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质量上的交流。丁玉梅 摄9月23日,秋日的青藏高原,天高云淡,清风送爽。下午三时,第三届中国质量万里行·青海质量行暨2025年“质量月”现场宣传活动在西宁市举行。会场内“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的主题标语格外醒目,来自省直24家相关单位、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拉开质量提升行动的序幕。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波的致辞掷地有声:“立足‘四地’建设,推进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协调发展、产业质量升级,增强青海特色产业质量竞争力,推动质量强省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这番话道出了与会者的共同心声。过去一年,青海省在质量强省战略引领下,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启动仪式上,通报了全省质量工作开展情况。青海省紧扣产业“四地”建设,打出质量提升“组合拳”,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全力推进盐湖资源有序开发、产业绿色发展,制定、修订资源勘探开采、生态环保、智能制造等标准28项。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4.65%领跑全国。创新打造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试点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累计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200个。
质量基础设施的“筋骨”也日益强健。创新布局“3H”高海拔梯度认证体系,累计建设省实验室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3家、新型研发机构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4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0家、科技型企业698家,香港STC青海实验室落地建成,形成创新发展新格局。研制国际标准1项,发布国家标准249项、地方标准2468项,创建“钾肥生产循环经济”等105个国家标准化试点,“江源巧姑”大通护工填补国内护工领域团体标准空白。
随着通报中的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果的呈现,会场内暖意融融,气氛愈加热烈。青海翔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惠玲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通报既肯定了过往成绩,更指明了未来方向。”刘惠玲感慨道,“对我们企业而言,就是要把质量意识融入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细节,用更过硬的产品,为青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平实而坚定的话语,正是青海企业界质量追求的共同写照。
与企业感受相呼应的,是同行间扎实的经验与智慧碰撞。在随后的经验交流环节,青海盐湖元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首席质量官走上台前,深入分享了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与心得。现场还发布青海省2025年质量强县品牌培育十大典型案例,这些优秀案例成为高原大地追求卓越质量的生动注脚。
仪式结束后,会场外的质量成果展示区顿时热闹起来。会场两侧的展台前,盐湖化工、新能源、农牧业等领域的标杆企业纷纷亮出“拳头产品”。聚氯乙烯树脂、有机枸杞、精品藏毯……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青海企业对质量的坚守。
质量追求不仅体现在展会现场,更已融入青海发展的脉络。近年来,青海省全面打好质量技术“服务牌”,加快建设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高原集成服务体系,推动质量工作从“管产品”向“优环境”深化。青海天露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总监刘凤鸣感慨:“现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好多服务通过线上平台就能解决,成本降了,效率高了。”
与此同时,质量提升格局正从“单打独斗”迈向“社会共治”。今年的“质量月”活动,参与部门更加多元,活动形式更加贴近群众,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共同绘就质量共治同心圆。
更令人欣喜的是,质量意识正在青海沃土上深耕厚植。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唯有坚持绿色、有机、高质的标准,才能让“青字号”产品行稳致远。青海金麦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青说:“我们守护着世界上最洁净的臻品,更有责任生产出一流的好产品。”从高原特色到高质量品牌的跃升,正是青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启动仪式虽已结束,但质量提升的行动正在青海全省铺开。据悉,接下来,各地将同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质量意识深入人心,让质量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质量强省的画卷,正在青海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