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波兰宣布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仅仅是两周时间前,波兰因为俄白的一次军演感觉到本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于是选择关闭口岸表示抗议,但因为中国做了一个决定,让波兰意识到自己再不松口撤回之前的命令,手中的饭碗就要端不稳了。
![]()
波兰关闭口岸
在9月12日的时候,波兰政府因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旁边搞了一场名叫“西方-2025”的大规模联合军演,觉得自家安全受到了威胁,就把所有通往白俄罗斯的公路和铁路口岸都给关了。俄白两国表示这次演习是为了“检验联合防御能力和保障联盟国家军事安全”。
演习地点主要在两国境内的训练场,以及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海域。有意思的是,他们还邀请了包括欧安组织成员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代表来看,说是为了“提升透明度”。虽然俄白都说演习不针对第三方,但周边一些北约国家还是很警惕,除了波兰外拉脱维亚也关闭了东部毗邻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领空至少一周。
与此同时,北约也没闲着,波兰和盟友启动了“钢铁捍卫者”演习,约3.4万名官兵参演,罗马尼亚也有北约部队进驻。波兰内政部长马尔钦·凯尔温斯基表示,口岸只有在政府确信“波兰公民的安全得到充分保障”时才会重新开放。
![]()
中欧班列的意义
波兰此次关闭边境不仅限于公路,也包括铁路口岸,中欧班列自然是受到了影响,中欧班列对中国意义重大,像重庆这样的内陆城市也能高效便捷地把电子产品等货物卖到欧洲,运输时间缩短到16天,成本只有空运的五分之一。它给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武汉这些内陆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帮助它们从“内陆腹地”变身成为“开放前沿”。
同样在波兰,罗兹、斯武比采等城市因为班列而发展成为新兴的物流枢纽,为当地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在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吸引了超过100家物流和贸易企业入驻,为这个老工业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超过2万个就业机会。
波兰的口岸一关,好多列车就堵在白俄罗斯那边了,据说大概有300列火车动不了,上面装着电子产品、汽车零件、光伏板这些货,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运输成本噌噌往上涨了超过15%。
![]()
波兰自己也难受,边境口岸所在的地区,很多老百姓是靠口岸吃饭的,比如做物流、开餐馆、搞服务业的。口岸一关,好多当地人就没活儿干了,收入也受了影响。波兰的运输物流企业更是着急,有不少波兰的卡车当时还留在白俄罗斯境内回不来,生意受到很大干扰。
中国开通北极航行
就像当年因为丝绸之路被阻断,我们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一样,9月22日,中国正式开通了全球首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以往从中国的上海或宁波港到欧洲的荷兰鹿特丹港,如果走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大约需要 40天左右,但走这条新的北极航线,只需要18天就能到达,足足省了20多天!
![]()
这对波兰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这条新航路的开辟,就意味着中欧班列的重要性降低,如果波兰还要堵着关口不开放,久而久之中欧班列就会边缘化。于是在第二天也就是9月23日,波兰就宣布将于9月25日凌晨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
如果只是光速滑跪,确实是太难看了,于是波兰在宣布重新开放边境的同时,也对中国提了一个要求,希望中国能够利用其对俄罗斯的影响力,说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乌冲突中停战。波兰方面的一些人认为,“若无中方支持,俄罗斯难以持续作战”,因此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去劝说普京。
![]()
这其实也反映了部分欧洲国家的一种看法,即希望中国在解决俄乌冲突中扮演更积极的“调停者”角色,甚至承诺若中国能做到“整个欧洲将感恩戴德”。
对于这类要求,中国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中国始终坚持中立原则,主张劝和促谈,但反对无端指责和“道德绑架”。中国外交部此前也多次表示,中国不是俄乌冲突的制造者,也不会对冲突双方强加中国的意志,而是积极与世界各国保持沟通,共同寻求解决国际问题的方案。中国与俄罗斯保持正常的经贸往来,并不意味着中国会介入或影响俄罗斯的军事决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