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一个噩耗:
北大教授俞孔坚,
在巴西坠机遇难。
![]()
俞孔坚是谁?
他的履历令人大吃一惊:
谤满天下,誉满天下,
行事作风极具争议,
却又是中国绕不开的,
公认的厉害人物!
![]()
如果说每个牛人的诞生都带着使命,
那么俞孔坚,
他为中国建筑美学而生。
1996年的中国,
建筑学和景观规划领域,
尚是一片未曾觉醒的荒漠。
钢筋水泥在飞速生长,
丛林和河道在日渐消弭。
当从国外回来交流的俞孔坚,
看到这样的一幕幕,
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中国城市,
正在重蹈西方城市化过程中的错误!
那个时候,
你不知道他有多前途无量:
握着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知名的景观设计公司
——SWA集团工作,
钞票大把的赚,
舒适生活是多少人的梦寐以求。
可是他放弃了这样的璀璨人生,
跨越太平洋,
回到一个尚虚弱的中国:
经济因亚洲金融危机处于至暗时期,
外交因美国“误炸”处于重大挫折。
国内,
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待遇给他,
北京大学邀请他来,
工资给他往顶天了开,
也仅有美国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而俞孔坚说:
我从未后悔,
回国不是一时冲动,
而是责无旁贷的使命。
1997年,他在北京大学,
创立景观规划与设计学研究院,
并担任首任院长。
和埋首于办公室、
居庙堂之高的人不同,
他走向被主流世界遗忘的地方,
城市边缘被毁坏的老式房屋、
断壁残垣的村庄、
在沟壑、山地,
他重新塑造人们对自然的认知:
“城市病需要尽快阻止和治疗。”
刮骨疗毒,虽为时未晚,
但阻力重重。
俞孔坚首先将批评矛头,
对准了传统园林领域,
提出当下国内流行的“美学”文化,
无力应对现代城市化进程中,
出现的危机与问题。
这引起了业内哗然,
一位业界权威对他颇为不满,
指着他的鼻子骂“滚回美国去!”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不要他了,
甚至学会相关大会上,
也都不要他作报告。
如此对待,无异于学术封杀,
可俞孔坚怎么做的呢。
没有垂头丧气没有抱怨自艾,
他连一句打退堂鼓的话都没有,
只是拼命地去做学术,
办教育,办杂志,
建设计院,搞项目……
就这么一路奔波下来,
他几乎做了这一领域能做的所有事情。
在社会残酷和自然和谐之间,
他为寻找到平衡之路献身理想,
于是,
人们听见了天行健的回响:
俞孔坚这个名字,
开始在业内横扫八方。
2001年,
他主持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项目,
获中国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2年,
主持中山岐江公园,
开创中国产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先河,
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设计荣誉奖,
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此奖;
![]()
2008年负责的项目,
获得世界滨水设计最高荣誉奖;
2009年,
主持设计天津桥园,
获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
![]()
2010年,
主持设计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再获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
![]()
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
出于对传统城市排水模式反思,
俞孔坚提出“海绵城市”的主张,
希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降雨时吸收存储净化雨水,
并在需要时缓慢释放。
这不仅是技术革新,
更是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
从与水对抗转向与水共生。
他主持的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将面临消失的湿地转化为雨洪公园,
既解决新区雨洪排放,
又恢复湿地系统。
这就是“海绵城市”理念下的,
一次伟大的成功实践。
![]()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2015年,
“海绵城市”被纳入中国国家政策,
如今,这一理念,
已在全球250多座城市,
1000多个项目中落地应用,
‘海绵城市’,
兼顾生活质量与环境保护,
已经成为全球典范。
从谤满天下,走到誉满天下,
俞孔坚花了28年,
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
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无比清醒,
“为了实现我的理想,
我必须动用我的所有能力,
我必须是一个学者,
一个教育者,
甚至一个商人,
我需要说服领导推行我的实践,
需要学生执行我的理念,
需要赚钱来办教育办杂志。”
他深知在决策机制下,
只有影响到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
才能实现自己的报负和理想。
于是他给国家领导人写信,
给市级领导们讲课,
就在这种积极不懈的奔走之下,
城市与土地规划建设,
城乡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得到了业内认可和顺利实践。
俞孔坚坚信:
景观设计是“生存的艺术”,
他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理念:
“大脚美学”、“反规划”、
“天地-人-神和谐”的土人设计。
他构筑一个全新的思想体系,
凭此,
“收割”全球景观设计领域重要奖项: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设计奖,
他获得了12次,
世界建筑节全球最佳景观奖,
他5次蝉联。
2020年,
他获得世界风景园林联合会最高荣誉
——IFLA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
2021年,
他获得“柯布共同福祉奖”,
这是生态哲学生态文明领域,
世界范围内的最高奖项。
2023年,
他获得奥伯兰德奖,
这是世界景观设计界的最高荣誉。
2025年7月,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授予他首位“NbS全球领航者”称号。
(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国际顶尖景观设计期刊这样评价:
“俞孔坚及他的设计,
毫无疑问,
代表当今中国景观设计的最高水平。”
![]()
他追寻的理想之路,
是一条名为“再造秀美人间”的征途,
他说:“这种美学,
会让我们的城市街道上,
跑动的是自行车而非汽车,
两侧长满丰产的果树和玉米,
而不是病态的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俞孔坚把自己的一辈子,
都给中国的景观设计和生态保护。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仍奔波在生态保护第一线。
2025年9月初,
他在巴西相关城市规划大会上,
阐述了自己的生态主张。
与此同时,《福布斯》公布了,
“2025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榜单,
俞孔坚成为该榜单上,
唯一的中国学者代表。
![]()
9月23日,
他在巴西潘塔纳尔湿地,
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
这里是全球最大热带湿地,
拥有无与伦比的生态价值,
也面临着莫大的威胁。
可是,
意外就在此时发生了。
当天,
俞孔坚乘坐的飞机失事坠毁,
机上乘员,无一生还。
俞孔坚62岁人生,
永远定格在这一天,
这位拼尽一生,
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学者,
最终回归了他热爱的自然。
就在事发前,
俞孔坚还在个人社交账号上,
更新了一段视频,
他感叹道:
“南美潘塔纳尔天然湿地,
正一步步被牧场吞噬。”
视频结尾,
他说:“我的探秘,才刚刚开始。”
可谁能料到,
这满怀希冀的“开始”,
竟是猝不及防的“结局”。

据报道,
俞孔坚乘坐的飞机于1958年制造,
在维修保养方面存在违规问题,
失事前,
该飞机的机龄已达67年。
噩耗传来,令中华举国同悲,
我们永远失去了俞孔坚,
失去了一位生态保护的领航人,
失去了风景园林行业的泰斗人物,
失去了让我们生活变美好的守护者!
他走了,
可他拼尽了一生的非凡才华、
创造力和勇气,
为人类留下了最伟大的作品:
他创建的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正在未名湖畔托举起未来;
他创办的《景观设计学》期刊,
正在引领着生态前沿理念;
他提出的中国“海绵城市”理念,
正在影响全世界的城市建设!
今天,
告别一代景观设计大师俞孔坚,
为中华,为世界,
他曾热烈的活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