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捐赠80万助力家乡筑路,修至我家门口戛然而止,我连夜将路毁掉

分享至

夜色如墨,推土机的轰鸣声在山谷中回荡。

曹志坚站在刚刚修好的水泥路尽头,手中紧握着那份泛黄的捐款收据,八十万的数字在月光下格外刺眼。

路,就这样戛然而止在他家门口三米处,仿佛一个巨大的嘲讽。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有些账,该算个清楚了。

01

三年前的春天,曹志坚还是那个在省城打拼二十年的成功商人。

"志坚哥,你这次回来可真是衣锦还乡啊。"村长马万福笑得合不拢嘴,眼睛里写满了羡慕。

曹志坚望着窗外坑坑洼洼的土路,心中五味杂陈。这条从村口通往各家各户的路,承载了他童年太多的记忆——泥泞雨天里摔倒的痛楚,背着书包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还有那些年迈的乡亲们在雨后小心翼翼行走的身影。

"万福叔,咱们村这路,确实该修修了。"他轻抚着茶杯的边缘,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马万福眼中精光一闪,连忙点头:"可不是嘛,这路啊,村里想修好多年了,就是资金不够。县里批的款项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曹志坚心里明白,这是在探他的口风。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那条蜿蜒的土路消失在远山深处。记忆中,父亲就是在这样的雨夜里,为了给他筹学费,摸黑走过这条泥泞的路去镇上借钱,结果在一个转弯处滑倒,腿伤了好几个月。

"我出八十万。"他转过身来,神情平静如水,"把这条路修成水泥路,让乡亲们出行方便些。"

马万福猛地站起来,茶杯险些打翻:"志坚,你说什么?八十万?"

"没错,八十万。"曹志坚重新坐下,眼神坚定,"只有一个要求——路要修到每家每户的门口,一户不落。"

那一刻,马万福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样,但很快就被激动和感激所掩盖。

"志坚啊,你这份心意,全村人都会记着的!"他握住曹志坚的手,声音有些颤抖,"你放心,这路一定修得妥妥当当,保证让每家每户都满意。"

曹志坚点点头,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能为家乡做点实事,这八十万花得值。

然而,他没有注意到马万福眼底那一闪而过的复杂神色,更不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承诺,将在未来掀起怎样的波澜。

02

捐款仪式在村委会大院里举行,几乎全村人都来了。

"乡亲们,今天咱们村出了个大喜事!"马万福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声音洪亮得整个山谷都能听见,"咱们的志坚同志,慷慨捐出八十万,要为咱们修一条通村路!"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曹志坚站在台下,看着那一张张质朴的面孔,心中满怀感动。

"志坚叔,你真是咱们村的恩人啊!"年轻的村民程浩然激动地说,"我奶奶这些年腿脚不好,每次下雨天走这土路都心惊胆战的。"

"是啊,志坚哥,有了这条路,咱们村就彻底不一样了!"马淑燕抹着眼角,"我家那几个孩子上学也不用每天一身泥了。"

曹志坚走上台,接过那张正式的捐款收据,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曹志坚先生向石桥村道路建设项目捐款人民币八十万元整。下面是村委会的红章,还有马万福工整的签名。

"乡亲们,我曹志坚能有今天,全靠大家当年的帮衬。"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现在有能力了,为家乡做点事是应该的。这路啊,不光要修,还要修好,让咱们石桥村成为全县最漂亮的村子!"

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许多人眼中都泛着泪光。

然而,在人群的后方,几个村民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曹平压低声音对身边的刘家宝说:"八十万啊,修这么点路,够富余的了。"

刘家宝看了看台上意气风发的马万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啊,够富余的。"

曹志坚并没有听到这些窃窃私语,他沉浸在为家乡做贡献的喜悦中,憧憬着不久后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门前的美好景象。

仪式结束后,马万福拉着曹志坚的手:"志坚啊,你这份情义,我们全村人永远不会忘的。你放心,这路的建设我亲自监督,保证按你的要求修到每家每户门口。"

曹志坚握住他的手:"万福叔,我信得过你。"

那一刻,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在两人握着的手上,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温暖而充满希望。



03

修路工程很快就开始了。

曹志坚特意推迟了回省城的时间,想亲眼看看路的进展情况。每天清晨,他都会沿着施工路段走一遍,看着挖掘机轰鸣作业,心中满怀期待。

"曹老板,您这路修得真是及时啊。"包工头孙涛擦着额头的汗珠,"这土路确实该换了,一到雨天就没法走。"

"孙师傅辛苦了,路的质量一定要把好关。"曹志坚递给他一瓶水,"咱们不图快,就图修得扎实。"

孙涛接过水,却显得有些欲言又止。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曹志坚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异常。

"没,没什么。"孙涛连忙摇头,"就是觉得曹老板您人真好,为了村里的发展这么上心。"

曹志坚笑了笑,没有多想,继续往前走去。他没有注意到,孙涛望着他背影时眼中的复杂神色。

工程进展得很顺利,第一期从村口到村中心的路段很快就完工了,平整的水泥路面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看起来结实美观。

"志坚哥,你看这路修得多好!"程浩然兴奋地在新路上跳了几下,"比镇上的路都漂亮。"

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踩着新修的路面,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孩子们在路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坐在路边的石头上聊天,一派祥和的景象。

马万福也赶来查看,拍着曹志坚的肩膀:"志坚啊,这第一期修得真不错,乡亲们都夸呢。"

"那就好。"曹志坚满意地点点头,"第二期什么时候开始?"

"下个月吧,让工人们休整几天。"马万福的目光闪烁了一下,"你也别太着急,这种工程急不得的。"

曹志坚理解地点头,工程确实需要循序渐进,他也该回省城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了。

临走前,他特意去看了看规划图,按照设计,这条路将从村口一直修到最远的几户人家,他家正好在路线的末端,是最后受益的几户之一。

"志坚啊,你家那边地势比较复杂,可能工程量会大一些。"马万福指着图纸解释,"不过你放心,答应你的事,我们一定办到。"

曹志坚信任地点点头,他相信这些朴实的乡亲们不会让他失望。

然而,他并没有看到马万福眼中那一闪而过的不自然,更没有听到工地上工人们私下的议论声。

04

两个月后,曹志坚再次回到村里。

车子开到村口,他远远地就看到了施工现场,心中涌起一阵兴奋——路终于要修到家门口了。

然而,当他走近施工地点时,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

"孙师傅,怎么停工了?"他看着静悄悄的工地,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孙涛显得很尴尬,支支吾吾地说:"这个...曹老板,您还是找马村长问问吧。"

曹志坚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他快步走向村委会。路上碰到几个村民,他们看到他时神情都有些异样,有的人甚至主动避开了他的目光。

"万福叔,这是怎么回事?"他推开村委会的门,直接问道。

马万福正在和几个人商量什么,看到曹志坚进来,脸色明显变了变:"志坚啊,你回来了。"

"路怎么停工了?"曹志坚的语气虽然平静,但眼中已经有了怒意。

"这个..."马万福为难地看了看在座的其他人,"志坚啊,是这样的,县里来了个新政策,说是要重新评估农村道路建设项目,所以暂时停工了。"

"重新评估?"曹志坚眉头紧皱,"什么意思?"

"就是说,我们的工程可能不符合新的标准,需要重新申报。"旁边的刘家宝插话道,"这段时间县里查得严,我们也不敢乱来。"

曹志坚感觉事情不对,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那什么时候能恢复施工?"

"这个...恐怕要等一段时间。"马万福避开了他的目光,"具体时间还不好说。"

曹志坚心中的怒火在燃烧,但他强压下去,冷静地问:"万福叔,你实话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

马万福被他犀利的目光盯得有些发慌:"志坚啊,真的没什么事,就是政策问题。你放心,路一定会修完的,只是时间可能要延后一些。"

曹志坚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出了村委会。

走在半完工的路上,他的心情复杂极了。这条路现在修到了村里大部分人家的门口,唯独他家和另外几户偏远的人家还没有通路。难道真的只是政策问题吗?

他决定自己去县里了解一下情况。

05

县政府的回复让曹志坚如遭雷击。

"石桥村的道路建设项目?"县建设局的工作人员翻阅着档案,"没有啊,我们没有收到任何关于重新评估的文件,这个项目一直都是正常状态。"

曹志坚的心沉到了谷底:"你的意思是说,项目没有停工的理由?"

"对,按理说应该继续施工的。"工作人员有些疑惑,"是村里主动停工的吗?那可能是他们的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

这四个字在曹志坚心中反复回荡,他终于明白过来了——自己被骗了。

开车回村的路上,他的手紧紧握着方向盘,指关节都发白了。八十万,对于他来说虽然不是天文数字,但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信任的问题,是尊严的问题。

更让他愤怒的是,这些他从小看着长大的乡亲们,居然联合起来欺骗他。

回到村里,他没有直接去找马万福,而是先去了几户路还没修到的人家。

"大山叔,你知道路为什么停工吗?"他问正在院子里晒玉米的傅大山。

傅大山是个直脾气的老实人,看到曹志坚就叹了口气:"志坚啊,你还是别问了。"

"大山叔,你告诉我实话。"曹志坚的语气很诚恳,"我需要知道真相。"

傅大山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后,压低声音说:"志坚,其实路本来是要修到咱们这边的,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有人觉得,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没必要再往这边修了。"傅大山的话让曹志坚彻底明白了。

原来,他捐的八十万,在修了大部分路段后,剩余的资金被他们认为"够用了",至于他们这几户偏远的人家,就被"合理地"忽略了。

曹志坚的拳头紧紧握着,青筋暴起。

这不仅仅是贪污,更是对他善意的践踏,对他信任的背叛。

06

当天晚上,曹志坚独自一人坐在自家院子里,望着远处那条在月光下泛着青灰色光泽的水泥路。

路就停在距离他家门口三米的地方,仿佛一个巨大的嘲讽。

他掏出那张泛黄的捐款收据,在月光下仔细端详。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见:为石桥村道路建设项目捐款八十万元,修建通村路至各家各户。

"各家各户。"他反复念叨着这四个字,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凄凉。

这时,院门外传来脚步声,马万福和几个村委会的人走了进来。

"志坚啊,你回来了。"马万福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我们来和你商量个事。"

曹志坚没有起身,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什么事?"

"是这样的,"刘家宝接过话茬,"我们算了算账,剩下的钱修到你们这几户,可能有点紧张。你看,要不你再添点钱?"

添钱。

曹志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些人竟然还有脸让他添钱。

"我已经捐了八十万。"他的声音冷得像冰,"按理说,这笔钱足够修完全村的路。"

"志坚啊,你也知道,物价上涨,人工费也涨了。"马万福讪笑着,"我们也是没办法。"

"没办法?"曹志坚站起身来,眼中闪着怒火,"我问你们,这八十万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几个人面面相觑,都不敢正视他的眼睛。

"志坚,你这话什么意思?"马万福勉强镇定下来,"钱当然是用在修路上了。"

"全部?"曹志坚步步紧逼,"一分不少?"

现场陷入了沉默,只有夜虫的鸣叫声在院子里回荡。

良久,马万福才硬着头皮说:"志坚啊,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何必闹得这么僵呢?你再添个十万八万的,路马上就能修到你家门口了。"

曹志坚听到这话,反而笑了,笑得那么冷,那么悲凉。

"你们走吧。"他转身往屋里走,"我累了。"

等他们离开后,曹志坚在屋里坐了整整一夜,脑海中翻涌着各种念头。

信任,背叛,欺骗,贪婪。

这些词汇像刀子一样割着他的心。



07

第二天一早,曹志坚开车去了县城,直接找到了包工头孙涛。

"孙师傅,我想问你个事,实话实说。"曹志坚开门见山,"我那八十万,到底用了多少?"

孙涛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了实话:"曹老板,按照实际的工程量和材料费,最多也就用了五十万左右。剩下的..."

"剩下的呢?"

"剩下的我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孙涛苦笑着摇头,"曹老板,这种事我们包工头也没办法,钱是村里给的,我们只负责施工。"

五十万。

曹志坚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意味着有三十万被他们以各种名义瓜分了。

"那按照现在的进度,修到我家门口还需要多少钱?"他继续问。

"最多五万块,材料费加人工费。"孙涛如实回答。

五万块。

可是他们却要他再添十万八万。

曹志坚的怒火已经烧到了极点,但他表面上依然保持着冷静。

回到村里,他没有直接去找马万福,而是先去拜访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

"五湖爷,您在村里威望高,我想请您给我个公道。"他来到曹五湖家里,恭恭敬敬地说。

曹五湖是村里的老支书,德高望重,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在村里还有很高的威信。

"志坚啊,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老人看出了他强压着的怒火。

曹志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说了一遍,包括在县里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孙涛透露的真实工程造价。

曹五湖听完后,脸色变得非常难看:"竟然有这种事?这简直是败坏村风!"

"五湖爷,我该怎么办?"曹志坚问道。

老人沉思了一会儿,说:"志坚啊,你先别急,让我去了解一下情况,然后我们再想办法。"

然而,当曹五湖去找马万福了解情况时,却被一推二六五地敷衍了过去。

"五湖叔,这事儿您就别管了。"马万福的态度很强硬,"志坚的路我们会修的,只是需要时间。"

曹五湖气得直拍大腿:"万福啊,你这是做的什么事?人家志坚一片好心,你们不能这么对待人家!"

"我们怎么对待他了?路不是在修吗?"马万福梗着脖子说,"大不了他再等等嘛。"

曹五湖知道说不通了,只能回去告诉曹志坚这个结果。

"志坚啊,这些人是铁了心要赖账了。"老人叹息道,"你看这事怎么办?"

曹志坚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五湖爷,谢谢您。这事我自己来处理。"

08

夜深人静的时候,曹志坚独自一人走出了家门。

月光如水,洒在那条戛然而止的水泥路上,显得格外刺眼。他站在路的尽头,看着那三米的距离,心中五味杂陈。

这三米,不仅仅是距离,更是人心的距离,是信任与背叛的距离。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小李,是我,曹志坚。"

"曹总,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你帮我联系几台推土机,越快越好。"

"推土机?曹总,您要推什么?"

曹志坚望着那条路,声音冷得像冰:"推路。"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曹总,您确定吗?"

"确定。"曹志坚的语气没有一丝犹豫,"明天晚上就要。"

挂断电话后,他在路上慢慢地走着,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这条路,承载了他太多的期望和善意,但现在,它却成了对他的嘲讽。既然他们可以不讲信用,那他也没必要委曲求全。

他们不是觉得钱够了吗?

他们不是觉得可以随意糊弄他吗?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后果。

回到家里,曹志坚拿出那张捐款收据,在昏黄的灯光下仔细端详。八十万,换来的是什么?是欺骗,是背叛,是对他善意的践踏。

他把收据小心地收好,这将是他讨回公道的证据。

第二天白天,他表面上和平时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察觉到他内心的决定。

甚至当马万福再次来找他"商量"添钱修路的事时,他也只是淡淡地说:"我再考虑考虑。"

马万福还以为他软化了,高兴地说:"志坚啊,这就对了嘛,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何必闹得太僵呢?"

曹志坚没有回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中的冷意让马万福莫名地感到了一丝不安。

但他很快就把这种不安抛到了脑后,毕竟在他看来,曹志坚已经妥协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