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郑卫胜参加吉林省“918”事变爆发94周年纪念活动

0
分享至

本报讯(记者江润余)日前,南京市铜陵商会会员郑卫胜作为英烈后人受邀参加9月17、18日吉林省“9.18”事变爆发94周年纪念活动。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他姐姐郑卫芳再次作为英烈家属代表受邀现场观礼。

为了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讲清讲活讲好吉林故事,经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决定,现聘任郑卫胜等10位英雄烈士后人担任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共同参与展览陈列提升和历史传承工作。9月17日上午,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上,10位英烈后人怀着对先辈的怀念和敬意,光荣接过聘书。



在聘任仪式上,作为抗日英烈童长荣的外孙郑卫胜为大家讲述了英雄外公的故事。他说:虽然在南京工作34年,成为新南京人,但与吉林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羁绊。郑卫胜外公童长荣,1907年出生于安徽枞阳。14岁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求学,并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济南惨案爆发,外公领导中国留学生开展爱国运动,因此被日本当局逮捕入狱,两个月后被驱逐回国。回国后,他先后担任上海市沪中区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大连市委书记等职 。



(上图为郑卫胜在讲述外公童长荣的故事。)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响应党组织号召,奔赴东北抗战一线,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在东满,他深入群众,宣传抗日主张,组织和领导各族人民开展抗日斗争。他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四支反日游击队,使东满地区的党员人数一度发展到1200多人,占当时东北地区党员人数的一半以上。他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

1934年3月,在一次战斗中,身患重病的外公为了掩护战友,不幸腹部中弹。即便如此,他仍坚守在阻击敌人的第一线,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年仅27岁 。他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片白山黑水之间。



小时候,外婆常常给我讲述外公的故事。那些故事,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也是我人生的精神指引。外婆说,外公自小就心怀壮志,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离家投身革命后,便与家中断了联系,但他的信念从未动摇。外婆一生未再嫁,她守着那个家,守着对外公的思念,也守着他们共同的理想。

长大后,我踏上了追寻外公足迹的旅程。在吉林汪清县的大地,我看到了以外公名字命名的童长荣红军小学、童长荣大街、童长荣街道办事处、童长荣村、童长荣大桥等。这里的人们,从未忘记过他,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外公的精神。

受聘仪式结束后,10位英烈后人走进吉林省近现代史展,沉浸式回顾吉林大地的百年变迁。展厅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实物,静静诉说着烽火岁月的故事。

纪念系列活动,英雄烈士后人们来到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重走抗联路,追思先烈在战斗中勇猛顽强、冲锋在先的镜头,时时浮现在脑子里。18日上午,郑卫胜参加了吉林省国防教育月启动仪式和参观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下午,他参加了影片《731》放映活动。

郑卫胜字字铿锵有力的向媒体记者表示:“作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我将尽我所能,让更多人了解那些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

两天的纪念系列活动虽然落下帷幕,但英雄精神的传承从未停止。在吉林、南京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种子已深深扎根,英雄血脉在时光里永续,让红色精神在传承中闪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财经新报 incentive-icons
财经新报
友情协办:今日财富报社《今锐财经》
43640文章数 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