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本来不是一个西方伪史论者,后来被黄河清邀请参加西史辨伪大会,慢慢地就掺和进来了,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他个人影响力很大。这其实正是一开始那帮西方伪史论者所看中的。
不过,金灿荣绝不是被动地加入。作为一个正能量旗手,金灿荣显然看到了西史辨伪的价值。如果能证明西方历史都是假的,这对于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是有好处的,这肯定是金灿荣的初衷。
应该说,果能如此,再好不过。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拿出确凿的证据,讲出严密的逻辑,不能信口开河,不能违背逻辑。事实上,金灿荣自己也这样说过。可惜他自己就缺乏逻辑。
![]()
比如,金灿荣说亚里士多德不存在,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说亚里士多德懂得太多了,光学、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等什么都懂,这样的人不可能存在。懂得太多的人不存在,这就不符合逻辑。
凭什么断定懂得太多的人一定不存在?是现代脑科学证明了吗?据我所知,目前脑科学方面并没有这方面研究结论,甚至没有这种研究。那么用历史能够证明吗?似乎恰恰相反,历史上有很多全才。
有网友用Deepseek自动留言说,“懂得太多的人不存在”这一论点非常可笑,拿张衡、达芬奇这些跨领域大师举例,就能轻松驳倒他,这种逻辑就像“我没见过外星人所以外星人不存在”一样荒谬。
![]()
不得不说,Deepseek就是厉害,可谓直取要害,一剑封喉,一击毙命,金灿荣绝对无法反驳,这要是在当面说,金灿荣会非常尴尬,一个大名鼎鼎的学者,居然讲出这么荒谬可笑的逻辑,不搭配呀。
更有意思的是,Deepseek还用金灿荣自身来反驳金灿荣,说金灿荣自己就是国际关系、军事领域都懂,如果他的逻辑成立,这不是等于把他自己给否定了?有道理,金灿荣确实经常讨论军事方面。
咱们不说金灿荣,就说历史上的人吧,Deepseek说得没错,张衡、达芬奇确实都是跨领域大师,当然,除了这两个人,还有很多的。而这两个人,都是很有名,所以很奇怪,金灿荣怎么想不到呢?
![]()
先说张衡。我国东汉时期的张衡,资料显示,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这是不是“懂得太多”?金灿荣能够说历史上没有张衡这个人吗?我想他还不至于这么糊涂。
据了解,张衡精通天文历算,曾创作以水力推动的浑天仪,发明过能够探测震源方向的地动仪,还发明过指南车、独飞木雕等。此外,张衡还发现日食及月食的形成原因,绘制记录了2500颗星体的星图。
张衡在文学上的成就,这是很多非文科的人可能不知道并感到意外的。实际上,张衡文学水平相当高,其作品《二京赋》《归田赋》比较出名,有人把他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
再说达芬奇,这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是人类历史上少见的全才,集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等头衔于一身,确实罕见。
达芬奇是画家,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在中国很有名,曾进入小学语文课本。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更是世界名画,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享誉全球,而且据说无人能及。
但实际上,达芬奇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对人类的贡献则很大大,他在这些提出了不少创造性见解。他的笔记里隐藏着各种科学发明,他的图纸上设计了各种机械装置,令人惊叹。
![]()
其实,历史上这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我国宋代的沈括,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科学家,但其实,“科学家”是一个概称,细分起来,沈括在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农学、医学上都懂。
实际上,在古代并没有分学科,天才们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去钻研。有的人兴趣单一,就只在一方面成就突出。有的人兴趣广泛,就在多方面有成就。因此,所谓懂得太多,实际上是因为兴趣广泛。
聪明人是有的,兴趣广泛的人也是有的,既聪明还兴趣广泛,这样的人也是有的。所以,懂得太多的人,自然也是有的。“多才多艺、样样精通”这样的词语,并不是凭空虚造,而确实是因有其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