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秦汉时期为对付匈奴常在边关种榆树,是为何?事实证明手段真高明

0
分享至

提起古代军事防御,大家都知道万里长城,可有多少人知道秦汉时期还有一道"绿色长城"?没错,就是边关种植的成片榆树林。

这些看似普通的树木,竟然成了对付匈奴铁骑的秘密武器。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几代君王都把种榆树当成边防大计,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军事智慧?

说起秦汉对付匈奴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刘邦那次差点丢了小命的亲征。

公元前200年,刚刚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意气风发,听说匈奴冒顿单于正在攻打韩王信,立马决定御驾亲征。

这位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皇帝,骨子里还带着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刘邦带着32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北进发,心里想着这次一定要给匈奴一个教训。

谁知道冒顿单于可不是省油的灯,这位草原上的雄主早就设下了圈套等着他。

匈奴人故意示弱,让刘邦看到的都是些老弱病残的士兵和瘦马,刘邦还以为匈奴不堪一击呢。

结果到了白登山,40万匈奴精锐突然从四面八方杀出来,把刘邦和他的军队团团围住。

这下刘邦傻眼了,匈奴骑兵来如风去如电,汉军根本追不上,只能被动挨打。

更要命的是,匈奴人太熟悉这片土地了,什么时候起风,什么时候下雪,哪里有水源,哪里是死路,他们都一清二楚。



刘邦被围了整整七天七夜,粮食快吃完了,士兵冻得直哆嗦。

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亏得谋士陈平想出个计策,派人去贿赂冒顿单于的老婆,这才侥幸逃出生天。

回到长安后,刘邦是又气又怕,明白了一个道理:匈奴之所以厉害,除了骑兵强悍,更重要的是他们占了地利。

从那以后,刘邦再也不敢小看匈奴了,开始琢磨怎么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既然正面硬刚打不过,那就得想办法把匈奴的地理优势给抵消掉。

榆树这东西,在普通人眼里就是再平常不过的树木,可在军事家眼里,它简直就是天然的多功能武器。

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榆树?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榆树的生命力特别顽强,不管是插种、嫁接还是扦插,成活率都很高。



一个普通士兵一天就能种下几百棵,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这对于大规模推广来说太重要了。

更关键的是,榆树长得快,三五年就能成林,不像其他树木要等个十几二十年才有用。

这些榆树林一旦成型,作用可就大了。

匈奴人最擅长的就是夜袭,他们的马蹄包着毛毡,悄无声息地就能摸到汉军营寨跟前。

可有了榆树林就不一样了,树叶一碰就响,比什么哨兵都管用。

匈奴骑兵想要偷袭,必须先穿过这片"天然警报器",汉军早就有防备了。

榆树的叶子和果实还能当粮食吃。



榆钱这东西虽然不算什么美味,可关键时候能救命。

榆树皮晒干了磨成粉,既能充饥又能止血,比纱布还好用。

树枝砍下来可以喂马,木材砍了能盖房子搭瞭望台,烧火取暖更不在话下。

一棵榆树就是一个小型后勤基地。

最妙的是,榆树能防风固沙。

北方的风沙大,匈奴人习惯了,汉军可受不了。



有了榆树林挡着,汉军的驻扎条件改善了不少,战斗力自然就上去了。

说到边关种榆树这个策略,真正的始作俑者是秦朝大将蒙恬。

这位出身名门的将军可不是只会打仗的武夫,他的眼光看得远着呢。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马把目光转向了北方的匈奴。

他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上,不光要打败匈奴,更要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蒙恬接到任务后,没有急着和匈奴硬碰硬,而是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势。

匈奴人的优势很明显:骑兵机动性强,对地形熟悉,能够充分利用风沙、严寒等恶劣天气条件。

汉军的劣势也很明显:步兵为主,对北方环境不适应,后勤补给困难。

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光靠硬打是不行的,必须改变游戏规则。

蒙恬想出的办法就是大规模种植榆树。

他把30万大军分成若干个小分队,每支分队负责一段边境线,除了日常训练和巡逻,主要任务就是种树。



这些久经沙场的士兵起初还不理解,心想我们是来打仗的,怎么成了种树的了?

蒙恬给士兵们解释:今天种下的每一棵树,将来都是保护你们生命的屏障。

匈奴人最怕的就是失去突袭优势,一旦他们不能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发动攻击,优势就会向我们倾斜。

这个计划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从今天的内蒙古一直到甘肃,数千里边境线上都在同时种植榆树。

每个士兵都有种植指标,每个军官都要检查种植效果。

蒙恬还专门制定了奖惩制度,种得好的有奖赏,种得差的要受罚。



可惜蒙恬的宏图大业还没完全实现,秦朝就灭亡了。

秦二世胡亥听信赵高谗言,赐死了蒙恬。

这位有远见的将军到死都在为边防大业操心,临终前还在嘱咐手下要继续种树。

蒙恬死后,他种下的榆树并没有消失。

这些生命力顽强的树木在北方的土地上扎根发芽,慢慢长成了一道道绿色屏障。

汉朝建立后,虽然一开始采取和亲政策,可种植榆树的传统却保持了下来。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朝廷虽然对匈奴采取守势,可边防建设从来没有停止过。

那些驻守边关的将士们,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种植榆树依然是重要任务。

他们不知道这些树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只是默默地种着、护着。

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枯燥。

很多士兵种下榆树苗的时候还是小伙子,等到树木成林,人已经变成了老兵。

有的士兵退役回乡了,有的士兵牺牲在戍边路上,可那些榆树还在那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些默默无闻的榆树林终于迎来了它们的高光时刻。

经过几十年的生长,原本稀稀拉拉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了茂密的森林。



从空中俯瞰,整个北方边境就像被一道绿色的城墙保护着。

这道绿色长城的作用开始显现。

匈奴人发现,他们以前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夜袭,现在变得困难重重。

一碰到榆树林就会发出声响,根本无法隐藏行踪。

他们不得不改变战术,更多地采用正面冲锋的方式,这正好落入了汉军的陷阱。

刘彻登基的时候,大汉王朝已经休养生息了几十年。

国库充盈,人口增长,军队实力大大增强。



更重要的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那道绿色长城已经初具规模。

汉武帝觉得时机成熟了,该向匈奴发起反击了。

汉武帝这个人,骨子里就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从小就听说爷爷刘邦在白登山被围的屈辱,看着每年要向匈奴送去大批财物的和亲条约,心里憋着一股劲。

现在条件具备了,他要把这几十年的账一起算。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遣卫青率军出击匈奴,这是汉朝第一次主动向匈奴宣战。

卫青这一仗打得很漂亮,不光收复了河南地,还俘虏了大批匈奴人。



更重要的是,汉军发现那些榆树林真的管用了。

以前匈奴人总是能够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和地点发动攻击,现在不行了。

榆树林像一张张大网,把匈奴骑兵的活动范围限制住了。

他们要么绕远路,要么正面强攻,无论哪种选择都让他们失去了主动权。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的两次河西之战更是把榆树林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这位年轻的将军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让匈奴人尝到了有家难回的滋味。



匈奴人哀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他们不知道的是,真正让他们失去优势的,还有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榆树林。

汉武帝看到战果这么好,更加坚信当初种植榆树的决策是正确的。

他下令在新占领的土地上继续种植榆树,要让这道绿色长城越来越长,越来越厚。

匈奴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最终会败在几棵树上。

从冒顿单于开始,匈奴就凭借着骑兵优势和地理优势称霸草原,中原王朝在他们面前总是显得被动。

可现在情况变了。



匈奴的军事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机动性和突然性。

他们的骑兵可以快速集结,选择最薄弱的地方发动攻击,打完就跑,让敌人防不胜防。

他们还特别善于利用天气条件,比如在风沙天气或者月黑风高的夜晚发动偷袭。

可榆树林的存在彻底改变了这种格局。

匈奴骑兵想要发动突袭,就必须穿过这些树林,可树叶的响声会暴露他们的行踪。

他们想要绕过树林,就要多走很多冤枉路,失去了快速打击的优势。

他们想要正面强攻,又不是汉军的对手。



更要命的是,这些榆树林还改变了局部的气候条件。

原本风沙漫天的边塞,有了树林的遮挡,环境变得相对温和了一些。

汉军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匈奴人引以为豪的环境优势也消失了。

匈奴的首领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发现,汉人不光会修长城,还会种树,而且这些树的杀伤力一点不比长城差。

可是他们能怎么办呢?难道派人去砍树?那样只会暴露更多的兵力,得不偿失。

伊稚斜单于时期,匈奴人尝试过几次大规模的反扑,想要摧毁那些榆树林。



可他们很快发现,这些树已经不是刚种下时的小树苗了,而是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的大树。

想要砍倒它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本不现实。

面对这种局面,匈奴人只能被迫改变策略。

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骚扰边境,而是更多地向西迁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这正中汉武帝的下怀,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秦汉种植榆树对付匈奴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深刻的军事思想。

这不是简单的以暴制暴,而是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力量对比。

古代军事家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兵不在多而在精,谋不在险而在远。



蒙恬、汉武帝他们选择种植榆树,看似是个笨办法,实际上却是最聪明的做法。

因为这种方法不光能够削弱敌人的优势,还能增强自己的实力,而且一旦形成规模,效果是持久的。

这种思路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面对复杂的挑战,有时候正面硬刚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改变游戏规则,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榆树林的成功还说明了另一个问题: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时间的积累。



从蒙恬开始种植榆树,到汉武帝时期发挥作用,中间隔了将近一百年。

如果没有几代人的坚持,这个策略根本不可能成功。

从秦始皇派蒙恬种下第一批榆树苗,到汉武帝时期榆树林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个过程跨越了将近百年时间。



看似柔弱的榆树,竟然成了击败草原霸主的利器,这确实是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往往不在于一时的英勇,而在于长远的眼光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WTT法国冠军赛:11月2日赛程公布!诞生2项冠军,王艺迪独闯4强

WTT法国冠军赛:11月2日赛程公布!诞生2项冠军,王艺迪独闯4强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02 06:26:03
法国冠军赛!爆大冷,女单4强出炉,国乒仅剩独苗,陈熠2:4被淘汰

法国冠军赛!爆大冷,女单4强出炉,国乒仅剩独苗,陈熠2:4被淘汰

知轩体育
2025-11-02 03:13:31
你见过最离奇的案件是什么?网友:我一个变态都觉得这些人太变态

你见过最离奇的案件是什么?网友:我一个变态都觉得这些人太变态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1 00:05:14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流苏晚晴
2025-10-31 20:55:43
皇马4-0瓦伦西亚,赛后评分:不是姆巴佩第一,皇马18号排第一

皇马4-0瓦伦西亚,赛后评分:不是姆巴佩第一,皇马18号排第一

侧身凌空斩
2025-11-02 06:00:57
美女打屁股大赛,火了

美女打屁股大赛,火了

微微热评
2025-10-08 22:10:24
WTT冠军赛:王艺迪3-0!1-6落后11-9逆转,横扫张本美和进4强?

WTT冠军赛:王艺迪3-0!1-6落后11-9逆转,横扫张本美和进4强?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2 04:22:57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2 00:05:02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史行途
2025-11-01 11:40:29
詹俊:英超最佳阵容不能选拉亚了;曼联边锋回防不够上周卖力

詹俊:英超最佳阵容不能选拉亚了;曼联边锋回防不够上周卖力

懂球帝
2025-11-02 01:55:10
0胜5负垫底!西部唯一全败的球队,最低票价4美元,这队彻底废了

0胜5负垫底!西部唯一全败的球队,最低票价4美元,这队彻底废了

球童无忌
2025-11-01 23:35:06
雷军“自杀式”公关,全网破防了!

雷军“自杀式”公关,全网破防了!

广告创意
2025-11-01 14:09:44
活久见!山东一租客租了17年房子,房东要卖房,租客说有她的一半

活久见!山东一租客租了17年房子,房东要卖房,租客说有她的一半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0-31 15:54:46
央视女主持王小骞分享矮小症女儿近况,注射2年激素后,11岁身高已长到150

央视女主持王小骞分享矮小症女儿近况,注射2年激素后,11岁身高已长到150

阿燕姐说育儿
2025-11-01 06:05:00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妙招酷
2025-10-29 00:22:47
莫迪发文表示哀悼

莫迪发文表示哀悼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01 21:27:06
一字之差,从总指挥长到指挥长,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字之差,从总指挥长到指挥长,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发生了哪些变化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1 14:44:54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通信老柳
2025-10-31 07:58:00
3I/ATLAS的亮度正在急剧上升

3I/ATLAS的亮度正在急剧上升

星空天文
2025-11-01 08:51:08
24GB+1TB!华为新机公布:11月18日,即将上市!

24GB+1TB!华为新机公布:11月18日,即将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34:52
2025-11-02 11:16:49
优趣纪史记
优趣纪史记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1548文章数 3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立方体奥德赛》史低折扣促销 我的世界进入太空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教育要闻

收藏!2026山东高考报名日程表!18日缴费!第7条公安类院校、专项计划特别注意!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