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持续了14年。
为了侵略中国,日本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动员兵力约410万人。
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
然而,战争结束后,出于人道主义和遵守日内瓦公约,这些在中国有血债的投降侵华日军战俘却最终得以平安回国,他们的结局如何?有多少人最终得以回国呢?
01中国战场的日军战俘
入侵中国的日本帝国陆军约有410万正规军,如果再算上杂七杂八的后备军,伪军,还有些打着侨民名义抢夺中国资产的移民等,数量会超过500万人。
统计下来,驻扎在中国的日军人数比战争期间部署在太平洋战区等其他地区的日军人数还要多,中国在二战时期牵制住了大量的日军,防止日军驰援太平洋或是和纳粹德国包夹苏联,这就是中国战场的重要性。
![]()
到1945年,驻华日本帝国军队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战略集团军,其一是以战犯冈村宁次领导的“中国派遣军”,其中包括华北方面军和第六方面军。
其二而是占领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下辖第一方面军和第三方面军。
其三是占领台湾的第十方面军和其余海军等军队。
其中中国俘虏的就是“中国派遣军”和台湾的第十方面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紧接着第二天,冈村宁次的“中国派遣军”就得到命令投降。
9月9日上午9时,冈村宁次来到日军犯下罄竹难书罪行的城市南京,并在投降书上签字,1945年10月25日,台湾的第十方面军司令安滕利吉签字投降。
![]()
这些士兵据统计大概有130万人,除了这些士兵,其余日本正规军大概有150万在战争中被击毙击伤或是被俘失去战斗力,再加上近两百万的侨民。
这些人大多都回到了日本,而伪军则是大部分被国民党收编,至于剩下的日本关东军,他们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
02关东军的西伯利亚之旅
1945年8月9日,苏军发动“八月风暴”行动,由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的150万苏联军队进攻伪满洲国,面对强大的苏军,日本关东军几乎是望风而逃,来不及逃的便缴械投降,投降人数高达170万。
![]()
相比于善待战俘的中国人来说,睚眦必报的苏联人简直是日本人的噩梦。
此时二战已经结束,苏联正面抵抗纳粹德国,为最终的胜利付出了惨痛的牺牲,一代人都牺牲在了战场上,此时苏联急需战后重建,但偏偏因为战争导致劳动力短缺,而这群日本战俘就成了苏联的免费劳动力。
然而这些被俘的关东军士兵在登上苏联火车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回国,却并未注意到,火车是向北开的,那些在东北犯下罪行的刽子手们,即将迎来他们应有的报应。
很快,这些战犯被送到了西伯利亚的的战俘营,这里只有简陋的木棚,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许多日军战俘甚至在睡梦中被冻死。
![]()
食物供应更是少得可怜,战俘们能吃到的食物只有面包,卷心菜,和西伯利亚最典型的食品:土豆,日本士兵在寒风中哭爹喊娘,希望吃上一口家乡的米饭。
但是在这里能吃到的只有苏联看守的拳头,这些食物的热量根本无法抵御西伯利亚的严寒,导致许多人患上严重的营养不良症,还有大范围的冻伤冻疮。
在凄惨的生活条件下,那些曾经在中国土地上耀武扬威的关东军,此刻必须在苏联看守的鞭子下,在零下四五十度的严寒中伐木、挖矿、修铁路。
沉重的劳动加上恶劣的环境,让日军战俘的死亡率高达10%,而那些侥幸活下来的战俘,在被遣返回国时,大多已是伤病缠身,未老先衰。
![]()
不得不说,虽然中国善待战俘的规矩对中国的国际形象有所益处,但是实际上,每个中国人恐怕都希望的是让日本战俘过上西伯利亚战俘的生活,在远东的寒风中劳作到死,这才是这些战犯最好的结局。
参考资料:
1、新华网:抗战部分数据首次公布:中国毙伤俘日军150余万
2、凤凰网:日本战败后,60万日伪战犯被苏军送往西伯利亚,在冰天雪地里强制劳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