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攘的会场里有这样一个展台:既有正在搬运货物的机器人,也有正在下棋的机器人,更有能和真人观众打招呼的机器人......如果不透露更多细节,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是一家机器人初创企业的展台,事实上这是正在积极拥抱具身智能的老牌厂商英特尔的展台。
![]()
2025年9月23日,在于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上,英特尔携手多家生态合作伙伴,以工业 AI 为核心概念,展示了其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工业AI与大模型、工业机器视觉、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前沿解决方案与算力平台。活动上发布的基于英特尔®酷睿™Ultra平台的工厂落地案例,描绘了出具身智能驱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人机协同新范式。
大小脑融合,打造具身智能新范式
展会期间,英特尔携手安努智能和富临精工,共同发布了基于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具身智能工厂落地案例,首次实现“大小脑融合”从概念到真实工业场景的跨越,将具身智能解决方案落地到工厂之中。在实际运行中,搭载酷睿Ultra处理器的机器人系统,在长时间高负荷连续作业中实现了全程零失误的稳定运行,以出色的稳定性与实时性能,攻克了具身智能“最后一公里”的部署挑战。作为这一方案的合作伙伴,安努智能CEO文宏杰表示:“安努智能的核心算法平台能让从大脑到抓取的动作之间实现更可控的规划,这相当于让大模型在更可靠、更可控的约束条件之下去进行抓取,无论是速度、效率还是质量都比直接通过大脑去抓取的效果更好。”他举例称,该平台曾实现对于活鱼的抓取。尽管鱼的外体是滑的,而在桌上抖动的时候更是难以抓取,但是基于该平台的机器人却能一次就将桌上抖动的鱼抓起来,而仅仅通过大模型直接抓取的效果则要稍逊一筹。
据介绍,基于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具身智能方案,通过从双系统到单系统的迁移,实现系统通讯和时间同步,从芯片层面为业界提供了一个兼具高能效AI与强实时控制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单颗低功耗SoC,将强劲的AI推理能力、高性能CPU计算与工业级实时控制融为一体,让具身智能系统不再需要依赖独立的“大脑”和“小脑”模块。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所提供的强大异构算力,为机器人的实时感知、智能决策与精准控制提供了全面的支撑。基于酷睿Ultra处理器提供的AI算力与CPU实时运控能力,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其黑白箱融合具身智能伺服策略中,通过图神经网络建模特征匹配,实现了面向通用场景的可泛化视觉伺服控制,有效解决了具身智能系统在复杂环境下对精准控制和快速响应的需求。
据介绍,当把大小脑系统做到一起,功耗、实时性和信息处理效率都会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能让具身机器人更好地作业。英特尔提倡的大小脑融合是指在一颗SoC里面,通过异构架构、CPU、GPU和NPU实现不同的功能,从而使用最小一颗SoC芯片就能完成任务。英特尔中国边缘计算事业部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李岩表示:“大小脑融合——是英特尔提出来的一个方向。过去一年多我们拜访了许多客户,发现尽管大家的叫法不一样,但是归根到底都是拿人类来作类比。因为人类有大脑有小脑,传统上人们认为大脑更多是负责感知,小脑更多是负责行动和控制。当前,大小脑融合的趋势正在形成之中,只不过要具体看看是系统级还是芯片级,而在未来业内一定是朝着这个方向去融合。”
打造全栈工业AI与大模型解决方案,为智能制造加速
在工业AI领域,机器视觉、工业控制、工业数字化、具身智能等应用在真实的工业场景中展现出广阔的潜力与增长空间。IDC预测,到2028年,中国工业企业AI支出将达到900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37.7%。凭借在工业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积累,英特尔通过从边缘端到数据中心端的全链算力平台提供全栈AI解决方案。其中,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Xe内核并集成MXM 矩阵加速引擎的显卡系列产品与服务器加速器能够满足从端到云的AI与大模型部署需求,从机器视觉到工业大模型部署,覆盖检测、代码生成、RAG、环境监控等多元场景,助力客户在成本、功耗和尺寸上实现显著优化,加速工业AI更大规模的落地与部署。英特尔中国行业与解决方案业务部总经理王景佳表示:“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接触了几十家国内具身智能客户,有一些是我们主动找他们,有一些是客户主动找我们。大家针对英特尔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和验证,现在已有十几家公司在做验证甚至是做POC开发。”作为英特尔的合作伙伴,富临精工副董事长李鹏程表示:“在工业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已由‘技术可行’向‘经济可行’迈进,这一局面也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与此同时这只一个开始,我们认为这个前途是非常美好的。”
众所周知,具身智能是人形机器人中最重要的底层技术支持。英特尔在传统机器人领域有着多年的积累,这一积累帮其朝着具身智能迈进做了良好过渡。近几年来,英特尔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方面有着大量投入。李岩介绍称:“我们尤其在中国市场做了较多投入,因为中国市场客户跑得最快,整个行业的认知也是最高的。”他还表示:“无论是人形机器人还是具身智能,最主要的是能够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到底能帮客户解决什么问题?二是具身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到底是什么?三是能够提供怎样的算力支持?基于以上三点,我觉得英特尔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这促使英特尔在新的赛道里能够更好地助力产业发展。”而对于合作伙伴来说英特尔不仅仅是基于软件系统的合作商,也是一个全价值链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中英特尔会为合作伙伴做一些新的验证。在英特尔内部有一个名为“零号客户(customer zero)”的计划,旨在和富临精工这样的终端客户合作,并通过安努智能这样的集成商先做从零到一的验证。事实上,英特尔进入制造行业已有几十年之久,2025年其还在成都工厂里新开设了十几个项目,这些都是“零号客户计划”中的项目,目前就是为了先作试验和验证,确定可行之后再推向市场。
彩蛋:发布相关白皮书,为业内提供“落地指南”
活动期间,英特尔还发布了《智启边缘:英特尔软硬件一体化赋能产业 AI 应用实践白皮书》,该白皮书基于英特尔在边缘AI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和实践经验撰写,展现了英特尔通过从硬件平台到软件工具链的全栈式边缘AI技术体系,为智慧工厂、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多个垂直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具体来说,白皮书聚焦于如何以标准化、模块化、生态化的方式,整合 AI 工作负载、边缘计算资源与行业方案,加速边缘智能走入更多制造现场。它不仅是技术路径的总结,更是一份从平台到生态、从工具到实践的“落地指南”。
在本次工博会现场,英特尔还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全面展示了从助力传统工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到引领具身智能的突破性进展。其中,英特尔工业电脑优选项目(PIPC)凝聚了英特尔在工业级芯片、边缘计算架构及软件平台上的核心优势,通过与生态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为工业用户提供性能卓越、高度适配各类工业应用场景的电脑产品和稳定可靠的计算平台。
正如英特尔公司客户端计算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高嵩所言:“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具身智能的火热浪潮更是将工业智能化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前瞻概念走进真实的工厂车间。英特尔通过加速深化AI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布局,提供从边缘到云端的全栈式AI解决方案,协同软硬件创新,帮助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跃迁。”
总的来说,通过推动开放平台和先进AI技术与工业场景的紧密结合,英特尔与诸多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工业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落地,并将帮助客户共同赢得全球市场。未来,英特尔也将继续秉持创新与开放的理念,为推动工业的智能化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助力千行百业迈向智能制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