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文作者参观了位于莫斯科苏维埃军街2号1栋的俄罗斯联邦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
![]()
俄罗斯联邦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莫斯科市苏维埃军街2号1栋。
馆内收藏了大量独特的、真实的俄国军事历史文物。露天展区陈列着150多件各类军事装备。在这里甚至还能看到一些日本的军事物品,大多是作为战利品保存下来的。
第2展厅:19世纪下半叶—1914年的俄国陆军和海军
首先映入眼帘的可以算是一件“日俄”混合的展品:“亚速纪念”号巡洋舰的模型。这件模型由日本长崎的工匠(推测为江见郎江崎或江崎工作坊)以海龟甲制成,精确程度令人惊叹。很难想象当时的工匠能制作出如此细致逼真的复制品。
![]()
19世纪时,这类模型的制作进入鼎盛期,但即便在当时其价格也极为昂贵。由于需求旺盛,海龟数量大幅减少。1973年签署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进一步限制了相关贸易,使得现今仍在运营的这类工坊作品更加罕见。据推测,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批龟甲舰船模型收藏(约40件)保存在圣彼得堡中央海军博物馆的库藏中。
![]()
![]()
![]()
在介绍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展柜里,只有几幅绘画和照片:这场无能而失败的战争并没有为俄国带来大量战利品。
展厅 №3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年
在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展厅中,陈列有 6.5 毫米的步枪——明治三十八式(1905 年式)。日本以极大的利益向沙皇政府供应武器和弹药,包括用于缓解“步枪短缺”的步枪。日本步枪在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相当活跃的使用,主要是在北方战线和海军。随后,这些步枪也在国内战争中被使用,并流入芬兰和爱沙尼亚。1920 年代中期,通过共产国际线路,有几千支步枪被转交给“东大”同志。此外,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有限度地使用过。
陈列橱中明治三十八式的整体外观:
![]()
配装刺刀的展开视图照片:
![]()
展厅 №4 俄国内战争时期武装斗争:1917–1919 年
在展柜中,放置在前任总参谋部(GRU)首任负责人谢苗·伊万诺维奇·阿拉洛夫(1880–1969)、著名土匪兼无政府主义团“米什卡·日本仔”指挥官(1891–1919)以及红军第 16 步兵师指挥官瓦西里·伊西多罗维奇·基克维泽(1895–1919)之间的是一把骑兵军刀和一支 6.5 毫米明治三十八式(1905 年式)卡宾枪。
![]()
这些卡宾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从日本供应,并在骑兵部队中使用。
枪机视图:
![]()
请注意:在日本发往俄罗斯之前,皇室菊花标志会被去除或“打掉”,如本展品中所示,用几个圆圈覆盖。标识文字为汉字:“38 型”。
![]()
忍不住要说一句。虽然不属于日本,但关于第一骑兵军的展品也非常有趣。都是经典场景:机枪拖车、红色政治委员、普通士兵、农舍、牛奶罐。
![]()
这是典型的生活场景,几乎像《马林诺夫卡的婚礼》。士兵旁边还能看到一些动物。
![]()
那是鹅!直接呼应以撒·巴别尔的短篇《我的第一只鹅》。这是作者最喜欢的军事文学作品之一。没读过的人一定要读,非常震撼!
![]()
展厅 №5 俄国内战争时期武装斗争:1918–1920 年
在这个展厅中,同样少不了一件非常特别的日本展品——一把日本武士刀!乍一看,武士和俄国的国内战争似乎毫无关系。
![]()
但事实是,这把刀是作为奖赏颁发的。在苏维埃俄国,当时还没有正式的奖励制度,但已经有表现突出的人员。于是人们就用能拿到的东西来奖励:有时是红色革命裤子,有时就是武士刀。
![]()
![]()
展厅 №6 俄国内战争时期武装斗争:1920–1922 年
20 世纪 20 年代初,国内战争在前俄罗斯帝国的边疆地区逐渐结束,此时的苏维埃俄国已基本建立。失败的一方仍然进行抵抗,但最终被迫逃离国境。各种身份的土匪,试图“浑水摸鱼”的人,逐渐被清除。介入者中,日本人在远东地区停留的时间最长。
展厅中以“日本部队”的形式呈现了一个“全身比例”的日本步兵模型,身着经典的 45 式军装。
![]()
士兵面部特征与帽子:
![]()
展示了大和武士风格的面部以及佩戴的军帽。
![]()
请注意鞋子和绑腿:
![]()
日本士兵穿靴子和绑腿的形象通常让人联想到二战时期——长靴上十字交叉缠绕的绑带。但在远东干涉时期,绑腿就是这种样式:
![]()
士兵旁放置着一挺 6.5 毫米三式机枪(1914 年式),未装机架。两用支架显然是博物馆用的。
![]()
展柜中还有著名战列舰“御仓”(Mikasa)的照片:
![]()
展厅 №8 工农红军及海军在二战前夕:1939–1941 年
这个展厅几乎成了“日本展品集中地”,展品大多来自哈桑战役和诺门罕(哈尔哈河)战役。
![]()
首先展示的是日本军官的大衣及冬季耳罩帽:
![]()
冬季军官大衣配有耳罩帽,展示日本军官的冬季装备。
![]()
军官大衣旁展示了 8 毫米南部手枪 14 型(1925 年式):
![]()
展示了当时日本军官配备的手枪型号。
![]()
在相邻展柜中,展示了一名日本陆军飞行员,配有佩刀:
![]()
飞行员特写:展示了飞行员服装、装备及佩刀的细节特写。
![]()
飞行员旁边是缴获的日本炮兵测距仪。博物馆“战争之心发动机展览”中也有同款展品。
![]()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沃罗诺夫(1899–1968)——俄国内战争参与者,曾在波兰被俘,参加过西班牙战争。1937年至1940年任工农红军炮兵部部长,期间参与了诺门罕(哈尔哈河)战役及冬季战争(对芬兰作战)。自1944年起任总炮兵元帅。
展厅中央摆放着两座展柜,展示日本缴获战利品,旁边陈列有一门 75 毫米火炮。
![]()
第一座展柜:
![]()
第一座展柜中最有趣的展品当然是日本坦克手的头盔。
![]()
旁边展示的是 93 型(1933 年式)反坦克地雷:
![]()
“反步兵—反坦克”这一称呼不完全准确,但大体上是正确的。这枚地雷最初是作为反坦克地雷设计的,在试验中可以炸断 89 式坦克的履带。然而,在实际作战中,它的效果并不理想。900 克炸药的威力不足以摧毁当时现代坦克的履带。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甚至经常能在地雷爆炸后,仅更换轮子就让吉普车重新投入使用。日本工兵在可能的情况下,会改进这枚地雷,要么增加炸药装药量,要么降低触发压力,这样就将其转变为反步兵地雷。
第一座展柜中的小口径火器则是我们在展厅 №4 已经见过的 6.5 毫米明治三十八式(1905 年式)卡宾枪,不过这把没有去掉皇室菊花标——显然是缴获的战利品,并非专门提供给俄国的。此外,展柜中还有一挺 7.7 毫米九二式机枪(1932 年式)。机枪上可见损伤,显然是在战斗中缴获的。
![]()
不清楚为什么机枪说明牌上标注的口径是 6.5 毫米,但“九二式”这一名称清晰可见。
![]()
展柜中还有一只军官背包,由皮革制成。内部设有笔架,与军官挎包相同;外部配有固定斗篷的背带。大部分军官物品都是随交通工具运输或由勤务兵携带,因此军官背包比士兵的背包小。此外,背包上没有固定锅具或工兵工具的装置。
![]()
手榴弹,很可能是 97 式。
钢盔为 90 式(说明牌上标为九二式,1932 年式)。关于日本装备的名称,一向不太简单。这款钢盔于 1930 年被正式列装,名为“九〇式铁盔”(九〇式鉄兜)。到 1932 年,这种钢盔从武器类别转为财产类别,名称变为“九〇式铁帽”(九〇式鉄帽)。从此,许多国家通常把二战时期最常见的日本钢盔称为“九二式”。
名称释义:
- 九〇 — 90
- 式 — 型/式
- 鉄 — 铁
- 兜 — 头盔 / 帽 — 帽子
博物馆中展出的这顶钢盔有弹孔。90 式的防护弱点早在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时就已显现。1932 年,日本研制了更重、更防护的钢盔,但这种型号使用范围较小,不清楚从何时开始正式装备部队。至今尚无现代专家统一意见该钢盔是否获得正式型号,有时甚至被称作 38 式。
![]()
在第一座展柜的左侧,展出缴获的日本军官佩刀——新军刀 94 型(1934 年式)以及野战帽。
![]()
这面旗帜有着独特的历史。它是哈兰-戈尔(哈尔哈河)战役的士兵赠送给战地记者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斯塔夫斯基(本名:基尔皮奇尼科夫,1900–1943)的。
斯塔夫斯基年轻时于 1918 年加入红军,参加战斗,多次负伤,曾获金表奖励,1922 年退伍。自 1924 年起从事新闻与写作工作,为纪念在与白捷克人作战中牺牲的朋友,他采用了“斯塔夫斯基”笔名。他是苏联作家联盟的创始人之一及实际领导人之一。以坚韧、信念甚至“固执”闻名,甚至让斯大林也头疼。他曾向政府举报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等人。他还曾担任西班牙战争战地记者。
1939 年,他以《英勇红军报》记者身份参加了哈尔哈河战役,常在前线第一线报道,使这份原本“战斗简报”的报纸成为军中期待阅读的报纸。他也被称为康斯坦丁·西蒙诺夫的“军地记者教父”。曾获红旗勋章及蒙古战斗红旗勋章。参加苏芬战争时重伤,再获第二枚红旗勋章。1943 年 6 月 29 日起,任《真理报》特别前线记者。
1943 年 11 月 14 日,他在涅韦尔(现属普斯科夫州)图尔基-佩列沃兹村附近中立地带突袭一辆被击毁的德军坦克时牺牲。当时随行的上尉将斯塔夫斯基留在掩体,自己爬出探路,斯塔夫斯基等了一会儿也跟了上去,结果被敌方机枪手发现。机枪手放过了上尉,却用连发击中斯塔夫斯基。临终时,斯塔夫斯基用虚弱的手从上衣口袋里取出党证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证,用牙撕碎以防落入敌手,就这样倒下,头伏在被撕碎的文件上……
他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人物。
![]()
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斯塔夫斯基(1900–1943)。
在第二个展柜中同样有值得观看的展品:
![]()
其中一件有趣的是带光学瞄准器的机枪,标注为“1922 年式 6.5 毫米坦克机枪,带光学瞄准器”。
![]()
事实上,基于 1922 年式 6.5 毫米十一式机枪,确实研发并列装了 1931 年式 6.5 毫米九一式坦克机枪,但外观与展柜中的这件不同。
![]()
6.5 毫米十一式和九一式机枪。
展柜中展示了一挺 7.7 毫米九七式坦克机枪(1937 年式),但说明标注不准确。机枪上仍可辨认出名称:“97 式”。
![]()
照片拍得有些模糊,作者特意没有拍下名称,也没想到博物馆的说明有误。
第二挺机枪标注为“1934 年式 6.5 毫米机枪”:
![]()
![]()
实际上这是纯正的 6.5 毫米三式机枪(1914 年式)。
机枪旁边展示了一台立体观测镜(立体望远镜)。
![]()
还有一个有趣的航空灭火器,可能来自轰炸机。
![]()
不常见的满洲徽章军帽。请注意多色星徽:每种颜色代表主要民族。
![]()
展柜中还有电话线卷轴和手持警报器。
![]()
手锯。
![]()
著名的 50 毫米八九式掷弹筒(1929 年式)。由于支撑板的形状,这款武器在美军中获得了“膝上迫击炮”的绰号。
![]()
![]()
俄文作者问为什么八九式标注为 1928 年式?
展柜的最后展品是鹤嘴锄和野战帽。
![]()
展厅 №18 胜利展厅
下次,日本军用品出现在专门纪念 1945 年胜利的展厅中。
![]()
胜利展厅的中心展品是第 150 步兵师的冲锋旗,高悬在国会大厦(Reichstag)上方。
日本缴获物品陈列在两个展柜中。第一展柜:
![]()
展厅中央的展台展示了冷兵器,其中除了明治三十式刺刀(配装于有坂步枪)外,还有第 129 步兵旅指挥官——少将仁保进(Niho Susumi)佩剑。仁保将军与其部队于 1945 年 8 月 30 日在乌鲁普岛投降,向登岛北部的苏联伞兵投降,登岛使用的扫雷舰为 TЩ-334。
![]()
![]()
少将仁保进(仁保 進,1890–1981)。
同一展柜中还有两挺机枪:
- 7.7 毫米九二式重机枪(1932 年式)
- 7.7 毫米九七式坦克机枪(1937 年式),此前在展厅 №8 已见,但这次展示没有瞄准器。
![]()
![]()
机枪旁展示的是九二式野战电话,日本陆军自 1930 年代初开始广泛使用。电话听筒外形不太常见,讲话时需要对着“喇叭口”。
![]()
同一展柜中还有一顶野战帽,以及一只带毛皮套的军官水壶,用于在寒冷天气中保持水温。
![]()
第二个展柜:
![]()
第二展柜的重要展品是一把士官用新军刀 95 型。它比军官用的更简单、更便宜。刀柄为铝压铸,鍔为黄铜,装饰非常简单,刀鞘涂成橄榄绿。
![]()
小口径火器包括 6.5 毫米有坂三十八式步枪(1905 年式)(不知为何标注为“1909 年式”)和 7.63 毫米 SIG M1920 冲锋枪。日本曾从瑞士采购少量此型冲锋枪供海军陆战队及部分陆军部队使用,也有在“东大”生产的版本。作者无法确定展柜中的具体型号。武器倒置摆放,仿佛投降时弃置的状态,印记不可见。
![]()
军号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日本陆军占有重要地位,用于发出起立、休息、攻击等命令。自 1894–1895 年日清战争以来,军号成为日本宣传的象征性元素:
![]()
旗帜上还展示了一只没有套子的军官水壶,以及一顶标注为“1931 年式军官钢盔”的头盔。作者无法找到任何关于“1931 年军官钢盔”的资料。日本军用钢盔型号众多,也许这是某种非标准型号?该钢盔在多个部位都留下了弹孔痕迹。
![]()
开放式观景平台
在开放式观景平台上,有两门日本缴获火炮——来自诺门罕(哈尔哈河)战役的战利品。
![]()
第一门火炮是 75 毫米三十八式火炮(1905 年式)。由德国克虏伯公司设计,曾在多场战争中使用,直至 1950 年代。博物馆中的展品可见战斗损伤痕迹。
![]()
![]()
第二门火炮是 77 毫米十四式火炮(1925 年式),为奥匈 M18 火炮的许可生产型号。这类火炮在 1931 年随满洲归属日本。博物馆展品缺少右轮。
![]()
![]()
![]()
比起位于胜利公园的胜利博物馆,俄文作者更喜欢这个博物馆。展品非常丰富,几乎可以称为珍宝——包括许多传奇历史人物的个人物品。对自己军队、盟军和敌军的展示比例也很平衡。有时展品的说明文字会有些奇怪,但这只是小问题。室外展示的装备状况不是特别好,但许多样本同样非常独特。
(感谢收看本频道编译的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