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白宫发布政策备忘录,阐述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2027财年研发重点

0
分享至


科技战略

美国白宫发布政策备忘录,阐述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2027财年研发重点

据美白宫9月23日消息,美国白宫发布政策备忘录,阐述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2027财年研发重点。本次重点技术涉及:新兴技术领域,涉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半导体与微电子、5G与6G、先进计算、下一代制造业;能源领域,优先投资经济实惠、可靠安全的能源技术,例如化石能源、核裂变与核聚变、地热、水电,此外要强化极地与海洋等领域观察与研究;强化安全,增强战略竞争力,加强先进军事能力研究;加强美国卫生与生物技术发展,涉及慢性病治疗、农业、人工智能应用、生物制造;太空领域,强化太空探索投资,包括月球、火星等任务。

欧盟与印尼完成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据欧盟委员会9月23日消息,欧盟与印度尼西亚完成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和《投资保护协定》(IPA)的谈判,拟实现欧盟多元化和伙伴关系战略、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创造新的出口机会和更安全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链。CEPA将惠及欧洲农民,降低农产品关税,保护欧盟传统产品以及汽车、化工和机械等关键工业部门,欧盟出口商每年将节省约6亿欧元的印尼关税。

美国中央司令部成立快速部署联合特遣部队,加速向作战人员提供新技术

据突破防御网9月23日消息,美国中央司令部当日发布声明称正成立快速部署联合特遣部队(REJTF),其任务是从各军种调集力量,借鉴反无人机武器和无人驾驶舰艇等技术,在60天或更短的时间内为中东、北非和亚洲部分地区的部队提供尖端武器和能力。REJTF将以先前的工作为基础,重点关注能力、软件和技术外交三方面的创新举措。

信息

美国OpenAI携手甲骨文、软银在美新建五大AI数据中心,加速“星际之门”计划落地

据路透社9月24日消息,美国OpenAI携手甲骨文、软银在美新建五大AI数据中心,根据公告,OpenAI与甲骨文将在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及美国中西部一处未公开地点新建三个站点;OpenAI与软银及其关联公司将在俄亥俄州与得克萨斯州再建两个站点。加上此前在得克萨斯州阿比林的扩建,以及与CoreWeave的合作项目,整个“星际之门”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实现近7吉瓦的总容量,对应投资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这一项目被纳入代号为“星际之门”(Stargate)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计划,目标投资总额高达5000亿美元。

生物

欧盟重申支持世卫组织的全民健康覆盖伙伴关系

据WHO官网9月22日消息,世卫组织与欧盟启动“全民健康覆盖”伙伴关系第五阶段(2025-2028年),聚焦四个重点事项,以建设有韧性、公平、以人为本的卫生系统,将促进《卢萨卡议程》实施,还将帮助各国落实防控非传染疾病、精神卫生和福祉的新愿景,该愿景将于9月25日在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上审议。

欧盟、英国和世卫组织驳斥特朗普关于自闭症的警告

据路透社9月23日消息,欧盟和英国卫生机构确认,怀孕期间服用扑热息痛是安全的,并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这种流行止痛药与自闭症联系起来的警告提出异议。世卫组织也表示,有关两者之间存在联系的证据仍不一致,并敦促谨慎得出结论。

乌克兰内阁批准生物安全法草案

据乌克兰新闻社9月23日消息,乌克兰政府向最高拉达提交《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法》草案,旨在建立符合欧洲和国际标准的现代化生物安全和防护体系,加强医疗服务和实验室网络应对流行病和生物威胁的能力。

能源

英国惯性约束聚变能开发商First Light Fusion发布高增益系统方案

据可控核聚变9月21日消息,英国惯性约束聚变能开发商First Light Fusion提出了一种名为“低功率组装快速激发聚变技术”(Fusion via Low-power Assembly and Rapid Excitation,FLARE)的科学新型聚变方案。该方案经过前期实验室验证,具备明确的科学原理支撑与工程落地可能性。传统惯性约束方案需同时压缩并加热燃料以实现点火,而FLARE方案将这一耦合过程拆分为两个独立且可精准控制的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低功率驱动系统以可控且能量转化效率超60%的方式压缩燃料靶丸,使燃料密度达到聚变临界密度的10倍以上,且该过程中燃料温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以减少能量损耗;第二阶段,通过独立的高能脉冲装置对已压缩的燃料靶丸核心区域进行快速加热,实现聚变点火(快速点火),产生大量多余能量。该方案依托First Light Fusion公司长期布局的惯性聚变经验及独家可控放大器技术。FLARE方案概念可实现高达1000倍的能量增益(Q=1000),其实验性增益规模设施造价预计仅为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的5%,且采用成熟技术建造,复杂度更低。未来,First Fusion Light公司计划通过务实的“合作驱动型” 路径推进方案落地。

海洋

美国工会敦促立法者通过《船舶与环境政策法案》

据Bairdmaritime网9月24日消息,美国五个主要工会近日联合呼吁国会立法者尽快通过《美国船舶安全与运输系统法案》(SHIPS法案)。此项两党法案旨在设立一个海事安全信托基金,其核心资金来源正是美国计划于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征收的新港口费。该举措得到了特朗普的支持,其背景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条款”进行的调查,该调查指控中国海事领域存在不公平做法。尽管法案获得两党罕见支持,但目前尚未进入实质性立法程序。

英国公司首次实现无人水面艇拖曳声呐阵列的自主部署与回收

据欧洲安全与防务网9月22日消息,英国Zero USV公司的Oceanus12无人水面艇在北约2025年度“REPMUS”演习中首次实现无需人工操作的细缆拖曳声学阵列自主发射与回收。该艇利用原型“SOnor Integrated Launch”(SOIL)系统十余次部署G型声呐浮标,累计海上运行超40小时,可靠性达100%。据悉,Oceanus12搭载先进声呐、雷达与通信设备,具备远程、长航时自主作业能力,目前已开始参与北约任务,此次技术进步也标志着无人水面艇在水下传感器投送与反潜作战中的应用进入实用化阶段。

英国公司推出新型遥控潜航器,强化深海碳封存监测

据海洋新闻与技术网9月23日消息,英国公司Gigablue推出一款遥控潜航器,专门用于其长期深海碳封存项目的测量、监测、报告与验证(MMRV)工作,用于其深海碳封存项目的监测。该型遥控潜航器由英国公司Astral-Subsea联合研制,专为Gigablue 公司的“微藻碳固定与下沉”(MCFS)方法设计,可在500米深度作业,具备多深度采样、高清成像等功能。该型潜航器已在亚喀巴湾完成试验,未来将用于新西兰专属经济区部署。据报道,该型潜航器将大幅提升碳载体下沉过程的追踪与验证能力,推动大规模海洋碳移除。

德国公司发布鱼雷发射管发射无人艇概念

据海军新闻网9月23日消息,德国加布勒公司(Gabler)发布两款可由潜艇鱼雷管发射的无人水面艇概念,分别为可重复使用、专注于情报监视侦察任务的“游侠”型,以及执行一次性打击任务的“突击者”型。这两款无人水面艇采用相同的通用艇体设计,旨在显著增强潜艇在争议水域的隐蔽作战能力,使潜艇能够在无需暴露自身的情况下延伸其感知和打击范围。

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开通

据国际船舶网9月23日消息,宁波舟山港-弗利克斯托港“中欧北极快航”首航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取道北极东北航道,单程运输时间仅需18天,相比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约22天,并降低约50%的碳排放。此次通航也标志着宁波舟山港的航线网络首次覆盖北冰洋,成为全球唯一贯通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主要枢纽港,战略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航空

美国安杜里尔公司YFQ-44“协同作战飞机”无人机拟在数周内首飞

据TheWarZone网站9月23日消息,美国安杜里尔公司YFQ-44“协同作战飞机”(CCA)无人机拟在数周内首飞。YFQ-44代号“狂怒”,是美空军CCA项目第一阶段正在开发的两种设计之一。安杜里尔公司表示,该无人机首飞将测试半自主起飞,目标是在platform autonomy机载自主软件系统支持下实现“按下一个按钮即可完成起飞与着陆”的能力,而非通过远程人工遥控完成。

美国防部推进核“三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据armyrecognition网站9月23日消息,美国防部正推进美核“三位一体”现代化,以应对大国竞争及新兴威胁。美核“三位一体”包括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远程轰炸机及弹道导弹潜艇,其现代化关键进展涵盖:LGM-35A“哨兵”洲际导弹取代老化的“民兵”-3,提供更高精度与生存力,预计服役至2070年代;B-2轰炸机将成为远程打击核心,计划部署约100架,与B-52H及B-2平台互补;哥伦比亚级潜艇将建造12艘,配备先进推进系统及声纳,取代俄亥俄级,确保海上威慑至21世纪50年代。此举旨在无缝升级核“三位一体”现代化建设,以应对大国竞争。

航天

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第305批28颗微版“星链”v2.0卫星

据spacelaunchschedule网站9月22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305批28颗微版“星链”v2.0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9758颗,包括5044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8475颗“星链”在轨。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110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215次发射。

美国SpaceX公司拟申请部署1.5万颗卫星,用于提供手机卫星直连服务

据orbitaltoday网站9月22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 )提交的文件显示,请求授权1.5万 颗额外的近地轨道 (LEO) 卫星,专门用于提供手机卫星直连服务。据悉,这些卫星属于第三代“星链”卫星的组成部分,预计占比约为34%。新卫星的通信容量将是二代卫星的100倍,单颗卫星通信容量将由7Gbps 提升至 700+ Gbps。

新材料

美国研究团队开发AI工具加速量子材料突破

据今日新材料9月23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埃默里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在扩散式生成模型中引入结构约束的新框架SCIGEN工具。该框架在扩散式生成模型中强制执行蜂窝(honeycomb)和Kagome(Kagome)等几何结构约束,使生成式AI模型遵循几何结构约束生成量子材料。SCIGEN工具能够在保持输出有效性的同时,基于原始分布进行条件采样,并引导特定结构基元的生成。通过该方法,研究团队生成超过千万个候选材料,其中超过10%通过了多阶段稳定性筛选,对26000个候选物进行高通量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95%以上的计算收敛,且53%以上的结构具有稳定性。研究团队随后成功合成TiPdBi和TiPbSb两种新型磁性化合物,显示AI预测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为量子计算和先进电子材料研究提供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

先进制造

日本机器人公司推出利用肌肉传感器对人形机器人进行操控的新型设备

据机器人大讲堂9月23日消息,日本机器人公司H2L开发出新型人形机器人遥控操作设备Capsule Interface。该设备类似于按摩椅或控制舱,通过捕捉肌肉张力的细微变化与运动意图,结合显示设备、声音设备等,实现远程控制人形机器人,并能使用户“感觉”人形机器人所接触的物体或环境阻力,实现更完整的“身体共享”体验。不同于市场上遥控器设备或者依靠运动传感器来模仿用户运动(如外骨骼或光学追踪器)的操控方式,该设备无需服装或复杂的训练即可实现沉浸式体验。在演示视频中,用户可以远程控制Unitree Robotics H1人形机器人,执行搬运箱子或与他人互动等任务。该技术有望在远程协作、危险环境操作、机器人“代身”交互等领域应用。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全球技术地图 incentive-icons
全球技术地图
洞见前沿,引领未来
4029文章数 134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