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新纪元,用有趣故事解读餐饮与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导读
台风“桦加沙”要来了,如同一声集结号,瞬间激活了广东人刻在骨子里的“台风应急模式”,人们纷纷前往超市采购一番。
不少广东网友,更是将自己去超市采购的画面分享了出来,与以往遇到强台风一样,这次广东朋朋友再次用行动证明:宁可挨饿,也不碰火鸡面。
![]()
只见在几乎被搬空的超市方便食品区,只有那一抹橙红色的火鸡面,无人问津,如同礁石般顽固地被扔在角落里,被网友们戏称: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为什么每次台风来临,广东的超市火鸡面都是被剩下的,为什么广东人不喜欢吃火鸡面呢?对此广东本地人小王表示:“4个原因,无人愿意去碰那火鸡面。”
![]()
1、火鸡面太辣了。
这是主要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火鸡面太辣,对于喜欢清淡口味的广东人而言,“辣”是一种需要谨慎对待的味觉体验,最多是点到即止的调味,绝不可能成为食物的主角。
而火鸡面的辣,早已超越了“调味”的范畴,它是一种“攻击”,一种对味蕾的“酷刑”,是一种更直接、更猛烈、甚至有些粗暴的甜辣刺激。
吃过火鸡面的人就知道,一口下去,从舌尖到喉咙,再到胃部,仿佛点燃了一条火焰路径。广东人很懂养生,台风天本就湿气重,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此时再吃火鸡面,无异于“引火烧身”因此,宁可选择清淡的白粥榨菜,也不要火鸡面。
![]()
二、火鸡面太干了。
众所周知,广东是汤文化的重镇,无论是云吞面、牛腩粉,还是一碗老火靓汤,汤水都是灵魂所在,广东人认为食物需要有“汤汤水水”的滋润,进食过程才被认为是完整、舒适和养胃的。
而火鸡面要求沥干水分后拌酱,这种“干呲呲”的口感,在许多广东人看来,是一种“残缺”的体验,面条本身缺乏汤水的润滑,浓稠的酱料反而加重了吞咽的负担,容易产生“噎住”的感觉。
有广东朋友吐槽:“食完成个口都系粉,好口干,好难受。”这种干燥的进食感,与广东人追求爽滑、滋润的饮食审美背道而驰。
![]()
三、火鸡面味道单一。
如果说极致的辣和干拌的形式还只是“形式”上的不合,那么火鸡面在味道上的单一性,则触及了广东美食哲学的核心理念:“鲜”。
广东菜追求的是食材的本味和复合的鲜甜层次,一道好的菜品,味道应该是立体而丰富的,而火鸡面的味道结构显得过于“简单粗暴”。
火鸡面除了辣味之外,没有其他味道了,很难品尝出其他诸如骨汤的醇厚、油脂的香气或配菜的清新等复杂层次。
这种单调的味觉体验,在追求“鸡有鸡味,鱼有鱼味”的广东人看来,是无法称之为“好吃”的,在广东人看来那玩意根本无法理解为何有人喜欢去吃。
![]()
4、配料“敷衍”。
此外,火鸡面简单的配料包很简单,通常只有酱包,配料非常敷衍,不像方便面一次有青菜之类的。
在广东人的概念里,即便是一碗美味的方便面,也最好能有蔬菜、有蛋或有几片肉,构成一个营养和视觉上都相对均衡的餐食。
而火鸡面在这方面显得“势单力薄”,它更像是一种零食,相比之下,一包有脱水蔬菜和肉粒的普通杯面,或者自家冰箱里的腊肠、鸡蛋,随便搭配一个出前一丁,再烫几根青菜,都能轻松秒杀火鸡面带来的“孤独感”。
因此,当每次台风来临了,超市货架上依旧屹立不倒的只有火鸡面,无人问津,落在角落里,人们远远的看到,甚至不愿意走过去。
最后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如果你爱看美食,爱看餐饮故事,欢迎关注我们
与君共勉
尝遍中国美食
游遍千山万水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当成了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