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一片充满独特魅力的土地。
这里是诗仙李白惊叹“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蜀道险地,也是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诗意栖居。
峨眉山金顶云海翻涌,九寨沟风光绝美。阆中古城的青石板路,刻着三国风云。自贡的盐井,汲取了千年的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天府锦绣地,人间烟火乡。
![]()
1906年,德国人恩斯特.柏石曼乘船逆流而上,进入了四川。
在当地拍摄了一系列照片!清晰记录了1906年的蜀地风光!
![]()
△成都昭觉寺,两侧古树参天而立,藏着禅宗“天人合一”的静谧庄严
![]()
△成都宽窄巷子,当时这里还是清朝八旗兵的住宅区,名字叫做长顺街,不仅没有游客,普通百姓更是不许入内。
![]()
△成都街头的盲人说书先生,他的身旁背琴的小男孩,是他的小跟班,连双鞋都没有,光着脚走南闯北。
![]()
△成都武侯祠,白墙竹影间空无一人,远没有后世那般喧嚣热闹。
![]()
△成都龙泉驿的一名大爷,须发皆白,衣衫破烂,满脸疑惑看向照相机。
当时龙泉驿还只是一座古镇,如今已是成都的一部分。
![]()
△成都青羊宫,静谧中,透着百年道观的庄严。
![]()
△都江堰二王庙,斗拱精巧,气派非凡,留存着盛唐以来的建筑风骨。
![]()
青城山天后庙,匾额上刻写着“巨光天后”四个大字。
![]()
△雅安的金凤寺舍利塔,呈六角形层级递进,虽然没有繁复装饰,却透着古朴的对称美感。
![]()
△雅安郊外的石桥,静卧在清澈的河水上,犹如一幅优美典雅的古画
![]()
△广阳郊外的竹桥,它的桥墩很是独特,用竹筐装载大石而成。
![]()
△绵竹郊外的石牌坊,造型宏大,气势雄伟,不知纪念是何人。
![]()
△都江堰的风光,远处青山隐隐,仿佛是历史在轻轻低语。
![]()
△都江堰边的猎人,手拿老式火枪,腿上裤子破烂不堪,显然平时的收入,只能勉强糊口。
![]()
△青城山的老道士,面容黝黑,但精神矍铄,目光深邃又平和。
![]()
△一座精致典雅的盘龙桥,具体地点没有标注,却能看到清末四川雕刻工艺的精湛!
![]()
△叙州半边寺,嵌在临江崖壁上,一半凿石为殿,一半借山为墙。
1935年,这座古寺被印在50元港币上,上世纪60年代消失
![]()
△重庆府内的街道,当时的重庆还隶属于四川。
![]()
△△重庆府内的一处民居,门楼高大气派,雕花繁复,妥妥的清末豪宅。
![]()
△成都街头的算命先生,此时科举已经废除,传统“功名路”断绝,不少识字者沦为江湖术士。
![]()
△峨眉金顶的华藏寺,全是木质结构,屋顶用竹片搭成。
![]()
△绵州城内的一座土地庙,造型古朴厚重,令人肃然起敬。
![]()
△成都郊外的村庄,一座高高的石塔,立在村子中间,应该是村祠堂所在。
![]()
△泸州城内的一座祠堂,造型很是独特。
![]()
△泸州自流井,停满了运盐船
![]()
△富顺长滩的禹王宫,整体采用嵌瓷工艺,尽显中式建筑的气派。
后来一度被改为粮仓,如今只剩下木质结构的右厢房。
![]()
△如今的长滩禹王宫
![]()
△川西的一座碉楼
![]()
△卖花生的大妈,常年在烈日下走街串巷,皮肤被晒得如同非洲人一般
![]()
△一个小朋友被西洋相机,吓得哇哇大哭,他脚脖子上绑了两个铃铛,这是大人下地干活时,仿制他跑丢。
这些老照片里,精致的古建筑与衣衫褴褛的百姓,形成了鲜明对比!
百年流转,如今的四川早已繁华富庶,回望过去,更觉当下安稳生活的可贵,庆幸我们生在了一个好时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