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网红讲师嫌我老土,她半年为机构赚千万,可老板脸都绿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过时了,现在是流量时代,要懂得包装和运营。」

新来的网红讲师林小雅把培训计划书重重拍在桌上,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同事的目光都集中在王建明身上。

「小雅,我只是觉得培训内容应该以实用性为主,学员花钱是来学真本事的...」

王建明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颤抖,他握紧了手中的教案。

「真本事?王老师,你看看你的课程评分,再看看我的粉丝数量,时代变了!」

林小雅推了推她的网红眼镜,脸上挂着那种让人不舒服的得意笑容。

「现在学员要的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能够刷屏的金句,能够立马变现的技巧。」

王建明看着这个入职才三个月就要重新定义公司培训方向的年轻人,内心五味杂陈。

十年来兢兢业业积累的专业知识,十年来帮助上万名学员真正提升能力的教学经验,在这一刻竟被说成了「过时」。

更让他愤怒的是,他明明看出了林小雅那些「流量课程」背后的问题,却没有人愿意听他的提醒。

可没想到的是,半年后,学员们的集体起诉彻底改变了一切!



01

王建明永远忘不了那个周一上午。

他坐在培训中心的会议室里,面前摆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新季度课程大纲。

十年来,每个季度的这个时候,他都会向公司汇报下一阶段的培训计划,那是他最自豪的时刻——内容扎实,逻辑清晰,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实战验证。

但这一次,一切都变了。

「王老师的课程大纲确实很详细。」

新来的首席讲师林小雅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她标志性的波浪卷发。

「不过我觉得,我们的培训思维需要彻底更新了。」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王建明抬头看着这个刚入职三个月的年轻女孩,内心有种不祥的预感。

林小雅二十六岁,某平台百万粉丝博主,穿着时尚的职业装,说话时总是带着那种让人不舒服的网红腔调。

「王老师这种按教科书讲课的方式确实很扎实。」

林小雅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每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王建明心上。

「但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培训行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学员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知识传授,他们要的是能够立刻应用、快速变现的干货技巧。」

王建明感到脸颊发烫。

他看向总经理李总,希望能得到支持,毕竟这十年来,他为公司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员,帮助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但李总的表情让他心凉了半截。

「小雅说得有道理。」

李总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我们确实需要更有吸引力的课程包装。」

「王老师,你觉得呢?」

这是一个陷阱,王建明明白。

如果他反对,就会被贴上「跟不上时代」、「思维僵化」的标签。

如果他同意,就等于承认了自己十年来的教学方式有问题。

「我认为培训的核心是帮助学员真正提升能力。」

王建明努力保持声音的平静。

「花哨的包装可能会吸引眼球,但真正的成长需要扎实的基础。」

林小雅笑了,那种笑容让王建明感到屈辱。

「王老师说的没错,能力提升很重要。」

「但王老师可能不了解现在的学员心理,他们的注意力只有几分钟,如果你不能在开场就抓住他们,后面再好的内容都是白搭。」

会议室里响起了窃窃私语声。

王建明看到同事们的表情,有的人在点头,有的人在看热闹,还有人在偷偷刷手机。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这些人心中的形象正在发生改变——从资深培训专家变成了一个跟不上时代的老古董。

李总拍了拍桌子。

「好了,这个话题我们私下再讨论。」

「小雅的想法很有启发性,我们确实应该考虑课程创新的可能性。」

会议结束后,其他人陆续离开了会议室。

王建明收拾着自己的资料,手有些颤抖。

十年来第一次,他感到自己的专业权威受到了如此直接的挑战。

这时,李总走了过来。

「老王,你别多想。」

「小雅刚来,想法比较新颖,这对公司来说是好事。」

王建明抬起头,看着这个他服务了十年的老板。

他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

李总继续说道。

「我准备让小雅负责一个课程创新项目,看看能不能为公司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你协助她,这也是你学习的机会。」

那一刻,王建明内心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

他要证明自己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证明踏实专业的培训方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而现在,命运给了他一个近距离观察林小雅操作的机会。

他要看看,这个所谓的「流量思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02

协助林小雅工作的第一天,王建明就被震惊了。

林小雅在培训中心为自己要了一间最大的办公室,说是「需要专业的直播设备和拍摄环境」。

王建明被安排坐在隔壁的小办公室,名义上是课程顾问,实际上更像是打杂的助理。

「王老师,你先帮我整理一下现有学员的画像数据,我需要重新设计用户运营策略。」

林小雅把一摞资料放在王建明桌上,语气客气但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王建明开始翻阅这些资料,表面上按照林小雅的要求整理,实际上在仔细观察她到底想做什么。

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林小雅正在重新包装公司的传统课程。

一门原本叫「中层管理能力提升」的课程,被她改成了「30天打造百万年薪管理思维」。

一个普通的「沟通技巧培训」,被包装成了「职场撕逼必胜秘籍,让你成为谈判高手」。

更让王建明吃惊的是,林小雅竟然在设计一套完整的「网红培训师孵化体系」,准备把公司的其他讲师都打造成「垂直领域KOL」。

这些操作在营销上确实很有噱头,也确实能够快速吸引眼球。

但王建明知道,这些夸张的承诺根本无法实现,而且会严重误导学员的期望。

三天后,林小雅把王建明叫到了她的办公室。

「王老师,我需要你帮个忙。」

林小雅拿出一份全新的课程体系设计。

「这些是我重新规划的课程模块,你按照这个把之前的教学内容重新整理一下。」

王建明接过设计稿,越看越心惊。

林小雅要求他把过去十年积累的专业课程内容全部进行「金句化」改造,配合她设计的「爆款内容生产流水线」。

这意味着他要亲手摧毁自己苦心建立的教学体系。

「小雅,这样改动的依据是什么?」

王建明努力保持语气的平静。

林小雅放下手机,脸上露出那种让人不舒服的笑容。

「王老师,你在培训行业这么多年,应该知道内容包装的重要性。」

「同样一个知识点,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效果就完全不同。」

「我们只是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前提下,让它更容易被现代学员接受和传播。」

「但是这些承诺,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王建明试图提出质疑。

「谁说不可能?」

林小雅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开始变得冷硬。

「王老师,你可能不太了解现在的知识付费市场。」

「学员要的就是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承诺,这样才能刺激他们的付费冲动。」

「至于能不能实现,那要看学员自己的悟性和执行力了。」

王建明感到一阵窒息。

他明白,如果他继续质疑下去,就会被贴上「不懂市场」的标签。

但如果他按照林小雅的要求去做,就等于背叛了自己的职业操守。

「我只是觉得这样的包装可能会误导学员,是不是需要再考虑一下?」

王建明最后试着说道。

林小雅站了起来,走到王建明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王老师,我想你可能没有理解公司现在的处境。」

「培训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如果我们还用十年前的那套思维,公司很快就会被淘汰。」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快速占领市场,建立品牌影响力。」

「还是说,你希望公司继续在传统培训的红海里苦苦挣扎?」

「你这是对公司负责任的态度吗?」

这句话像一记耳光打在王建明脸上。

他想反驳,想说误导学员不是营销而是欺骗,想说真正的负责任是确保培训效果。

但他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反对的声音都会被解读为「不为公司着想」。

那天晚上,王建明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林小雅留下的那份改造要求,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他想起自己刚入行时,师傅告诉他的话:「做培训的,良心比什么都重要。」

但现在,良心和生存之间,他该如何选择?

如果他拒绝配合,很可能会丢掉这份工作。

十年的行业积累,一夜之间就会化为乌有。

但如果他配合了,就等于背叛了那些信任他的学员,背叛了那个坚持了十年的教育理想。

王建明第一次感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困境。

03

王建明决定最后试一次。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林小雅刚刚向李总汇报了她的「阶段性成果」——通过课程包装创新,新课程的报名人数比传统课程增长了500%。

李总在公司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对林小雅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还特别提到「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互联网思维」。

王建明看着手机屏幕上那条消息,心情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500%的增长背后意味着什么,也知道如果继续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作为一个有着十年教学经验的培训师,他必须要提醒老板这其中的风险。

趁着下班前的空隙,王建明敲响了李总办公室的门。

「李总,我想和您聊几分钟。」

李总正在看林小雅提交的市场分析报告,头也没抬。

「什么事?」

王建明深吸了一口气。

「是关于小雅负责的课程创新项目。」

「我觉得有些地方可能需要再谨慎一些。」

这时李总抬起了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谨慎?老王,你知道小雅这个项目给公司带来了多大的业绩增长吗?」

「报名人数翻了五倍!这相当于我们过去三年的增长总和。」

「我知道数字很诱人,但是李总,有些课程承诺可能存在虚假宣传的风险...」

王建明小心翼翼地说道。

「虚假宣传?」

李总放下了手中的报告,语气开始变得严厉。

「老王,我觉得你的问题就在这里。」

「你总是想着风险,从来不想着机会。」

「人家小雅是百万粉丝的网红博主,有着最前沿的市场敏感度,你凭什么质疑人家的专业判断?」

王建明感到心头一凉。

他想解释,想说自己不是质疑林小雅的粉丝数量,而是担心这些夸张承诺的可行性。

但李总显然没有听下去的耐心。

「你就是思维太僵化了!」

李总站了起来,开始在办公室里踱步。

「人家小雅半年给公司带来这么大的业绩突破,你干了十年,除了按部就班地上课,还有什么创新?」

「现在是流量时代,是注意力经济,你还在用十年前的老思维做事!」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在王建明心上。

十年来的教学积累,十年来帮助学员真正成长的努力,在老板眼里竟然成了「没有创新」。

他想说,正是因为自己的专业坚持,公司才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正是因为自己的用心教学,才有那么多学员真正受益并推荐朋友来学习。

但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林小雅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那种标志性的甜美笑容。

「李总,王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了。」

「我刚路过,听到你们在讨论工作。」

王建明心里一沉,他知道林小雅肯定听到了刚才的对话。

「没事,我们正在聊你的项目呢。」

李总的语气立刻缓和了下来。

「老王刚才还在夸你的工作成果。」

林小雅看了一眼王建明,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

「王老师真是为公司操心呢。」

「不过时代确实不同了,现在的培训行业已经彻底互联网化了。」

「王老师,我理解你的担心,但是请相信专业。」

「我们做的每一个承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完全符合市场规律。」

「对对对。」

李总连连点头。

「小雅的专业我是完全信任的。」

「老王,你要学会拥抱变化,多向小雅学习。」

王建明站在那里,感觉自己像个多余的人。

他想再说些什么,但林小雅接下来的话彻底堵住了他的嘴。

「其实李总,我一直想和您汇报一下下一步的计划。」

「通过进一步的课程体系升级,我们还能实现更大的业绩突破。」

「不过这需要对整个培训理念进行彻底革新,可能需要更大的决策权限。」

李总的眼睛都亮了。

「好!小雅,你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说。」

「老王,你要全力配合小雅的工作。」

从李总办公室出来,王建明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

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老板的信任。

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正在被一步步排除在公司的核心决策之外。

这种变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变得越来越明显。

以前,所有重要的课程设计都要经过王建明的审核,现在,林小雅开始直接向李总汇报,绕过了他这个资深讲师。

更让他难受的是,同事们对他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茶水间,王建明亲耳听到了同事们的议论。

「听说小雅又要推出新的爆款课程,真是厉害。」

「是啊,还是年轻人有想法。」

「老王确实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人家小雅是网红出身,天生就懂流量运营。」

「老王这些年就是太传统了,难怪李总现在更信任小雅。」

王建明端着水杯,僵硬地站在那里。

这些和他共事多年的同事,以前遇到课程问题都会来请教他,现在却在背后这样议论他。

更让他寒心的是,其中有几个人以前和他关系还不错,经常一起讨论教学方法,互相分享行业经验。

看到王建明出现,茶水间里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几个同事尴尬地笑了笑,匆匆离开了。

只剩下王建明一个人站在那里,手中的水杯微微颤抖着。

那一刻,王建明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人情冷暖。

在职场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成绩和热度决定一切。

当你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围着你转。

当你被边缘化的时候,连以前的朋友都会对你避而远之。

更让他愤怒的是,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林小雅在做什么,不知道那些所谓的「爆款课程」背后隐藏着什么问题。

他们只看到了表面的数字,就盲目地崇拜和追捧。

但王建明也明白,他现在已经没有话语权了。

任何质疑都会被视为「嫉妒」和「落伍」,任何警告都会被当作「不专业」的表现。

他就像一个被困在玻璃房子里的人,眼睁睁地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却无法发出任何有效的声音。

那天晚上,王建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夜景,心中满怀愤怒和无奈。

十年的培训生涯,让他第一次感到如此孤立无援。

04

接下来的两个月,王建明学会了一个新的生存技能——沉默。

他不再试图提醒任何人风险,不再质疑林小雅的任何决定,甚至开始主动配合她的工作要求。

表面上看,培训中心的工作关系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林小雅对他客气了一些,同事们也不再背后议论,李总偶尔还会夸他「适应能力强」。

但王建明心里清楚,这种平静是以彻底放弃自己的教育理念为代价的。

每当他按照林小雅的要求修改课程内容时,每当他看着那些夸张的课程承诺时,他都感觉自己在背叛着什么——背叛那个初入行时立下的誓言,背叛那个坚持了十年的教育初心。

这种内心的煎熬比公开的冲突更加痛苦。

至少在冲突中,他还能为自己的理念而战。

而现在,他只能像个提线木偶一样,按照别人的意志行动。

然而,命运似乎注定不会让他平静下去。

那是十一月的一个周五晚上,公司组织了年终总结聚餐。

地点选在附近一家高档餐厅,几乎全公司的人都参加了。

王建明本来不想去,但李总特意说了「培训中心全员参加」,他也只好硬着头皮出席。

聚餐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李总站起来致辞,重点表扬了林小雅这几个月的工作成果。

「通过小雅的努力,我们公司在课程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计全年营收将突破千万大关。」

「这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力量,这就是流量时代的价值!」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王建明坐在角落里,机械地鼓着掌,心情复杂得无法言喻。

酒过三巡,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林小雅端着酒杯走到王建明身边,脸上挂着那种让人不舒服的笑容。

「王老师,来,我们喝一杯。」

林小雅举起酒杯。

「感谢你这段时间的配合和支持。」

王建明勉强笑了笑,和她碰了碰杯。

他以为这就结束了,但林小雅显然还有话要说。

「说实话,刚开始我还担心和王老师合作会有困难,毕竟理念差距比较大。」

林小雅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的同事听到。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王老师真是公司的老黄牛,虽然创新思维一般,但胜在经验丰富。」

「在我们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像王老师这样的人也是很珍贵的,毕竟总需要有人来做执行层面的工作。」

周围的同事都笑了起来,有人还附和道。

「对对对,老王确实很有经验。」

但王建明听出了这些话背后的含义——他被定义为一个「没有创新思维」但「胜在经验丰富」的执行者,这种评价听起来像是夸奖,实际上是一种温和的羞辱。

更让他愤怒的是,林小雅说这番话的时机和场合。

在所有同事面前,用这种看似客观实则居高临下的语气来「评价」他,这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打击。

王建明感到血液在血管里沸腾。

几个月来积压的愤怒、委屈、不甘在这一刻全都涌了上来。

他放下酒杯,抬起头看着林小雅,声音冷得像冰。

「经验总比投机强。」

「有些成功,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餐厅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王建明和林小雅身上。

林小雅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她显然没有想到王建明会在这种场合公开反击。

但她很快就恢复了镇定,甚至笑得更加灿烂。

「王老师说得对,经验确实很宝贵。」

「不过我相信,传统经验和创新思维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找到平衡点。」

「是吗?」

王建明的声音依然很冷。

「那就希望你的创新是可持续的。」

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意识到,王建明不仅仅是在回应林小雅的「夸奖」,而是在公开质疑她的工作方式。

空气中弥漫着尴尬和紧张的气息。

李总咳嗽了一声,试图化解尴尬。

「好了好了,我们都是为公司好。」

「来,大家继续喝酒。」

但王建明知道,伤害已经造成了。

他看到林小雅眼中闪过的寒光,看到同事们异样的眼神,也看到李总脸上一闪而过的不悦。

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冲动可能会让自己付出更大的代价。

果然,从那天开始,王建明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林小雅开始有意针对他。

她会在各种场合暗示王建明「思维保守」、「跟不上时代」,会在工作中故意给他安排一些边缘性的辅助工作,还会在汇报时特意强调某些项目「不需要王老师参与」。

更严重的是,李总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以前,李总至少还会在表面上尊重他的资历和经验。

现在,他开始公开表达对王建明的不满。

「老王,我觉得你最近的工作状态有问题。」

在一次单独谈话中,李总毫不客气地说道。

「你似乎对公司的新发展方向有抵触情绪。」

「我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

王建明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在暗示他,如果再不配合,就可能面临被辞退的风险。

那天晚上,王建明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工作,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

十年的培训生涯,难道就要这样结束吗?

他是应该继续忍气吞声,彻底放弃自己的教育理念,还是应该坚持到底,哪怕为此付出失业的代价?

就在他收拾桌面准备下班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发现改变了一切。

在整理林小雅交给他的一份学员反馈汇总时,王建明发现了一张夹在文件中间的纸条。

那是一份来自某律师事务所的咨询记录,上面的内容让他心跳加速——

那是一份关于「知识付费虚假宣传集体诉讼」的法律意见书,内容涉及如何应对学员因课程效果不达预期而发起的维权行动。

而且,意见书中明确提到了几种将被重点追究的宣传方式,其中有几项与林小雅正在推广的课程完全吻合。

王建明的手在颤抖。

这份文件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林小雅的资料中,也不知道她是否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这份意见书是真的,那么公司很可能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更可怕的是,根据意见书的内容,一旦有学员发起集体诉讼,不仅要退还全部学费,还要承担巨额的赔偿责任,甚至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王建明意识到,他手中掌握的,可能是改变一切的关键信息...

王建明紧紧握着那份法律意见书,心中涌起了复杂的情绪。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