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去年领导妈妈过生日,我掏空家底凑了36888随礼,就盼着有朝一日能升职。
可是升职没等到,等到的是我儿子考上了北大!
我兴冲冲地邀请老板过来喝喜酒,谁知他竟然连面都没露?!
仅仅是派了个司机送来了个只有60块不到的文具盒!?
“孙总说了,给孩子学习用。”司机冷着脸扔下话就走了。
亲戚们在旁边嘀嘀咕咕,我只觉得脸都被打肿了。
直到半年后,一个信封和个小盒子送上门,老板写的字条让我直接懵了——
01
去年10月10日,张伟民永远忘不了那天。
下午,孙建国突然把他叫到办公室,脸上带着一丝不自然的笑。
“伟民,有件事想跟你说。”孙建国端着茶杯,转来转去没喝。
张伟民心里一紧,以为自己工作出了岔子。“孙总,您说。”
“下个月是我妈70大寿,想请你来热闹热闹。”孙建国语气轻松,但话里的分量让张伟民心跳加速。
领导亲自邀请他参加母亲的寿宴,这是什么信号?
张伟民在这家国企干了18年,从基层技术员一步步熬到技术科副科长。
孙建国是四年前调来的副总,两人工作上配合默契,但私下没太多交情。
“孙总,这太荣幸了……”张伟民有点犹豫。
“别多想,我妈见过你几次,说你这人踏实,特意点名请你。”孙建国笑呵呵地说,“地点在金龙大酒店,晚上六点。”
张伟民忙点头:“我一定到。”
回到家,妻子赵丽正在准备晚饭,听说这事,筷子停在半空。
“伟民,你觉得孙总为什么单独叫你?”赵丽皱着眉头,语气里满是怀疑。
“可能是老太太真觉得我踏实吧。”张伟民嘴上这么说,心里也在犯嘀咕。
“你傻啊!”赵丽放下筷子,瞪着他,“孙总来才四年,他妈能对你有什么印象?这肯定是他的意思!”
赵丽在信用社工作,见多了人情世故,脑子比张伟民转得快。
“那你觉得他想干啥?”张伟民试探着问。
“要么是真看重你,想拉近关系;要么是试探你,看你怎么表态。”赵丽分析得头头是道。
张伟民沉默了,脑子里开始盘算。
他在副科长位置上干了六年,眼看着比他年轻的同事都开始往上爬,他却没动静。
如果孙建国真是想拉拢他,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随礼多少合适?”张伟民小心翼翼地问。
“领导家的事,普通下属随个三四千就行,但这次是孙总亲自邀请,70大寿又是个大日子。”赵丽算了算,“至少得一万。”
一万!张伟民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夫妻俩月薪加起来才一万二,儿子张浩宇高三补课费和房贷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但这机会太重要了,张伟民不想错过。
“要不随一万二?吉利点。”张伟民咬牙提议。
赵丽想了想:“一万二少了,显得小气。得两万。”
“两万?!”张伟民差点跳起来,“咱们哪有这么多钱?”
“把定期存款取一部分。”赵丽语气坚定,“伟民,这可能关系到你的前途。”
张伟民心痛得像刀割,但还是点了头。
02
计划赶不上变化。
10月20日,离寿宴还有十天,孙建国的秘书小周打来电话。
“张科长,孙总让我通知您,寿宴改到11月5号了。”小周声音很客气。
“为啥改?”张伟民有点不高兴。
“孙总一个老朋友临时有事,赶不过来,老太太说要等他。”小周解释。
张伟民挂了电话,心里有点不安,但两万块已经准备好了,只能等着。
没想到,11月1日,小周又来电话。
“张科长,真不好意思,寿宴又得推迟,改到11月20号。”小周语气里带着歉意。
“又改?啥原因?”张伟民语气里有了点火气。
“孙总要去省里开个重要会,得好几天,老太太说寿宴得等儿子回来。”小周解释。
张伟民心里开始犯嘀咕,这么一拖再拖,到底啥意思?
赵丽听说后,脸色沉了下来:“伟民,我觉得不对劲。”
“哪不对劲?”
“正常人办寿宴,会这么三番五次改时间吗?”赵丽分析,“要么这宴会不重要,要么就是在试探你。”
张伟民心里一震,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
“那咋办?还去吗?”他问。
“去,必须去。”赵丽咬牙,“但随礼得加点,表明咱们的态度。”
“加多少?”张伟民声音都抖了。
“两万五。”赵丽斩钉截铁。
“两万五?!”张伟民差点晕过去,“咱们哪来的钱?”
“借。”赵丽眼神坚定,“我找我姐借五千,够了。”
张伟民心痛得说不出话,但还是同意了。
11月15日,小周第三次来电话。
“张科长,实在抱歉,寿宴又改了,定在12月5号。”小周的声音听起来很无奈。
“又改?!”张伟民火气上来了,“这到底还办不办?”
“老太太看了黄历,说12月5号是好日子。”小周解释。
张伟民挂了电话,气得差点摔手机。
赵丽冷着脸:“伟民,我看这事有猫腻。”
“啥猫腻?”
“要么孙总根本没把你当回事,随便敷衍;要么在考验你的耐心。”赵丽越说越觉得有道理。
张伟民沉默了,脑子里乱成一团。
“要不,再加点?”他试探着说,“既然要表态,就表彻底点。”
赵丽盯着他看了半天:“你疯了?再加多少?”
“三万六,36888,图个好彩头。”张伟民咬牙说。
赵丽倒吸一口凉气:“你真舍得?”
“我42了,再不搏一把,可能没机会了。”张伟民声音沙哑。
赵丽沉默了许久,点头:“好,那就36888。”
为了凑这笔钱,他们把存款全取了,还借了八千块。
03
12月2日,孙建国亲自打来电话。
“伟民,不好意思,折腾这么多次。”孙建国声音里带着疲惫,“我妈迷信,非要挑好日子。”
“孙总,您客气了,能参加老太太寿宴是我的荣幸。”张伟民赶紧表态。
“你这人就是实诚。”孙建国笑了笑,“对了,这次来的都是大人物,有省里的领导,还有几个大老板,你多留点心,可能对你有帮助。”
张伟民心跳加速,省领导?大老板?这机会太大了!
挂了电话,他激动得手抖,觉得自己这笔钱花得值。
赵丽却皱着眉:“伟民,36888在这种场合够吗?”
“不够?”张伟民愣了,“都三万六了!”
“你想想,省领导、大老板,他们随礼多少?”赵丽分析,“咱们这36888,怕是拿不出手。”
张伟民后背一凉,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
“可咱们没钱了。”他无奈地说。
“再借点。”赵丽咬牙,“我再找朋友借一万,凑够四万。”
张伟民心如刀绞,但还是同意了,最终定下36888的礼金。
12月5日,金龙大酒店。
张伟民穿着新买的西装,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宴会厅。
大厅金光闪闪,布置得像皇宫一样,来宾个个气度不凡。
![]()
张伟民认出了几个常在新闻里出现的面孔,心跳得更快了。
孙建国看到他,热情地走过来:“伟民,来了!来,我给你介绍几个人。”
接下来半小时,张伟民像做梦一样,被孙建国带着认识了省发改委的刘主任、宏达集团的周总,还有市财政局的赵局长。
这些大人物平时他连见都见不到。
轮到随礼时,张伟民手心全是汗,前面的人随的都是五万、十万,甚至有人随了二十万。
他的36888显得有点寒酸。
但孙建国接过红包时,特别介绍:“这是我们技术科的张副科长,人特别踏实。”
张伟民红着脸:“孙总,祝老太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孙建国拍拍他肩膀:“有心了。”
老太太笑眯眯地说:“小张,建国常夸你,说你是好同志。”
张伟民心里一暖,觉得这36888花得太值了。
宴会结束,张伟民满脑子都是未来升职的画面。
04
寿宴后,孙建国对张伟民明显热情了不少。
在公司,他会主动打招呼,有时还拉着张伟民聊几句技术问题。
张伟民感觉自己离升职不远了,尤其是听说技术科要设一个正科长职位。
现任科长老王快退休了,公司可能会从副科长里提一个。
“伟民,这36888没白花。”赵丽高兴地说,“孙总明显对你另眼相看。”
张伟民也这么觉得,36888虽然让他们家底见空,但换来领导的青睐,值了。
公司里传言,孙建国很看好张伟民,觉得他踏实能干。
张伟民干劲更足了,主动加班,把每个项目都做到最好。
但到了今年年初,孙建国的态度突然变了。
他不再主动找张伟民,技术方案也不怎么问他的意见了。
张伟民起初以为是自己多心,但时间长了,他确定孙建国冷淡了。
更让他心寒的是,正科长的传言没动静,孙建国开始重用另一个副科长老赵。
老赵比张伟民晚进公司三年,资历和能力都不如他。
“会不会是你哪里得罪了孙总?”赵丽问。
“我没得罪他啊!”张伟民百思不得其解。
他反复回忆寿宴的细节,怀疑是自己表现得不够好。
“可能是孙总觉得我随礼少了?”他猜测。
“36888还少?!”赵丽气得直摇头,“他要是嫌少,当初干嘛那么热情?”
张伟民也想不通,只能安慰自己可能是孙建国太忙。
05
6月,张浩宇高考成绩出来,698分,被北大录取。
张伟民一家高兴得合不拢嘴,儿子争气,考上了顶尖大学。
“咱们得办个升学宴,好好庆祝。”赵丽提议。
张伟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既能庆祝儿子,也能修复和孙建国的关系。
他们定在8月20日,在华阳大酒店办宴会。
虽然比不上金龙大酒店,但对他们家来说已经很体面了。
发邀请函时,张伟民犹豫了半天要不要请孙建国。
现在两人的关系有点冷,请了怕对方不来,不请又怕彻底没戏。
“请吧,态度得摆正。”赵丽劝道。
张伟民亲自送了邀请函:“孙总,我儿子考上北大,想办个升学宴,您有空赏光吗?”
孙建国接过邀请函,瞟了一眼:“8月20号?我看看安排。”
“您能来,我们全家都高兴。”张伟民诚恳地说。
“我尽量。”孙建国回答得很模糊。
张伟民回到家,把情况告诉赵丽。
“他估计不会来。”赵丽叹气,“要是真想来,会直接答应。”
张伟民还抱着一丝希望:“可能真有事,等等看吧。”
几天后,小周来电话:“张科长,孙总8月20号有重要会议,可能去不了。”
张伟民心里一沉:“没关系,工作要紧。如果有空,随时欢迎。”
“我会转达。”小周客气地挂了电话。
张伟民知道,孙建国是彻底不会来了。
06
8月20日,华阳大酒店。
张伟民一家早早到场,迎接亲朋好友。
来宾大多是亲戚和同事,大家热热闹闹地恭喜张浩宇。
张伟民表面笑得开心,心里却一直留意孙建国会不会出现。
七点开席,孙建国没来。
七点半敬酒,孙建国还是没来。
张伟民彻底死心了,孙建国压根没把这事当回事。
就在这时,司机小李出现在酒店门口。
张伟民心头一喜,迎上去:“小李,孙总来了?”
“孙总开会走不开,让我来祝贺。”小李递过一个礼盒。
“孙总特意给浩宇同学准备的礼物。”小李补充。
张伟民接过礼盒,心情复杂:“替我谢谢孙总。”
“应该的,孙总说考上北大是大喜事。”小李说完就走了。
张伟民拿着礼盒回到宴会厅,亲戚们好奇地围上来。
![]()
“孙总送了啥?”赵丽小声问。
“先收着,散席再看。”张伟民不想当众拆开。
宴会继续,气氛热烈,但张伟民心不在焉。
孙建国没来,只派司机送礼,这让他感觉被敷衍了。
宴会结束,送走客人,张伟民一家回到家。
“爸,拆开看看吧。”张浩宇好奇地说。
张伟民打开礼盒,里面是一套普通文具:钢笔、笔记本、橡皮擦,总值不到60元。
张伟民愣住了,手里的文具盒像块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
赵丽脸色铁青:“36888换这个?这是在羞辱你!”
张浩宇倒没在意:“还行,开学能用。”
“你回房休息。”张伟民不想让儿子看到他的愤怒。
等儿子离开,赵丽冷笑:“孙建国这是明摆着打脸!”
“他为啥要这样?”张伟民声音发抖,“我哪得罪他了?”
“要么他根本没把你当回事,要么就是故意恶心你。”赵丽分析。
张伟民心如死灰,36888的付出换来这结果,太讽刺了。
07
接下来的日子,张伟民心情低落,工作也没了动力。
孙建国对他的态度更冷淡了,基本不主动交流。
更糟的是,技术科正科长的职位定了,提拔的是老赵。
张伟民18年的资历、无数的加班,全都白费了。
同事们私下议论:“伟民能力比老赵强,怎么选了老赵?”
“听说孙总更看好老赵,具体为啥不清楚。”
张伟民听到这些,心里更不是滋味。
他开始怀疑,孙建国从一开始就没真心重用他。
那36888,可能只是孙建国用来试探他的工具。
“伟民,咱们得想想办法。”赵丽忧心忡忡,“再这样下去,你会被边缘化。”
“我能有啥办法?”张伟民苦笑,“42岁了,跳槽都难。”
“可不能这么耗着!”赵丽急了,“孙建国摆明在玩你!”
张伟民知道妻子说得对,但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办。
9月,张浩宇开学去北京,临走前察觉父亲情绪不对。
“爸,你最近咋不高兴?工作出问题了?”张浩宇问。
“没事,就是忙。”张伟民不想让儿子担心。
“你别太拼了,我能考上北大,全靠你和妈。”张浩宇懂事地说。
张伟民心里一暖,但也更愧疚。
如果没花那36888,家里现在不会这么拮据。
10月,孙建国母亲去世,张伟民纠结要不要去葬礼。
“去吧,礼数得尽到。”赵丽劝道,“随两千,正常标准。”
张伟民去了殡仪馆,孙建国只是点点头:“谢谢你来。”
整个葬礼,孙建国没多说一句话,礼貌得像陌生人。
张伟民更确定,孙建国从没真心看重他。
年底,公司开总结会,孙建国表扬了老赵的技术科,提都没提张伟民。
张伟民坐在会场,感觉自己像个透明人。
他开始认真考虑离开公司,但42岁的年纪,让他进退两难。
就在这时,张浩宇打来电话:“爸,我被选进创新实验班了!”
张伟民一喜:“太好了!有啥条件?”
“得交两万五的费用。”张浩宇有些担心。
“没事,爸想办法。”张伟民嘴上硬气,心里却犯愁。
家里存款几乎清零,两万五是个大难题。
赵丽提出兼职,但张伟民不忍心让她更累。
就在这时,技术科接到一个外包项目,奖金高达六万。
老赵找到张伟民:“伟民,这项目你接不接?”
张伟民一看资料,技术难度高,工期紧,但奖金能解燃眉之急。
“我接。”他果断说。
接下来的两个月,张伟民拼了命地干,经常加班到深夜。
赵丽心疼:“伟民,别太拼,身体要紧。”
“这是咱们翻身的机会。”张伟民擦着汗说。
项目顺利完成,客户非常满意,当场签了验收报告。
老赵拍着张伟民肩膀:“干得漂亮,奖金不会少你的。”
张伟民松了口气,六万奖金能解决儿子学费问题。
但一个月后,奖金迟迟不到账。
张伟民找老赵,老赵说财务在核算,可能要等。
又等了两周,老赵尴尬地说:“伟民,奖金调整了,可能只有一万二。”
“一万二?!”张伟民差点吼出来,“不是说六万吗?”
“公司核算成本,利润没预期高。”老赵无奈地说。
张伟民气得说不出话,这不是调整,是明抢!
他直接找孙建国:“孙总,项目奖金的事……”
孙建国冷淡地看他一眼:“财务在核算,可能没那么多,等等吧。”
张伟民心彻底凉了,感觉被耍了。
回家后,赵丽气得跳脚:“从六万到一万二?这不是欺负人吗?”
“没办法,咱们没话语权。”张伟民疲惫地说。
“伟民,你得换工作!”赵丽急了,“再在这儿干,早晚被气死!”
“42岁了,哪那么容易换?”张伟民苦笑。
第二天,小李突然来办公室:“张科长,孙总让我送个东西。”
张伟民疑惑地接过一个信封和一个小盒子。
“孙总说,这跟您儿子升学宴有关。”小李说完就走了。
张伟民盯着信封,手微微发抖,打开小盒子,里面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