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陆续公布了2025年养老金计发基数,针对于计发基数的调整后2025年部分退休人员将会迎来养老金的重算补发工作,那么针对于养老金的重算补发工龄满42年以上人员会多补发吗?
![]()
根据养老金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原则下不难看出在养老金核算待遇过程中以及养老金调整中,更长的缴费年限以及更高的缴费基数都会有更高的养老金待遇。这里的缴费年限通常是我们所说的工龄,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的总和,所以针对于工龄满42年以上是否也会在养老金重算中有更多的补发,我们先来看下哪些人员能够工龄在42年以上?
首先假设该人员男职工60岁退休的前提下,想要拥有42年的工龄需要再60-42=18岁就开始参加工作并且在42年期间始终缴纳保险不间断的前提下就可以达到42年以及42年以上的工龄。如果是女职工的话,通常会在50岁/55岁退休的前提下想要拥有42年工龄需要8岁/13岁开始参加工作通常情况下并不太现实,所以可以看出拥有42年以上工龄是非常少有且难得的,所以缴费年限长达42年以上我们先不进行具体计算仅看工龄年限就觉得属实不易,应该会有更多的调整补发,那么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吗?
![]()
我们具体分析下,假设两位退休人员在缴费基数都是保持一致按照1.0的前提下,缴费年限分别为15年跟42年进行对比,会有更多的补发吗?
根据基础养老金=2025年计发基数*(1+缴费基数)/2*缴费年限*1%,这里可以看出除了缴费年限以及缴费基数,计发基数也是作为变量影响着基础养老金,可以说假如该地区计发基数调整了100元跟200元的话,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基础养老金也是会有所差异,那么我们假设该地区基础养老金从7800元调整至8000元,缴费基数都是1.0的前提下:
缴费年限15年:(8000-7800)*(1+1.0)/2*15年*1%=30元;
缴费年限42年:(8000-7800)*(1+1.0)/2*42年*1%=84元;可以看出缴费年限15年和42年差距了27年工龄的前提下,基础养老金调整减少了84-30=54元。
那么再看过渡性养老金=2025年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系数,所以这里可以看出假如缴费年限15年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前提下该人员并没有过渡性养老金。所以缴费年限42年包含了2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22年的实际缴费年限的话,这里只会计算20年视同缴费年限所产生的过渡性养老金。
![]()
假设该人员缴费基数是1.0的话,缴费系数是1.2%,也就是(8000-7800)*(1+1.0)/2*20年*1.2%=48元。
这样将42年工龄人员养老金调整计算为:基础养老金84+过渡性养老金48=132元。15年工龄人员养老金重算调整为30元,不难看出差距了42-15=27年工龄的前提下,养老金重算也是有较大的差距,132-30=102元的调整,如果是重算补发的话意味着重算差距了102元/月。我们看回工龄42年退休人员假设该人员原养老金水平为5000元的话,通过养老金计发基数的调整重算将会多132元,那么该人员养老金水平将为5000+132=5132元。如果该人员补发12个月的养老金将会补发132*12=1584元的调整,可以看出还是很多的!所以可以看出缴费年限的重要性,不仅仅影响着养老金核算待遇有着更高水平的养老金,连重算补发也会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