馍,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时间过得很快,也很慢。对王大海来说,没有了陈小雪的日子,变得平淡而安全,但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一种做好事的冲动,一种人性深处的温暖。
一九七八年,风向变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很多被打倒的人开始平反。
王大海听说陈教授也恢复了名誉,但他们一家去了哪里,过得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一九八二年,人民公社解散了,土地包产到户。
王大海失去了食堂的工作,但他有手艺,在镇上开了个小面馆,叫"大海面馆"。
生意不算太好,但养活一家人还是够的。
面馆很小,只有四张桌子,十几个座位。
王大海夫妻两个人忙里忙外,儿子也长大了,在县城上高中。日子过得平静而踏实。
有时候,王大海会想起陈小雪。
她现在在哪里?长什么样子?还记不记得当年那些馍馍的味道?
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只能藏在心里,偶尔在午夜梦回时浮现。
一九八五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越刮越猛。电视里天天讲万元户、个体户、下海经商。
王大海听着这些新鲜词儿,觉得世界变化太快,有点跟不上。
但他不羡慕那些发大财的人,他觉得自己的小面馆挺好,踏实,安稳。
一九八八年,镇上开始有人开汽车了。
那是辆破旧的北京吉普,但在镇上已经算是稀罕物。
王大海看着那车从面馆门前经过,心里想,这世界真是变了,变得连他都认不出来了。
![]()
04
一九八九年的夏天,比往年来得更热一些。王大海的面馆生意还是老样子,不好不坏。
如今他已经五十岁了,头发开始花白,但身体还算结实。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围着油腻的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着,就像十五年前在食堂里一样。
那天中午,太阳很毒,街上没什么人。王大海正在和面,忽然听见外面有汽车声。
这在镇上很常见了,他没在意,继续忙活着。
但这次的汽车声不一样,不是一辆,是好几辆,而且声音很厚重,像是很好的车。
王大海抬起头,透过油腻的玻璃窗往外看。
只见,几辆黑色的轿车慢慢停在面馆门口,在尘土飞扬的小镇街道上显得格外醒目。
这种车他在电视里见过,叫皇冠,听说很贵很贵。
面馆里的几个食客也都停下了筷子,伸着脖子往外看。
王大海心里紧张起来,以为是哪个大领导来了,赶紧脱下围裙,用手抹了抹脸上的汗。
第一辆车的司机下来了,是个穿制服的年轻人,看起来很精神。
他走到第二辆车前,恭敬地拉开车门。
车门打开,一只穿着黑色高跟鞋的脚先踩在地上,接着是一条修长的腿,然后是一位穿着深蓝色套装的年轻女人。
她大约二十多岁,长发披肩,脸蛋精致,但表情很冷,有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她站直身子,环顾四周,目光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女人身后跟着几个人,有男有女,都穿得很体面,但明显都是以她为中心。
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大,但在这个安静的小镇里显得很突出。
"就是这里吗?"女人问。
"是的,老板。"一个中年男人回答,"就是这家大海面馆。"
王大海听到这话,心里更紧张了。
他不知道这些人找他干什么,该不会是面馆吃出了什么问题吧?他赶紧整理了一下衣服,准备迎接。
女人迈着步子,高跟鞋踩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走进面馆,里面的温度似乎都降低了几度。
食客们都不敢出声,只是偷偷打量着这个明显不属于这里的女人。
女人环顾四周,看着油腻的桌椅,看着斑驳的墙壁,看着简陋的灶台,表情皱眉。。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王大海身上。
王大海被这目光看得浑身不自在,连忙低下头等待审讯。
"请问,"女人开口了,声音很清冷,"这家面馆的老板是王大海吗?"
"是,是我。"王大海结结巴巴地说,"请问您是?"
女人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继续看着他,那种眼神让王大海很不安。
半晌,她才说:"我姓陈。"
王大海一听直接愣住了,猛地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