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台湾花莲堰塞湖溢流致14人死亡,湖已形成2个月,为何不早处理?

0
分享至

据台媒报道,台风“桦加沙”带来暴雨,23日下午花莲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发生溢流,大水冲进光复乡,目前造成14人死亡,搜救仍在持续中。该堰塞湖已形成2个月,为什么不早做处理?

台湾那帮政客现在从上到下要么相互推诿,要么异口同声地说“桦加沙”是这场灾难的元凶,其实里头全是人祸的影子。



我们先来看现场是怎么说的。

花莲县灾害应变中心通报称,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因连日暴雨溢流,导致光复乡严重淹水,截至24日清晨7时,已造成14人死亡,多人失联,搜救仍在持续。

这里面地方部门到底是真忙,还是装忙?手法“高明”得很。台风还没登陆,外围环流刚起,雨势初现,他们还在开会讨论“是否启动二级应变”;等到湖水冲垮桥梁、淹没街区,居民爬上屋顶、紧抱电线杆求生时,才连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个时间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慢得离谱,拖得精准。



台媒航拍画面曝光后,整个光复乡有如海啸过境,农田水利会的监控显示,洪水灌入后,半个地区二楼以下全部泡在泥水中,车辆被卷走,房屋倒塌,有居民回忆:“水来得太快,根本来不及跑。”

看出问题来了吗?

一个高度约200米、湖面面积达140公顷、蓄水量高达9100万立方米的堰塞湖——相当于一座南化水库的规模,竟然在山上静静蓄水两个月!没人排险?没人引流?没人预警?没人疏散?

两个月!整整六十天!这不是隐患,这是明晃晃的“定时炸弹”!

那为什么偏偏是现在才出事?为什么这座湖能安然存在这么久,直到一场台风轻轻一推,就酿成灭顶之灾?



答案并不复杂:因为岛上的政客早就习惯了“等出事再处理”。

在他们眼里,只要没死人,就叫“可控”;只要没上新闻,就叫“没事”;只要没人问责,就叫“按程序走”。于是,监测数据成了档案柜里的废纸,专家预警成了会议纪要里的附录,民众反映成了“再观察一阵”。

可他们忘了,自然不会等人走完流程。

当暴雨持续注入,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它不是在“酝酿”,它是在倒计时!9100万立方米的水压在脆弱的土石坝上,一旦溃决,释放的能量足以摧毁整个下游聚落。这不是预测,是基本物理常识!

所以,这不是什么“天灾突发”,而是人祸累积到临界点后的必然爆发。

但有些人非要说是“台风太猛”,甚至说“这种地形没办法提前处理”——这种论调,要么是无知,要么是逃避。



你只要稍微查一下就会知道,堰塞湖从来就不是“无法处置”的难题。

从汶川地震后的唐家山堰塞湖,到云南怒江的多次险情处置,咱们内地早有成熟经验:卫星监测、无人机勘察、人工引流、爆破泄洪、紧急疏散……哪一步不是靠主动作为?哪一次不是抢在溃堤前动手?

甚至早在“桦加沙”到来之前,气象部门早已发布豪雨特报,山区土石流风险拉到最高级。这时候,哪怕只是提前开挖一条导流渠,哪怕只是组织低洼地带居民撤离,都能极大降低伤亡。

可现实呢?等来的不是行动,而是沉默;不是预警,而是观望。

所以,政客们会推诿、会辩解、会说“资源不足”“技术复杂”“需跨部门协调”——但这样的借口,长远来看,只会让湾湾民众对蓝绿都越来越失望。

一座水库要建,蓝绿势力都争着抢着,因为有大量甜头;可一座天然“水炸弹”悬在头上两个月,却没人敢拍板拆?这不是能力问题,是吃力不讨好的担当问题。

这次堰塞湖溃堤,不是一个意外,而是一个信号。它意味着“被动救灾”模式已经彻底失效,意味着“等出事再救”的老路走到了尽头。

它也提醒我们:自然灾害的杀伤力,往往被官僚主义的迟钝成倍放大。

岛上有些人总喜欢说,“湾湾的体制运行需要政治决策,不能乱来”。但这一次,之所以酿成惨剧,恰恰是因为——继续把政治乱斗看得比人命重,已经不符合最基本的责任伦理,也不符合岛民们最朴素的期待。

这不是谁的失误,而是惰性与麻木的产物。

堰塞湖不会说话,但它用14条人命喊出了最沉痛的质问:为什么两个月没人动我?



最后,需清醒认识到,单纯的灾后搜救难以挽回逝去的生命。最可怕的不是洪水来了,而是明明知道洪水会来,却没人去拆那根引信——尤其是,这次的出事也只是溢流,那个堰塞湖的危险并没有解除。

今后,湾湾这种“等出事再救”的思维惯性,会让更多隐患在沉默中发酵,直到下一次“恰好”一场台风或其他灾害,再来一次“惨痛教训”。

可生命,经得起几次“教训”?

在光复乡的泥泞中,泡着的不只是家具和车辆,还有岛民们对“安全”二字的信任。而以岛上目前这种出了事就政治挂帅的绿色恐怖气氛,我看是没什么指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巴基斯坦突然发出战争通牒,准备彻底消灭塔利班政权

巴基斯坦突然发出战争通牒,准备彻底消灭塔利班政权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0-31 15:16:12
浙江1米75男生只有110斤,反复腹痛一年被误会“装病”,医生凭一个细节揪出罕见病!

浙江1米75男生只有110斤,反复腹痛一年被误会“装病”,医生凭一个细节揪出罕见病!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2 06:05:42
埃尔多安当面质问默茨:德国难道看不到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行为?

埃尔多安当面质问默茨:德国难道看不到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行为?

环球网资讯
2025-10-31 09:09:42
“你问别人,我在上分”教授遭全场玩手机,5小时高铁换不来尊重

“你问别人,我在上分”教授遭全场玩手机,5小时高铁换不来尊重

小羽叨叨叨
2025-10-29 10:37:13
杭州、温州被纳入国家试点先行地区

杭州、温州被纳入国家试点先行地区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2 07:57:02
普里查德:我们被火箭打爆了,我不知道这比赛有什么值得总结

普里查德:我们被火箭打爆了,我不知道这比赛有什么值得总结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28
日本32岁女子涉嫌杀害21岁尼泊尔籍男友:作案后谎称男子自杀

日本32岁女子涉嫌杀害21岁尼泊尔籍男友:作案后谎称男子自杀

新京报
2025-11-01 12:20:14
苏超演绝了!南通重蹈世界杯强豪覆辙,泰州复制北京奥运一奇迹

苏超演绝了!南通重蹈世界杯强豪覆辙,泰州复制北京奥运一奇迹

全眼看体育
2025-11-02 08:33:35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君好伴读
2025-09-22 12:49:18
从“海燕”到“波塞冬”,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从“海燕”到“波塞冬”,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政知新媒体
2025-10-31 23:00:26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可乐谈情感
2025-11-01 08:49:47
倪妮方发声明回应王家卫录音内容,否认有“后台”“靠山”:已委托律师取证并追责;相关录音涉多位明星

倪妮方发声明回应王家卫录音内容,否认有“后台”“靠山”:已委托律师取证并追责;相关录音涉多位明星

大风新闻
2025-11-01 13:45:07
我是县财政局长,初恋调任县委书记,她将我调到落后的镇任镇书记

我是县财政局长,初恋调任县委书记,她将我调到落后的镇任镇书记

秋风专栏
2025-10-07 11:12:43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2 07:55:28
回来了,都回来了

回来了,都回来了

靴室笑谈社
2025-11-02 10:21:39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28 09:12:19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客户,章泽天穿四万香奈儿外套,刘强东满脸宠溺

刘强东带章泽天见客户,章泽天穿四万香奈儿外套,刘强东满脸宠溺

李博世财经
2025-11-02 11:23:14
43岁李娜现状:退役多年成富婆,儿女双全,越来越美丽了

43岁李娜现状:退役多年成富婆,儿女双全,越来越美丽了

大西体育
2025-11-02 11:28:03
统一台湾后,相较于洪秀柱马英九,此人更适合担任台湾省省长?

统一台湾后,相较于洪秀柱马英九,此人更适合担任台湾省省长?

通文知史
2025-10-15 21:00:03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管控!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管控!

凌风的世界观
2025-11-01 16:41:52
2025-11-02 12:39:00
之乎者也小鱼儿
之乎者也小鱼儿
激扬文字,直击心灵
449文章数 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孕期低糖控糖指南:科学饮食守护母婴健康的甜蜜平衡

手机要闻

销量同比增长100%,iQOO Neo11热卖背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