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超强台风“桦加沙”持续逼近深圳。为保障市民安全,全市共开放了865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当日下午,记者走访了福田体育公园、皇岗创新实验学校等多处应急安置点发现,这些场所物资储备充足,现场秩序井然,已成为转移群众临时而温暖的“避风港”。据深圳市三防办统计,截至23日21时,全市已累计疏散转移305507人,避难场所集中安置54680人。
折叠床矿泉水全都安排上
9月23日15时,台风“桦加沙”来临前的深圳格外宁静,记者来到福田体育公园体育馆内,这里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成了470余名群众临时的家。
体育馆内干燥凉爽,地面上整齐铺着垫被,人们或躺或坐:有的已进入梦乡,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还有的独自靠在墙边,专注地看着手机。
场馆门口,成箱的矿泉水和八宝粥堆成小山。一辆货拉拉刚刚驶离,工作人员正忙着将新到的物资搬进室内。“物资都很充足,后续补给也会及时跟上,请大家放心。”一位现场工作人员说。
墙边的插座区域,不少人正在为电子设备充电。不远处,来自中建三局的王叔(化名)在场馆内走走停停,作为领队,他不仅组织工友安全转移,还主动协助现场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除了体育场馆,全市许多学校也开放为室内避难场所。记者走进皇岗创新实验学校的室内避难场,入口处,工作人员正有序核对并记录前来避险人员的信息,一旁的桌上摆放着矿泉水、面包等即时取用的物资。另有工作人员穿梭在人群中,为有需要的人发放折叠床、被子等物品,并贴心询问是否需要热水。
![]()
“这里安排得很好,我心里很踏实。”一位来自湖南的工友老张说,“我们工地提前通知要转移,我就跟着大部队来了。你看,水、吃的都有,晚上还有被子盖,比在工棚里安全多了,心里也踏实。”
i深圳可查就近避难场所
深圳市三防办表示,像福田体育公园和皇岗创新实验学校这样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全市已开放865处。这些场所储备了速食类食品40万份、饮用水100万瓶,并备有折叠床、被子、衣服等充足的生活物资。
市民如需寻找就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可通过i深圳App、市应急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或主流地图应用查询。有关部门也提醒市民,请积极配合转移安置工作,确保人身安全。
福田
“在这里安安心心等台风过去”
“来来来,请大家有序排队领取饭菜,热汤和水请到后方领取。”9月23日中午,在全城备战台风“桦加沙”的关键时刻,福田交通枢纽变身大型“庇护所”,近500名来深建设者在这里休息,安心避险。这一暖心时刻被网友拍下,获赞无数,深圳人纷纷表示被暖到!
![]()
23日13时许,记者来到福田枢纽站内,看到这一超大型地下交通枢纽,已经化身无数建设者的“临时小家”。站内灯光明亮,空调温度适宜,不少工友打上地铺在里面安心休息,有人用餐、有人小憩、还有人在纳鞋底。
深圳地铁福田枢纽项目物业经理赵琼带着同事们提前一天对“风”“水”“电”做好准备,检查完备。“风”即空调,排风系统,“水”即饮水和生活用水,“电”指的是照明用电,以及墙面上的充电插座,保证每位工友的手机都能充上电。
在应急点,记者看到,除了泡面、面包、矿泉水等方便食品被整齐地码在墙边之外,一旁的桌子上还有热腾腾的饭菜。土豆排骨、干煸豆角、清炒时蔬……深铁物业主动联系了地铁站周边的10多个商家一起制作免费午餐,给避险的近500名人员提供温暖,让人员能够安心避险休息。
来自四川的赵大姐在皇岗口岸联检大楼的工地上已经工作大半年了。这次她和表弟妹一起被安置到福田枢纽应急点,“上次我们就是来这儿,一点儿也不陌生,前一天工地通知我们要转移安置,我就收拾好了睡觉的铺盖,就在这里安安心心等待台风过去。”
罗湖
她们在避难场所绣围裙绣鞋垫
截至9月23日18时,罗湖区已转移安置人员10453人,其中集中安置3469人,自行安置6984人。
![]()
梧桐山风景区、108个公园、8个碧道、5条绿道等已关闭,所有122个工地均已停工;6座区管水库提前科学预泄,15条河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34个室内避难场所均已开放。
9月23日16时,在翠园文锦中学安置点,来自贵州瑶族的李女士正专心在一块蓝色布上绣花,花纹整齐划一,她说绣好了就可以用来做围裙。旁边的教室里,四川人王太林在绣鞋垫,一针一线娴熟认真。
58岁的工友严健平说,他是四川资阳人,上午和老乡们一起,带着被子和简单生活用品来了这里,觉得条件不错,教室里有风扇和空调,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了5桶泡面,也有热开水和矿泉水供应。来自附近社康的医生护士也带着相关设备和药物在现场,工友有不舒服可以找他们。
18时多,滨河实验中学里排起了长龙,来自滨河实验中学新建工程、春风隧道工程和船步街改造工程等共计339名避险人员每人都领到了矿泉水、八宝粥、泡面和香肠。滨河实验中学启用了多功能报告厅及17间教室作为休息区,并保障饮用水等基本物资供应。
在翠园初级中学安置点,35名工友有序或躺或卧,这里有热水和空调,还配备了管够的方便面、矿泉水和八宝粥。23日晚上,智水大厦工程负责人还送来专门定制的外卖,让工友们吃了个热乎饭。
另外,楼上楼下3000多平方米的罗湖区体育中心羽毛球馆也开放作为避难场所,这里配备了400张软垫,热水饮用水和食物等应急物资,将陆续接待避险人员。
南山
“女士专区有帐篷,很安心”
为全力做好超强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确保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南山区各单位按照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统一部署,迅速启动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已完成应转尽转工作,共转移 36178人,其中自行安置21910人,避难场所安置14268人。
![]()
在深圳湾体育中心等安置点,泡面、面包、矿泉水等食品及被褥、垫子、热水等生活物资一应俱全,确保转移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休息”。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湾体育中心安置点特别设置了女士专区,提供独立的帐篷、女士更衣室和专用洗手间,切实提升女性工友的舒适度与安全感。“这次转移安置更贴心了,来到安置点,马上就有工作人员指引我们进女士专区,环境很好,很安心。”一位工友表示。
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安置点,来自蔚蓝海岸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安置点此次预计转移安置1000余人,当天15时30分左右已经有近800人陆续到场内进行安置。为了让工友在安置期间放松身心,现场还准备了观影幕布和文娱项目。
23日12时,深圳大学开放粤海校区南区运动广场的羽毛球馆作为避难场所,当天已接纳590人进入休息,多为校内外在建工程的施工人员,以及个别临时避险人员。餐食方面,场地可为避险人员提供3天的基本餐食保障。该场地还为避险人员提供各类人性化服务保障,如在场馆内设置应急电源、插线板等充电设施;针对女性、年长者及身体不适者等安排帐篷休息居住。
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 林涛 董玉含 易芬 王宇 通讯员 童婧 李少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