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技能人才丨“每一次调试都要做到极致”

0
分享至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富笛

金秋九月,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调试车间内,机械运转的低鸣与偶尔响起的火车笛音交织。一台崭新的新能源机车旁,一个身着米白色工装的身影正专注忙碌着。他时而俯身查看仪表盘数据,时而用万用表检测线路……他就是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机车分厂高级技师、今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的张如意,工友口中大名鼎鼎的“机车神医”。

18岁与机车结缘,43岁成为“机车神医”……25年间,张如意经手10余种车型、1000余台机车,创下“零质量缺陷”的业界奇迹。

与电线“交友”

2000年盛夏,18岁的张如意跟师父第一次掀开和谐型机车的控制柜——上万个零件、五千米线束交织成的“钢铁神经网络”让他颇感震撼。“这些电线就像人体神经,要想在千丝万缕中找出故障,就得把每根线的‘长相’‘脾气’刻进脑子里。”师父的话张如意铭记至今。

从此,张如意便“长”在车间里。别人午休时,他蹲在40摄氏度的机械间里,对着电路图一笔一划描摹;除夕夜,万家团圆之际,他伴着机车轰鸣声守岁,在控制柜前熟悉线路。“电线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他说。

2008年,和谐D3型机车调试陷入困境,连支援的外国专家都束手无策。张如意顶着压力,趴在控制柜前,指尖在线束间游走。经过3天连夜排查,他指着一处肉眼难辨的线束褶皱说:“病灶就在这里!”故障排除后,德国专家竖起大拇指说:“张,好样的!”

这一役,让张如意在电力机车调试领域站稳脚跟。此后数年,他牵头攻克各型号和谐机车调试难题,逐步成长为行业技术骨干。

向极限挑战

2014年,青藏高原寒风刺骨。首台国产HXN3高原型内燃机车要在严寒缺氧、强紫外线的极端环境下运行,相关调试工作毫无经验可借鉴。

“中国机车必须登上世界屋脊!”张如意主动请缨,带领团队扎进高原工地。在5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他和团队成员吃住在机车里,白天与设计师、工艺师并肩作战,攻克技术难题、优化调试流程;夜晚蜷缩在狭窄的车厢里,整理数据、分析问题。经过一个半月的日夜坚守,他们成功解决了20余项技术难题,完成了首台机车的调试任务。

2014年8月15日,拉萨至日喀则的首发列车K9821次鸣笛启程,张如意调试的机车稳健地行驶在雪域高原。那一刻,内敛的他红了眼眶:“谁说中国机车不能登上高原,我们做到了。”

2021年,中老铁路“澜沧号”动车组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澜沧号”要适应老挝高温潮湿的气候,每一个调试细节都关乎运行安全。张如意带领团队,短时间内吃透设计图纸。

在一次调试中,临近天黑时,意外突然发生:司机室的保险装置频繁跳闸,导致机车多项控制功能失灵,调试工作被迫中断。这一故障十分棘手,排查难度极大。

张如意迅速冷静下来,拿起原理图和配线图,钻进空间狭小的司机室控制柜。他弯着腰,逐根梳理线路、逐个检查插头。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眼睛因长时间紧盯线路而布满血丝,但他丝毫不敢停歇。经过近10个小时的细致排查,凌晨3点半,他终于揪出了故障根源——一根导线的绝缘层出现破损,导致线路短路。当故障成功排除,“澜沧号”的仪表盘重新亮起,张如意才直起身,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传匠心薪火

聊起师父张如意,徒弟张通用“又爱又怕”概括。生活中,张如意是关心徒弟生活的“老大哥”;工作中,他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严师”。“师父说,机车调试关乎生命,每一次调试都要做到极致,‘差不多’就是‘差很多’。”张通说。

多年来,张如意把“传帮带”当作使命。他把25年的经验整理成《机车常见故障排查手册》,将它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截至目前,张如意已经培养了40多名技术骨干,其中5人成为高级技师。

如今,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品迭代升级需求,他带领团队成员聚焦新能源机车、智能动车组,开展创新研究,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只要机车还在跑,我就不会停下钻研的脚步。”张如意抚摸着刚完成调试的机车外壳说。这份扎根一线的执着,这份代代相传的匠心,正随着他调试的一台台机车,驶向更远的未来。

来源:科技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伯利亚-63℃小卖部:全村约900人,苹果30块1个,1斤牛肉10多元

西伯利亚-63℃小卖部:全村约900人,苹果30块1个,1斤牛肉10多元

禾寒叙
2025-10-30 23:07:12
李嘉欣姐姐在上海参加继子婚礼,被敬茶笑不拢嘴,15岁儿子罕露脸

李嘉欣姐姐在上海参加继子婚礼,被敬茶笑不拢嘴,15岁儿子罕露脸

山河月明史
2025-11-04 15:15:51
以军再次打死越过“黄线”人员

以军再次打死越过“黄线”人员

新京报
2025-11-03 21:07:57
李兰娟院士:天气渐冷,吃完他汀药后,请务必注意这6个隐患

李兰娟院士:天气渐冷,吃完他汀药后,请务必注意这6个隐患

白宸侃片
2025-11-02 06:02:22
乌克兰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大胜而归!

乌克兰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大胜而归!

高博新视野
2025-11-04 21:40:41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不出意外,未来3年楼市将迎来“三大走向”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不出意外,未来3年楼市将迎来“三大走向”

亚哥谈古论今
2025-11-03 20:27:36
史密斯流感之战+中场呕吐,25分登全美热搜,雷迪克+东契奇怒赞

史密斯流感之战+中场呕吐,25分登全美热搜,雷迪克+东契奇怒赞

体育新角度
2025-11-04 21:25:56
杨柳已任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杨柳已任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鲁中晨报
2025-11-04 12:47:03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策前论
2025-11-04 11:12:21
北京人去了杭州和苏州,直言不讳:杭州人和苏州人的素质截然不同

北京人去了杭州和苏州,直言不讳:杭州人和苏州人的素质截然不同

夜深爱杂谈
2025-11-04 21:25:51
泰州苏超夺冠后,百度地图真的变了

泰州苏超夺冠后,百度地图真的变了

鲁中晨报
2025-11-04 13:55:03
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年轻时候很漂亮,多张照片记载了她容貌变化

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年轻时候很漂亮,多张照片记载了她容貌变化

鋭娱之乐
2025-11-01 22:46:28
杨瀚森连续两场被弃用:板凳坐穿见证开拓者被逆转 恐再被下放

杨瀚森连续两场被弃用:板凳坐穿见证开拓者被逆转 恐再被下放

醉卧浮生
2025-11-04 13:29:17
直接炸了!A股全线大跳水!发生什么了?

直接炸了!A股全线大跳水!发生什么了?

龙行天下虎
2025-11-04 11:13:14
每体:鉴于良好的市场反馈,苏牙将在巴塞罗那开设第5家餐厅

每体:鉴于良好的市场反馈,苏牙将在巴塞罗那开设第5家餐厅

懂球帝
2025-11-04 17:29:08
火箭110-102独行侠 球员评价:3人优秀,5人及格,2人崩盘

火箭110-102独行侠 球员评价:3人优秀,5人及格,2人崩盘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4 11:54:59
悲剧发生了!广州一16岁女孩停经2月,系边缘性行为致“葡萄胎”

悲剧发生了!广州一16岁女孩停经2月,系边缘性行为致“葡萄胎”

火山诗话
2025-11-03 18:53:05
吴敦义发公开信批郑丽文?吴办批:冒名造假,意图制造国民党内乱

吴敦义发公开信批郑丽文?吴办批:冒名造假,意图制造国民党内乱

海峡导报社
2025-11-04 15:39:03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80后房车生活
2025-09-28 23:27:33
不忍了!婚变风波48小时后刘强东发声,坦言在老婆面前没了自信

不忍了!婚变风波48小时后刘强东发声,坦言在老婆面前没了自信

二凯训猛犬
2025-11-02 20:45:57
2025-11-04 22:20:49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304791文章数 118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学生发反差视频引关注 被调侃在工地抬钢筋练出腹肌

头条要闻

大学生发反差视频引关注 被调侃在工地抬钢筋练出腹肌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时尚
游戏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卫衣+百褶裙,初秋最韩系穿搭,又美又撩人!

劲爆驾驶游戏续作上线Steam页面!官方做出三个保证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