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9月,傅作义占领张家口后,一时得意,让自己的高级秘书阎又文写一封致毛泽东的公开信。
阎又文一口答应,回家后开始左右为难起来。
他是周恩来安排在傅作义身边的红色特工,要是写这篇文章,就是在骂自己的组织,骂自己的领袖;不写的话,这是分内的工作,无法拒绝。
阎又文紧急联系了唯一的上线王玉,王玉马上汇报给周恩来。
周恩来又请示毛泽东,主席听后一乐,和周恩来商量道:“这篇文章要写得傅作义和他的官兵兴高采烈,让我们的指战员看了恨不得在战场上把傅作义和他的军队吃掉!”
![]()
周恩来很快回复了阎又文:“要骂就骂得狠一些,要能够激起解放区军民的义愤,能够导致傅作义狂妄自大。”
阎又文收到指示后,走访了傅作义的一些高级将领,很快就写好了这封公开信。他将写好的手稿交给傅作义,这篇檄文言语犀利,傅作义非常满意。
9月20日,这篇名为《致毛泽东的公开信》刊登在了部队机关报《奋斗日报》之中。
国民党南京《中央日报》全文转载。
毛泽东看了之后,马上要求延安的《解放日报》全文转载,说是要“奇文共赏”。
阎又文因为这篇广为人知的文章更好地掩饰了自己的身份,文章被群众传阅后,也达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预期的效果和影响。
阎又文是山西万荣县人,与傅作义是同乡。
1937年,阎又文从山西大学法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在薄一波和彭雪峰等人的影响之下投笔从戎,历经艰辛赶往延安。
![]()
1938年,阎又文加入共产党,中共中央特派员潘纪文秘密发展阎又文到傅作义的身边担任政治部主任。
文笔锐利、才华出众的阎又文很快得到了傅作义的赏识和重用,不到一年,傅作义亲自命令阎又文担任他的私人秘书。
此时的傅作义是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1939年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后,傅作义无奈将身边各军政机构之中的中共党员全部送回延安,潘纪文也被“礼送”回去。
当时事态紧急,潘纪文没有机会和阎又文秘密见面,为了保住阎又文的潜伏身份,潘纪文也没有托人给他留下什么话,阎又文从此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整个抗战期间,阎又文谨慎遵守党组织长期潜伏的纪律,积蓄力量,身份一直没有暴露,静待组织与他联系。
人们都知道傅作义的“左右手”,一个是阎又文,一个是王克俊。
戴笠调查过阎又文,知道他曾经加入过共产党,为此,他专程上报蒋介石,受蒋介石的命令给傅作义发过一份电报,说他身边有共产党,明确点出了阎又文的名字,说是要让阎又文到重庆“受训”。
阎又文如果这一去肯定回不来了,傅作义非常相信阎又文,向蒋介石保证阎又文不是共产党,阻拦他去重庆。
1945年抗战结束,国民党准备发动内战,中共急需获取傅作义部队的真实情报。
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决定启用这条“高级内线”,秘密派遣王玉前往正在绥远的傅作义部队之中,目的就是要寻找已经潜伏7年之久的阎又文。
组织提醒王玉,阎又文已经失联7年,现在有可能已经变节,一定要摸清楚他的思想情况。但依照同志们对阎又文的了解,他忠于信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不然组织也不会第一时间想起来联系他。
王玉化装成皮货商来到了包头,用“张治公”这个名字寻找弟弟“张治忠”。王玉在老乡薛起路的引荐下见到了阎又文,当时阎又文正在办公室之中,里面还有好几个人,王玉只得按照“找弟弟”的说法和阎又文说了一遍。
![]()
阎又文上下打量了王玉,他不记得部队里面有这号人,随口应答了几句,就继续自己的公务了,王玉只好无功而返。
几天后,王玉带着礼品来到阎又文家中拜访。
阎又文的卫兵拦着不让他进,王玉正在愁眉不展之际,看到了正在门外的阎母。他向阎母哭诉母亲已经因为弟弟失去消息哭瞎了眼,阎母同情他的遭遇,就将他带进了家。
阎又文这次见到王玉时已经对他产生了怀疑,当着阎母的面,王玉只能点头哈腰,絮絮叨叨说着想要找弟弟的事情。
王玉见阎又文的神情已经明显不耐和排斥,如果现在不直接公布自己的身份,下次再想见阎又文就没这么容易了。
等到阎母离开,王玉严肃地询问阎又文是不是山西荣河人,是否是山西大学毕业的。
阎又文点头称是,王玉立刻告诉阎又文,他是延安派来和阎又文联系的。
阎又文一脸不可置信,随即激动地站起身,热情握住王玉的手:“多少年过去了,我总盼着这一天啊!”
此后,阎又文将王玉安排进自己开的一家布店之中,此后这里就是我党的秘密联络点。
中央需要掌控的军事和政治情报,以及傅作义和蒋介石之间的联系,阎又文都能准确掌握,及时送达。
阎又文上线王玉的直接汇报人为中央情报部一室主任罗青长同志,再上级就是李克农同志。
![]()
中央对于这条高级内线的关注和保护是非比寻常的,这也是阎又文能够长期安全潜伏的重要原因。
因为深得傅作义的信任,阎又文屡屡升职,担任十二战区政治部副主任,上校军衔。
傅作义所有的军事机密几乎都不会对阎又文隐瞒,阎又文负责他所有演讲稿和电报文件的起草工作,傅作义主持的重要会议,也是阎又文负责记录的。
傅作义也没有想到,这个最为了解他想法的人,竟然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
1947年,傅作任“剿总”总司令,率部镇守北平。周恩来下令立刻与阎又文联系,一定要摸清楚傅作义的政治动向,以便中央制定对策。
王玉再一次来到北平,阎又文为他办了一个《平明日报》记者的假身份。《平明日报》是华北“剿总”机关报,报社里面潜伏着20多名中共地下党员。
![]()
每周六,阎又文会主持中外记者招待会,王玉都会拿着记者证来参加。他经常晚上拎着大包小包的高级礼品前往阎又文家中拜访,和阎又文交流情报,阎又文的家人们都以为王玉是一名商人。
阎又文与王玉,彼此之间都是以表兄弟相称的。有的时候阎又文实在抽不开身,也会找靠得住的同志给他送去情报。
此时的北平看起来是傅作义的天下,其实城内潜伏着3000多名地下党员,外围人员已经超过了5000人。他疼爱的女儿傅冬菊,也是其中一员。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胜局已定,李克农下令罗青长联系王玉,要求阎又文在两个星期之内拿到傅作义的作战计划。
此时北平城之中到处都是国民党的特务,王玉在他们的眼皮子地下找到了阎又文,他已经做好了随时被捕的准备,李克农叮嘱他,只要不落到军统和中统手中,傅作义的特务是不敢杀你的,但无论如何都不要暴露阎又文,即便牺牲性命。
仅仅一个星期,阎又文就已经拿到了傅作义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且安全送走了王玉,李克农很快收到了情报。
傅作义还没来得及向蒋介石汇报他的计划,毛泽东那边已经知晓了。阎又文的这份情报成了平津战役大胜的关键,毛泽东当即决定决战方向转移到华北战场,断了傅作义原定逃跑的道路。
傅作义没了后路之后就开始摇摆不定,派遣代表出城与解放军秘密谈判。蒋介石也如热锅上的蚂蚁,几次三番派人找傅作义,要求他立刻南撤。
在此关键时刻,王玉第三次来到了北京,为阎又文下达新任务:争取傅作义起义。
![]()
1949年元旦,傅作义心如乱麻,新年根本让他看不到新希望。阎又文向中央送来了新年礼物——《北平城防方案》和《北平城垣作战计划》。
中央仔细分析这两份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知晓傅作义现在已经开始动摇。掌控了对方的思想状况后,毛泽东发表了一篇时局分析,直接击中了傅作义的痛点。
阎又文拿着毛泽东这篇文章,向傅作义解读,分析利弊,施加压力。傅作义也有自己的固执,他坚持道:“我死也不能败在青年娃娃手里。”傅作义所说的青年娃娃指的就是聂荣臻和林彪。
阎又文每天都会给王玉写一份报告,汇报傅作义的动态。这些报告直接上报中央社会部,中央随时掌控傅作义的情况,以改变策略。
傅作义也在考虑南撤和蒋介石汇合,阎又文连忙劝他:“我们不是蒋介石嫡系,投靠蒋介石绝非上策。再说,华北都丢了,老蒋怎么可能放过你。”
2月23日,中共党中央公布了以蒋介石为首的43名一级战犯,傅作义的名字也在其中。
傅作义竭力保持的淡定沉着彻底没有了,他情绪激动,一下子扫落了桌上的茶杯,自言自语道:“完了,一切政治生命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