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9月中旬的一个夜晚,重庆市涪陵区新妙镇杰勋广场上一派熙攘景象。华灯初上,买卖声和锅铲声此起彼伏,孜然与花椒的香气在空气中碰撞。一股熟悉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老板,打扰一下,请把员工健康证和今天的进货票据拿出来。”喧闹中,涪陵区新妙镇市场监管所所长陈静波带着4名同事走进广场上的一家火锅店。
“这批桶装啤酒还有28天到保质期,建议立即与供货商联系调换,同时建立临期食品台账。”陈静波对店老板王某说。“马上落实,解决好再下班。”王某连连点头。
在广场旁一家售卖烤羊肉串的摊位,执法人员发现一盆孜然粉敞口摆放,当即要求商户将盛放器皿更换为带盖的不锈钢盒,还向商户示范“随手盖”动作:“别小看这一盖,盖住的是安全,也是口碑。”
9月初以来,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启动“夜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区17个市场监管所同步启动“白+黑”模式:白天进行“拉网式”备案,逐户建立“夜市档案”;夜晚开展“突击式”抽检,锁定“三高”区域——高校周边、高密度小区、投诉高发点位。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围绕经营主体资质、食材采购贮存、加工制作过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坚持“零容忍”态度,现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经营单位限期整改到位。
截至目前,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检查夜市烧烤店、串串香、火锅店等食品经营主体780户次,发现并责令限期整改食品安全隐患28个,对5户违法经营主体实施行政处罚。
“处罚不是目的,规范才是根本。”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凤驰表示,接下来该局将持续规范夜市食品经营秩序,每月发布“夜市红黑榜”,对连续两次上黑榜的商户实施“熔断”机制,暂停其夜市经营资格。“我们要守住辖区夜市的烟火气,更要让这团烟火气升腾得更安全、更持久。”陈凤驰说。
□文光辉 张渝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