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通发话了,说华为Mate70“没用一件外国零件”,是“不尊重全球化分工”。
这话一出,网友集体笑出声:好家伙,前几天断我粮的人是你,现在说我“不合群”的也是你?
这就好比你去朋友家吃饭,人家热情招待,结果你转身在朋友圈发帖:“此人未采购我家超市食材,违背邻里共享精神。”
![]()
脸呢?
事情得从头捋。2019年,美国一纸禁令,把华为塞进“实体清单”,高通立马断供5G芯片。不是不想卖,是不能卖。那会儿华为想买,高通想卖,可华盛顿不让。
结果呢?华为的Mate、P系列一度只能用4G芯片,消费者抱怨,渠道商着急,高通倒是稳坐钓鱼台,一边吃着中国市场的饭,一边数着制裁红利的钱。
![]()
可谁也没想到,华为没倒,反而憋了个大的。
麒麟9020芯片横空出世,3D堆叠技术硬生生把性能拉进第一梯队;鸿蒙5.0系统彻底甩开安卓,11.9亿设备互联,连冰箱都能喊你起床。
Mate70一上市,单周卖了近60万台,黄牛加价都抢不到。这哪是“绝境求生”?这是“涅槃成神”。
![]()
现在高通急了,跳出来说:“你这不叫创新,叫封闭!”可问题是——当年谁把门关上的?
真正的全球化,是大家手拉手一起干活,你出技术,我出市场,他出人力,一起把蛋糕做大。可如果全球化变成“你必须买我的东西,我不卖你也没辙”,那这叫“霸权”,不叫“合作”。
华为不是没想过“全球分工”。早年高通芯片用得飞起,合作愉快得很。可问题是,人家说断就断,连个缓冲期都不给。逼到绝路,华为只能自己建产线、拉团队、搞研发。
五年时间,从芯片设计到系统生态,硬生生造出一条全自研链条。这过程有多苦?网上早传遍了:工程师睡实验室、全家搬进研发基地、孩子写作文说“爸爸住在公司”。
![]()
现在,人家电路板上的螺丝都是自己拧的,你倒来说人家“不合群”?合谁的群?合你一家独大的群吗?
更讽刺的是,高通自己去年还在财报会上“含泪呼吁”:希望恢复与华为合作。
为啥?因为中国市场太大,华为太强,他们怕丢了饭碗。可如今华为不靠你也能活,活得还比你好,你又跳出来指责“不尊重规则”——这不叫规则,这叫“双标”。
其实,华为从来没说要“闭门造车”。他们的5G专利还在和欧洲企业共享,鸿蒙生态也欢迎全球开发者入驻。但核心技术和供应链命脉,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不是偏执,是被现实抽过耳光后的清醒。
![]()
就像老话说的: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靠自己,才不会被卡脖子。
高通与其忙着指责,不如想想:为什么曾经的客户能自立门户?为什么中国消费者宁愿等半年也要买Mate70?是情怀?是爱国?不,是产品够硬。性能不输,价格合理,服务到位,谁不乐意支持?
全球化不是谁的单行道。你可以卖芯片,我也能做系统;你能搞生态,我也能建标准。今天的华为,不是在破坏全球化,而是在证明:中国企业不仅能参与,还能引领。
![]()
所以高通,别再演“受害者”了。真要讲全球化,那就拿产品说话。擂台上见真章,别在场外喊“他犯规”。毕竟,观众只认冠军,不认“前朝遗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