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还没从地缘摩擦的余波中缓过劲,美国却在另一条轨道上加速脱轨。不是战争,不是制裁,更不是选举噱头,而是一场悄然发生、范围更广、影响更深的“国家方向大转弯”。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等多位重量级专家近日发出警告:一个昔日的国际秩序缔造者,正一步步演变为体系内的“掠夺者”。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从经济政策到外交布局,从制度重构到全球影响,一环扣一环的现实危机。国际社会若还把美国当成那个“领航者”,恐怕得重新校准坐标。
![]()
经济的角色反转:从发动机变成抽水机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美国是全球化的引擎,现在它更像一台“大型抽水机”,专门把别人的财富吸进自己口袋。
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祭出了新一轮关税大棒,覆盖范围之广、税率之高,连其前政府的官员都感到“惊掉下巴”。从欧洲汽车到亚洲电子产品,哪怕是美企在海外设厂的产品也难逃一劫。
![]()
这些高关税看似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但其实更像是“全球财富搬运计划”的一部分。
美国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改变贸易结构,把成本外包给贸易伙伴,把通胀进口到其他国家,而自己则暂时收割红利。这不是贸易谈判,而是以国家体量为武器的结构性掠夺。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也玩起了“打白条”的游戏。所谓的“大美丽法案”在国会通过后直接抬高了债务上限,但新增预算大头却被扔进了军费和边境墙这种政治标志性项目上。
![]()
国会预算办公室在7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美国联邦债务已突破GDP的145%,而且还在加速膨胀。
这笔账将来谁来还?答案很可能是美元资产的全球持有者——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央行和普通美国人。换句话说,美国正在用举债消费的方式,把未来的风险打包成一颗“全球炸弹”。
更诡异的是,经济数据也开始变得“不靠谱”。2025年5月,特朗普直接解雇了劳工统计局的一批关键技术人员,理由是“就业数据不真实”。
![]()
新上任的官员更看重“直觉”和“群众情绪”,而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这种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个连自己经济状况都不愿面对的国家,其政策还能指望有多少科学性?
更有意思的是所谓的“效率革命”:特朗普任命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听起来像是硅谷风吹进了华盛顿。
但很快,这场改革就变味了,大量政府项目被外包给与马斯克关系密切的公司,合同审批流程模糊,利益输送迹象明显。
![]()
原本说好的“精兵简政”,最后成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不是改革,而是用制度外壳包装的资源掠夺。
外交操作变脸:从盟友领袖到政策赌徒
美国的外交政策也开始变得像赌场操作,讲的不是战略逻辑,而是“眼前有没有筹码”。
![]()
也门战场成了最典型的例子,从2025年2月起,美军对胡塞武装展开了持续多月的空袭行动,每次行动都配合高调宣传,直播、记者团、推特战报一个不少。
但实际效果呢?胡塞武装依然控制大片地区,冲突没有缓和,反而激起更多反美情绪。这场军事秀更像是为了政治表演,而不是为了中东稳定,代价却是地区的长久混乱。
更尴尬的是,美国对盟友的态度也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乌克兰战场局势紧张,美国却在援助问题上反复横跳,一会说“坚定支持”,一会又强调“不是我们的战争”。
![]()
这种变脸操作让欧洲盟友不知所措,北约内部出现了裂痕。法国总统甚至公开表示“欧洲需要自己的安全体系”,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当美国把盟友当成谈判筹码时,信任就不再是纽带,而成了一次性用品。
更荒唐的是美国对全球公共资源的觊觎,美国国内突然冒出要“重新审视”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声音,尽管巴拿马政府否认任何谈判正在进行,美国媒体却铺天盖地炒作“运河安全问题”。
![]()
还有那句让人哭笑不得的“买格陵兰岛”,居然又被特朗普提起。
虽然丹麦政府迅速回绝,但这个想法的背后,暴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旧帝国思维:领土可以用钱买,人家的主权可以当成谈判道具。
这种思路早已与当代国际秩序格格不入,却被重新包装成“扩展资源储备”的战略考量,令人担忧。
![]()
规则悄然重写:全球体系的隐形塌陷
当一个体量庞大的国家开始用“掠夺者”的逻辑行事,全球体系的稳定就不再有保障。美国的政策不再是某种孤立的“异常值”,而是对整体规则的系统性侵蚀。
美国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导致许多国家不得不重新调整产业布局,大量企业被迫迁移、重构、拆分供应线。这不是经济升级,而是“被迫重构”,代价高得离谱。
![]()
这些成本会转化为终端价格上涨,由全球消费者共同承担。美国相当于在全球范围内“变相征税”,一边喊着自由市场,一边强行改变游戏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原本是协调全球贸易的中立平台,如今却被美国持续边缘化。特朗普政府多次阻止其上诉机构任命新成员,使其几乎陷入“瘫痪”。
这直接削弱了国际社会解决贸易争端的能力,逼迫各国逐渐转向双边谈判或区域协定,全球合作的基础正在松动。
![]()
面对这种局面,世界开始“去风险”:欧洲加快推进战略自主计划,日本推动供应链多元化,拉美国家试图减少对美元融资的依赖。
即便短期内伴随阵痛,但这种趋势已不可逆。美国过去几十年主导的全球架构,正在被“去中心化”,不再是单一轴心,而是多极共存。
弗里德曼所说的“大解体”,不仅是美国国内的制度崩坏,更是一个超级大国逐步摆脱国际责任、转向战略自利的过程。当世界最强音开始唱反调,整个合唱团就会失去节拍。
![]()
国际社会不能再坐等奇迹,而需要在不确定性中自我调整,重新寻找稳定的锚点,构建一个不再依赖单一国家善意的全球新秩序。因为今天的沉默,可能就是明天失控的序曲。
资料来源: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应警惕“美国转变成掠夺者”2025-03-16 18:23参考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