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5年授衔时,志愿军军长回村种地不予授衔,朱老总大怒:不能没他

0
分享至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授衔名单如火如荼地讨论着。

面对中央评定的军衔名单,许多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



然而,某些英雄却并未出现在这份名单上。

一位经历了血与火的磨练,最终选择回乡种地的将军,因为个人选择未能参评衔,差点错过了属于他的荣光。

在发现评衔名单没有他名字的那一刻,朱老总愤怒了:“不能没他”。

他是谁?又为何会选择回乡种地?

红军将领

肖新槐出生在湖南宜章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那个年代,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翻身的机会。

肖新槐的父母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家里靠着种地为生

小时候,肖新槐并没有像富家子弟那样,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他早早地就辍学回家,代替父母在山林中砍柴、劳作,贫困的生活环境让他看不到任何希望。

1927年,革命的风暴席卷了整个湖南。

那一年,宜章也不例外,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激起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其中。

肖新槐听说县里成立了农民自卫军,这是一个专门为穷苦百姓分田地、打击压迫的革命力量。



他在心底做出了决定,不再忍受贫困的命运,也不再愿意看着家乡百姓受苦。

肖新槐没有丝毫犹豫,他毅然决定投身这场伟大的革命洪流,成为了农民自卫军的一员。

当他踏上这条充满血与火的革命道路时,他不过十几岁,身材瘦弱,甚至没有任何军队的基础训练。

刚加入自卫军,他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胆略和智慧。

尽管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他却始终能在战斗中展现出过人的勇气和决断力。

无论是与敌人肉搏,还是在突如其来的枪林弹雨中保持冷静,肖新槐都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指挥队员们准确地执行任务。



后来他被提拔为一名小队长,开始逐步积累军事经验。

肖新槐参加了无数的战斗,不仅在战术上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也在战斗中磨砺了自己的指挥能力和胆略。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士兵,到逐渐崭露头角的指挥官,肖新槐快速成长为一名有着过人能力的革命军人。

肖新槐的英勇表现迅速被朱德和陈毅等领导注意到。

1928年,朱德与陈毅带领的起义军从南昌来到宜章,准备发动湘南起义。



当时,肖新槐听说后,二话不说,便带着自卫队的兄弟们赶往起义军的阵营,与朱德和陈毅的队伍汇合。

为一名极具战斗力的年轻将领,肖新槐很快赢得了朱德和陈毅的深厚信任,成为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在井冈山会师后,肖新槐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那时,革命队伍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敌人不断地对井冈山发动围剿。

尽管敌军的兵力远胜过我军,但肖新槐依然不惧艰险,带领着自己的队伍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抵抗。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展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他带领队伍一次次穿越敌人的围追堵截,成功保卫了井冈山。



从贫苦少年到红军将领,肖新槐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英雄风采

抗日战争爆发后,肖新槐的军旅生涯迎来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战争的硝烟在整个华北大地弥漫,尤其是在山西,战斗异常惨烈。

面对日军的侵略,肖新槐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这场生死决战之中。

那时的山西,早已成为日军进攻的重中之重,残酷的战斗几乎将这片土地变成了人间炼狱。

但在这片硝烟四起的战场上,肖新槐凭借其过人的勇气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在无数艰难险阻中杀出一条血路。



肖新槐的英勇与智谋,迅速让他在战友中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肖新槐的军事才能逐渐展现出来。

他不仅仅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士,更是一个能够指挥大规模战斗的杰出指挥官。

在解放战争中,肖新槐的名字变得更加响亮,他始终站在最前线。

他所指挥的部队,不仅屡次突破敌军的重重防线,还多次以少胜多,获得了胜利。

特别是在平津战役和太原战役中,肖新槐的表现可谓出类拔萃。



进入朝鲜战场后,肖新槐依旧没有放缓步伐,反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抗美援朝的战斗中。

在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肖新槐依然能够充分调动部队的士气,他时刻提醒自己的战友们,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肖新槐指挥的部队遭遇了美军的猛烈反扑,敌人的炮火几乎覆盖了整个战场,爆炸的火光照亮了漆黑的天空。

但肖新槐没有丝毫的动摇,他在混乱中依然能够冷静地指挥部队,从容地组织反击。

在敌人以为必胜的情况下,肖新槐巧妙地将敌军引入了埋伏圈,最终一举歼灭了大量敌人,为部队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他的英雄风采,注定会成为历史的长河中最耀眼的那一抹光辉。

回乡种地

1950年代初,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肖新槐这位久经沙场的红军将领,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新阶段。

经历了无数的战斗和磨难,他的身体早已因长年的征战而积劳成疾。

多年的负伤和风霜让他常常感到疲惫,身体的状况也愈发堪忧。

尽管如此,中央领导层对于他仍旧充满敬意,并希望他继续留在军队中担任要职,继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可肖新槐却觉得自己长年征战,已无法继续担当起重任。

自己曾经是无数战斗中的先锋和指挥官,但那已经是过去。

如今,年迈的他需要的是一段安宁的时光,回到自己出生的故乡,去过那份最简单、最踏实的生活。

他没有任何奢望,也没有任何对未来的多余要求。

他更希望的是,能够回归到土地上,亲自种田,过上平凡的农民生活。

中央最终同意了肖新槐的请求,允许他回乡种地。



带着一身的荣誉和勋章,肖新槐回到了湖南宜章的家乡。

故乡的土地仿佛是他心灵的归属,久违的亲切感扑面而来。

他不再是战场上的猛将,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将领,而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农民,脚踏实地、朴素无华地与乡亲们一起耕作、生活。

肖新槐从不以自己的身份为荣,哪怕身边的乡亲们早已知道他曾经是红军的将领。

他的生活朴素至极,衣着常常是那件旧军大衣,餐桌上也没有任何奢华的菜肴,粗茶淡饭是他日常的餐点。

乡亲们时常会给他送一些新鲜的蔬菜或者自家养的鸡鸭,他偶尔笑着接受,却从不让别人为他付出太多。



他并不需要任何额外的照顾,因为他早已习惯了这种朴素的生活。

尽管肖新槐已经从军队中退役,选择了回乡过上平凡的日子,但他从未忘记自己曾经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每天,他依旧保持着革命战士的习惯,尽管不再披上军装,但他始终心系国家与人民。

授衔决定

1955年,中央为了表彰新中国的英雄,将开始第一次的军衔评定工作。

对于那些为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领们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荣耀的时刻。



肖新槐,这位曾在无数战役中勇猛杀敌、身先士卒的老将,虽然早已脱下了军装,回到了故乡种地,但他在战场上的功绩,依旧深深铭刻在每一位战友和领导的心中。

对于肖新槐的贡献,许多人依然心怀敬仰,尤其是像朱德老总这样关心革命老战士的领导,始终没有忘记这位英雄。

因此,当名单交给朱老总时,朱老总没找到肖新槐的名字便开口询问。

工作人员解释:

“肖新槐同志因为几年前回乡种地,不再服役,因此不符合参评的条件。”

这番话本应是合理且符合规定的解释,但朱老总听后,却难免愤怒。

“什么?肖新槐没有参评资格?”

朱老总脸上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怒色。



“难道就因为他回乡种地,就要让我们忘记他为革命、为国家所做的一切吗?”

“名单上不能没他!”

朱老总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肖新槐的名字被遗漏,更源于他对肖新槐一生无私奉献的深深敬佩。

在朱老总的眼里,肖新槐不仅是战场上的英勇将领,更是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整个青春的革命英雄。

像肖新槐这样的人,绝不能被历史遗忘,不能因为一些外在的规定和条件就被忽视。



在激烈的愤怒过后,朱老总平静了下来,但他的决心依然坚定:

“你告诉总干部部,肖新槐一定要授衔!我不管他回到哪里,他依然是我们的英雄,必须给他应有的荣誉!”

他的声音依旧铿锵有力,毫不动摇。

这一决定迅速引起了领导层的关注。

其他领导,如彭德怀、陈毅等,也纷纷表示支持,认为肖新槐这样为国家奉献一生的英雄,理应得到应有的荣誉。

最终,中央破例授予肖新槐中将军衔,这一决定也象征着国家对他一生贡献的最高认可。

肖新槐收到这一消息时,内心无比感动。



他已经多年未参与军队的事务,远离了战斗的前线。

但这份军衔的授予,却让他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党和国家的深深敬意。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朱老总一直将革命精神和英雄情怀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肖新槐就是其中之一,他无怨无悔地为国家战斗、为人民奉献,而他的一生,也应当被历史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荣兮史说 incentive-icons
荣兮史说
寻觅历史真相,从专业的角度详解历史。
408文章数 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