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55岁的男性患者,走路时突然出现左摇右摆,他试图让自己走得稳一点,但却无能为力,家人见情况不对,急忙将患者送到医院,通过检查,医生很快发现了病因,原来,患者的小脑这个地方长了恶性肿瘤,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器官,当小脑这里长恶性肿瘤的时候,就会引起异常的活动障碍。
百练走为先。
世界卫生组织将走路视为是最适合人体的运动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都把会走路当成每天的锻炼方式,更重要的是,走路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客观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态。
人活多久,看走路就知道了,寿命长的人走路一般有这5个特征!
第一,寿命长的人,走路时往往能保持一个不错的步速
2019年,英国莱特斯大学发表在《梅奥诊所学报》的一项研究指出,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普遍能多活15-20年。
该研究对英国生物数据库中的47.5万名中老年人进行了长达7年的追踪随访,期间共有12823死亡,研究人员对比了这些参与者的走路习惯,结果发现,走路快的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86.7~87.8岁,慢的为72.4岁;男性走路快的预期寿命为85.2~86.8岁,慢的为64.8岁。
走路快,往往提示身体的健康状态良好,想想看,如果一个人疾病缠身,身体素质下降,即便想快走,往往也是力不从心的。
![]()
第二,寿命长的人,走路时往往能保持在这个步数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涉及47471名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研究显示,与少动者相比,多走路的人死亡风险会降低30%左右。
在步行8000-10000步的范围内,每天步行超过7500步的人,比那些步行不到6000步的人死亡率降低了24%。
并且每天走的步数与死亡率呈负相关,每天走的步数越多,死亡率越低。具体而言,每天走10000步以下的人群,与每天走10000步及以上的人群相比,死亡率增加了30%。
很多老年人由于身体罹患了形形色色的疾病,他们可能走几百步就力不从心,殊不知,每天的步数越少,往往越提示健康出了问题。
第三,寿命长的人,走路往往能每天坚持
走路,是一种必须要每天坚持的锻炼方式,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很多人走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血来潮的时候去走,没有冲动的时候就不走,要不就是暴走,一次走好几万步,要不就是一步都不愿意走,殊不知,这些都是对健康不利的。
欧洲心脏病学会另一项纳入7047名老年人参与者(年龄为85岁以上)的研究表明,每周至少步行1小时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关。
第四,寿命长的人,走路不会选择餐后马上走
即便是走路,也要讲究科学,很多人觉得只有吃饱饭才有力气,于是他们习惯吃完饭以后马上去走路,殊不知这样走路,很容易损伤身体的健康,吃饱喝足以后,大量的血液涌向胃肠道,这个时候走路,并不利于肠胃的消化,而且吃饱以后马上去走路,很容易引起腹内压的升高。
建议吃饭以后至少一小时以上再走路,走路前后都要进行热身及拉伸,降低走路对关节带来的损伤。
第五,寿命长的人,走路时感觉良好,步态特别稳
一个人到底健康还是不健康,走路时的一些表现至关重要,很多人一走路就头晕头痛,或是胸痛胸闷,或是腿痛腿麻,或是气喘吁吁,或是腹痛腹胀,或是左右摇摆,或是步态异常等,这些均是不正常的表现,发现以后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
一个健康的人,走路时往往感觉是非常良好的,步态也是比较稳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