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兔子吃庄稼,老鼠也祸害粮食,古代为啥只怕“鼠患”不怕“兔灾”

0
分享至

在农村长大,你可能也听过老人念叨:夜里吱吱响,十亩地白忙。说的就是老鼠糟蹋粮食的狠劲儿。可兔子呢,蹦蹦跳跳挺招人喜欢,但其实它们也是啃庄稼的狠角色,怎么就没听谁说过“兔子成灾、颗粒无收”的事儿?

同样是啃庄稼的小动物,一个被古人恨得牙痒痒,一个却没掀起多大风浪,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老鼠哪哪都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才让古人一提“鼠”字,脸就拉得比苞米叶子还长,古人确实只怕鼠患,而不怕兔灾。



要搞明白这个事,得先看看古人种地有多不容易。中国古代以农立国,老百姓靠天吃饭,一季收成直接决定全家能不能活过冬天。

《汉书·食货志》里写得明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意思是哪怕少一个人下地,都有人得挨饿。在这种背景下,任何能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都会被无限放大。

而老鼠,偏偏就是那个最让人头疼的存在。它们不仅吃粮食,还搬粮食、糟蹋粮食,连种子都不放过。《诗经·魏风·硕鼠》里早就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控诉,说明至少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把老鼠当成头号农业公敌了。



反观兔子,虽然也吃作物,但历史上几乎没有大规模记载因野兔导致绝收的案例。这不是因为兔子嘴下留情,而是它们的“破坏模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老鼠的恐怖之处,首先在于它的“地下工作”做得太到位。它不像兔子那样光天化日之下啃两口就跑,而是悄无声息地打洞进仓,白天躲着,晚上出动。



《齐民要术》这部北魏时期的农书就特别提醒农民:“窖藏谷物,防鼠为先。”可见当时人已经意识到,存粮最大的敌人不是天气,不是霉变,而是老鼠。更麻烦的是老鼠不光吃,还爱囤。一只褐家鼠一年能消耗和污染将近20公斤粮食,这还不算它咬坏的麻袋、嚼断的木梁。

老鼠住在人身边,房梁上、墙缝里、地窖中,哪儿有吃的往哪儿钻,简直是“嵌入式寄生”。相比之下,野兔主要在野外活动,啃的是田边地头的幼苗或根茎,对大面积成熟作物的威胁远不如老鼠直接。而且兔子胆小,见人就跑,不敢靠近人居,自然也就少了“长期驻扎、持续破坏”的机会。



再说繁殖能力,老鼠在这方面简直是开了挂。一只母鼠一年能生五六胎,每胎六七只,不到三个月就能性成熟。理论上一对老鼠在理想条件下,一年能繁衍出上千后代。

这种指数级增长的速度,让古代农民防不胜防。尤其在仓储条件差的年代,一旦有老鼠潜入粮仓,不出半年就能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而野兔虽然也能生,但繁殖周期长,一胎三四只,每年最多三窝左右,而且幼崽存活率受天敌影响大。更重要的是,兔子是昼行性动物,老鹰、狐狸、黄鼠狼都盯着它,自然界有天然的控制机制。

老鼠就不一样了,它躲在人类建筑里,避开了大多数天敌,等于有了“保护伞”。这样一来,数量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还有一个关键点很多人没注意,老鼠不只是偷粮食,它还是疾病的传播者。早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就有类似鼠疫症状的描述。虽然当时不知道细菌病毒,但古人早就发现,老鼠多的地方容易闹瘟疫。

明清时期,南方一些地方志记载,“鼠群夜行如潮,次日必有疫起”,说明人们已经察觉到鼠患与疫情之间的关联。而兔子几乎不传播人畜共患病,在公共卫生上的威胁几乎可以忽略。

这就让老鼠的“恶名”雪上加霜,它不仅是经济杀手,还是健康杀手。相比之下,兔子顶多被当个野味打打牙祭,《本草纲目》里还说兔肉“补中益气”,算是正面评价不少。



中国大部分农耕区集中在中原、华北、江南这些平原地带,这些地方原本就不是野兔的主要栖息地。野兔偏好草原、丘陵或半干旱地区,像内蒙古、西北一带才比较多。

而老鼠,尤其是褐家鼠、小家鼠,适应力极强,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无处不在。这意味着在传统农业核心区,老鼠是普遍存在的常驻户,而兔子只是偶尔路过的小角色。

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播慢,即便某个偏远山区出现兔群啃苗的情况,也很难形成全国性的认知。反倒是鼠患,年年发生、处处都有,久而久之就成了集体记忆里的“头等大害”。



不是兔子不啃庄稼,也不是古人选择看不见,而是老鼠实在太“全能”了:吃得狠、藏得深、生得多、传得广,还专挑人最脆弱的环节下手。它们不像兔子那样只是“路过吃一口”,而是系统性地侵蚀农业社会的根基。

从先秦到清末,两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跟老鼠斗智斗勇的历史。直到今天,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鼠害防治,特别是在东北、华北等粮食主产区,春季灭鼠仍是固定动作。

而兔子?除非是在特定生态失衡区域,比如某些草原退化后引发野兔泛滥,否则根本不构成威胁。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力支持、持续布局!时隔一年,这一盛会启幕,省委书记出席

大力支持、持续布局!时隔一年,这一盛会启幕,省委书记出席

政知新媒体
2025-11-01 22:27:44
法国冠军赛!爆大冷,女单4强出炉,国乒仅剩独苗,陈熠2:4被淘汰

法国冠军赛!爆大冷,女单4强出炉,国乒仅剩独苗,陈熠2:4被淘汰

知轩体育
2025-11-02 03:13:31
悲情!南通队一赛季就输了一场球:全员呆立+泪洒现场 曾4-0泰州

悲情!南通队一赛季就输了一场球:全员呆立+泪洒现场 曾4-0泰州

风过乡
2025-11-01 22:19:22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吃瓜局
2025-10-31 21:11:55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鲁中晨报
2025-11-01 22:31:04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难以置信!催收太丧心病狂了,重庆一公司把巡特警大队催停摆…

难以置信!催收太丧心病狂了,重庆一公司把巡特警大队催停摆…

火山诗话
2025-11-01 14:30:06
中国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中国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1 16:15:43
0-1!豪门伦敦德比:9.2亿战舰惨遭5连斩 力助死敌7战6胜强势反弹

0-1!豪门伦敦德比:9.2亿战舰惨遭5连斩 力助死敌7战6胜强势反弹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2 03:31:11
俄罗斯做梦也没料到,红军城破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俄罗斯做梦也没料到,红军城破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策略述
2025-11-01 13:34:59
连续三部电影票房为零,中国内地市场被《哪吒2》榨干了

连续三部电影票房为零,中国内地市场被《哪吒2》榨干了

影视高原说
2025-11-01 08:28:10
皇马4-0瓦伦西亚,赛后评分:不是姆巴佩第一,皇马18号排第一

皇马4-0瓦伦西亚,赛后评分:不是姆巴佩第一,皇马18号排第一

侧身凌空斩
2025-11-02 06:00:57
雷军心胸狭隘!卖红薯女人模仿雷军被投诉,结果投诉输了

雷军心胸狭隘!卖红薯女人模仿雷军被投诉,结果投诉输了

吃瓜盟主
2025-11-01 23:00:51
俄罗斯被排除,特朗普不再遮掩,一句话暗示将由中美两国领导全球

俄罗斯被排除,特朗普不再遮掩,一句话暗示将由中美两国领导全球

井普椿的独白
2025-10-31 21:25:25
11月1日俄乌最新:空降红军村

11月1日俄乌最新:空降红军村

西楼饮月
2025-11-01 18:46:05
婚宴22桌宾客提前走,不是没礼貌,是仪式感熬成了煎熬

婚宴22桌宾客提前走,不是没礼貌,是仪式感熬成了煎熬

白宸侃片
2025-11-01 12:23:34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01 09:19:32
35岁男子啃老13年,父母退休后直接搬家不留地址,半年后儿子清理卧室,打开衣柜顶层当场愣住

35岁男子啃老13年,父母退休后直接搬家不留地址,半年后儿子清理卧室,打开衣柜顶层当场愣住

不会三分的小学生
2025-10-31 17:59:13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上观新闻
2025-11-01 15:41:09
南加大中国留学生性侵细节曝光:下药后再麻醉,受害人包括童年好友

南加大中国留学生性侵细节曝光:下药后再麻醉,受害人包括童年好友

极目新闻
2025-11-01 16:25:26
2025-11-02 08:11:00
天下十三洲猎奇 incentive-icons
天下十三洲猎奇
真实灵异奇闻异事收集者
966文章数 5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 有人让孩子吃饭自己喝水撑着

头条要闻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 有人让孩子吃饭自己喝水撑着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旅游
游戏
公开课

亲子要闻

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能感受 领域 感激,不接受的只是方法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旅游要闻

馆藏文物超10万件,大埃及博物馆举行开放庆典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