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你好,周信芳》专题讲座在东华大学举行,拉开了“《你好!周信芳》——纪念京剧大师周信芳诞辰130周年高校行”系列活动的序幕。
今年是周信芳大师诞辰130周年。周信芳先生是戏曲艺术的一代宗师、海派京剧杰出代表,他开创了文武兼备、风格刚健豪放的麒派艺术,极大地影响了近现代京剧的发展。此次高校行,旨在致敬大师、赓续文脉,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近青年,让麒派艺术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
此次高校行,一共推出了“一场巡展”、“一场名家讲座”、“一期艺术课堂”和“一门选修课”。
01
一次巡展
走入东华大学图文信息中心,纪念京剧大师周信芳诞辰130周年图片展吸引了不少师生在此驻足观看。二十六块展板,详尽地介绍了周信芳的生平故事和舞台艺术,全方位地展示了麒派艺术之源流和风采。
生平部分,分为南北求索、麒派渐成、傲骨凌寒、松心未凋、声遍九州五大板块,以珍贵的史料照片勾画了大师的艺术人生。
舞台艺术部分介绍了大师的十部代表作,从剧照中可以看到周信芳苍劲雄浑、扣人心弦的表演艺术。
![]()
![]()
02
一场名家讲座
9月23日晚,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著名麒派表演艺术家陈少云老师、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于同辉和艺术档案室档案员虞凯伊在东华大学图文信息中心第一报告厅为来自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戏曲爱好者们带来了《你好!周信芳》专题讲座。
![]()
![]()
![]()
讲座围绕京剧大师周信芳的艺术生涯及麒派艺术的特色展开。虞凯伊首先从“勇气”和“拥抱”两个关键词出发,为师生们描绘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周大师。
从创编《徽钦二帝》《明末遗恨》等“发民族之不平,歌人民之心声”的剧目,到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多元文化。周大师凭借着极度宽广的艺术视野和极强的人格魅力,游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铸就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
![]()
![]()
在“麒谈”环节,陈少云老师和于同辉以对谈的形式他们的从艺经历和与麒派结缘的经历。
于同辉分享了自己从小学戏的历程。“腿在墙上一耗就是40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坚守令师生们惊叹不已。谈及与麒派结缘的过程,于同辉说:“我迷恋麒派艺术,是因为其中的‘真善美’。”真,是对人物深入的理解;善,是人间美好情感的体现;对真和善的极致追求,成就了麒派艺术之美。
陈少云老师出身于梨园世家,父亲是武生演员,在学戏的过程中,对于“台下十年功”亦深有体会。他与师生们详细地分享了他在《狸猫换太子》中塑造陈琳这个角色的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在不同版本中角色处理的不同变化。几经打磨,这才最终铸就了这个被各个剧种争相翻排的“超级IP”。
此外,陈老师和于同辉还共同分享了师徒间的种种趣事,亦师亦友的深厚情感让人为之动容。
![]()
![]()
![]()
在互动环节,来自东华大学的京剧爱好者罗同学演唱了《穆桂英挂帅》选段。作为回礼,于同辉演唱了《打严嵩》选段,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讲座最后,东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特聘陈少云老师担任艺术顾问,并颁发聘书。
![]()
![]()
![]()
![]()
麒韵流芳,“京”彩不停。此次高校行将继续与东华大学合作推出京剧 Follow Me ——麒派名剧《萧何月下追韩信》选段的艺术课堂和一门文化艺术类选修课《京剧艺术初探》。从理论知识到艺术实践,以不拘一格的艺术活动,让麒派艺术可触可感,让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带来“可看、可听、可学、可感”的沉浸式美育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