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汽车在官宣造车后迅速完成首轮融资,并在德国柏林附近选址建厂——据报道,新厂规模被披露约为特斯拉柏林工厂的1.2倍,这些动作显示出其海外制造与全球化路径的决心。
融资与资本面解读
从公开的消息看,追觅在9月12日宣布已完成首轮融资(具体金额未公开),资本动作意在支撑德国建厂与全球化布局。媒体普遍指出金额与投资方未披露,因此外界仍需观察后续资金链披露与续投节奏
![]()
创始人与公司近年通过回购集中股权,俞浩及公司两年内回购约50亿元以提升持股比例——这既能稳定创始团队控制权,也说明创始团队在资本运作上有较强介入意愿,但同时也带来短期财务压力与外部质疑。
德国建厂:战略机遇与现实考量
从新浪科技的消息看,追觅造车工厂正在的锅选址,预计会毗邻特斯拉的锅工厂所在地,并且面积会是特斯拉柏林工厂的1.2倍。德国制造能提升品牌背书,但同时意味着严格的质量、法规与人力成本考验。
![]()
选址靠近特斯拉、产能规划体量大,短期内要完成土地、许可、供应链落地与本地化管理团队组建,对项目交付节奏构成挑战;融资执行需与长期资本投入匹配,否则易出现进度滞后风险。
产品定位与时间表的可行性判断
从俞浩所发布的朋友圈信息可知,追觅旗下首款定位为“超豪华纯电”的车型已公布渲染图,且样车计划于今年年底在美国CES上展出。另有消息表明,该车型预计在2027年实现量产。然而,对于跨界进入该领域的企业而言,这一时间安排颇为紧凑,企业需同步攻克动力总成、底盘设计、轻量化技术以及整车验证等诸多复杂的工程技术难题。
![]()
打造一款“对标布加迪”的超豪华跑车,绝非仅仅克服工程难题那么简单,它更是一项关于品牌塑造与客户信任建立的长期事业。要知道,多数成功的超豪华汽车品牌,都是凭借数十年积累的精湛工艺以及稀缺且稳固的客户网络才得以立足。追觅若想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就必须拿出更为清晰明确的差异化发展策略与验证路径,以此消除市场的疑虑。
媒体与行业的多元观点
正面声音:有媒体认为追觅借助中国供应链与全球渠道可快速实现国际化落地,德国建厂显示出突破“国内-国际”边界的野心。
保守/怀疑声音:部分行业评论指出追觅仍缺乏整车交付的核心经验,且有观点质疑其“商业化路径是否足够清晰”(如“连PPT都没有”的舆论质疑与“卖车不易”的现实观察)。这些声音提醒项目需要更透明的技术路线、样车验证及量产节奏说明。
![]()
结论
追觅跨界造车动作迅猛,首轮融资与德国建厂规划彰显壮志。然而,从官宣到交付超豪华跑车,工程难题、合规门槛、品牌塑造等难关横亘在前。短期,建厂与融资带来一定助力;中长期,工程验证的精度、供应链本地化的效度、高端品牌运营的深度以及持续融资的力度,将决定其能否实现“对标布加迪”的宏伟目标。唯有迎难而上、全力攻坚,方能突围成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