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网联中国工作室
![]()
当目光掠过华夏大地的经纬
南北纵贯的太行山
分隔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
浩荡奔流的黄河
撞上吕梁山脉后急转南下
穿越晋陕大峡谷
复又遇到秦岭阻挡陡然向东
成为山西与陕西、河南的天然分界
“表里山河”的每一道褶皱之间
历史如地层般堆叠
坐落于太行山以西的山西阳城
仍处处印刻着时间的年轮
![]()
山水抱城
阳城县地处晋城市西南部
太岳山脉东支
中条山东北
沁河、濩泽河、芦苇河
川流境内
![]()
位于中条山脉东段的析城山
被认为是《山海经》中的昆仑丘
相传伏羲在此推演历法
商汤为民祷雨桑林
伏羲墓、汤帝行庙遗址
古天文观象台等遗迹
仍能让今人思接千古
![]()
析城山四周崖壁似城墙
中间凹陷如盆地
亚高山草甸上
喀斯特地貌勾勒出独特轮廓
大大小小的石灰岩溶漏斗
化作“独龙窝、鬼推磨、小铁锅”奇观
五六月间胭粉花盛放
夜晚抬头便可见漫天星河
![]()
发源于阳城县南指柱山麓花野岭
最终汇入沁河的蟒河
是太行深处的另一生态秘境
堪称“山西动植物资源宝库”
除了漫山谷的“原住民”猕猴
黑鹳、金雕、金钱豹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以及红豆杉、无喙兰等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均栖息于此
![]()
古堡藏幽
阳城自古文风昌盛
清康雍年间与安徽桐城、陕西韩城
并称三大文化名城
“德积一门九进士
恩荣三世六翰林”
一代名相陈廷敬故居皇城相府
的这副楹联
彰显着陈氏家族的百年荣耀
与崇文重教的家风
![]()
皇城相府占地3.6万平方米
内城建于明崇祯年间
设五道城门
城东筑五层125间藏兵洞
城北中部建一高大堡楼名曰河山楼
是皇城最早的标志性建筑
外城紧依内城西城墙而筑
这个融合了
官宦府第、文人故居
和地方民居的明清建筑群
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
位于皇城相府西南
六七公里的砥洎城
书写的则是
防御智慧与冶铁传奇
砥洎城建于一块巨石上
周围沁河环绕
因沁河古称洎水
故而得名
城墙上筑有望楼
炮口、藏兵洞等防护设施
水围城、城锁水
高墙陡立,易守难攻
![]()
谈到砥洎城
不得不提坩埚城墙
沁河流域冶铁业发达
盛矿石、熔化铁水的坩埚
便被二次利用
筑成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
城内“九宫八卦”的布局
构成了防御体系的另一极
一旦城墙被攻破
居民可迅速转移
![]()
皇城相府、砥洎城
只是沁河流域古堡群的代表
晋城境内现存古堡117座
保存较好的34座
以独立公堡、家族堡
和围村堡为主要形式
这些古堡气势恢宏
历史底蕴厚重
是山西乃至中国
保存最大的乡村古堡群
也是研究中国北方
防御型乡村聚落的活化石
![]()
人间知味
山水环抱之中
古今流变之下
是热气腾腾的市井烟火
![]()
阳城人把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悄悄揉进了每一寸面团里
蒸笼揭盖的瞬间
热气裹挟着枣香扑面而来
无碱自发、无糖自甜的口感
是阳城枣糕最本真的滋味
![]()
甜饭、烧肝、生汆丸……
9道凉菜、16道热菜
构成了省级非遗美食“八八宴”
五谷杂粮、蔬菜鸡鱼俱全
酸辣咸甜兼备
是嫁娶、做寿、待客时的
“顶配仪式感”
![]()
阳城烧肝
以鲜猪肝加佐料
经花油包卷
煎、蒸、炸等工序而成
蘸着老陈醋
嚼一口外焦里嫩
早已成为阳城人舌尖上的乡愁
![]()
读到这里便会懂
阳城的宝藏
从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中
而是藏在山风拂过的草甸上
城墙斑驳的砖缝里
猕猴跃过的密林间
夜晚演绎的故事里
![]()
![]()
来源|人民网
总策划|赵强
总监制|杨义 张玉珂
监制|周贺 李娜 马立明 徐冬儿 刘云 桑莉媛
统筹|唐嘉艺 刘开阳
文案|武笑 安霄雨
摄影|马梦迪 王兴泽 石振华 吉学东 董强
出品|人民网网联中国融媒体工作室
支持|中共阳城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