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双重拉尼娜9月回归!2025年夏天破高温纪录,这个冬天会极寒吗?

0
分享至

就在今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出预警:拉尼娜现象可能从今年9月起重新回归,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这意味着继今年年初的"弱拉尼娜"之后,2025年可能出现双重拉尼娜事件。

而今年夏天,我国刚刚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全国平均气温达到22.31℃,超过了2024年创下的历史纪录。

面对这样的气候背景,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浮现:这个冬天,我们会迎来极寒吗?



拉尼娜"卷土重来"了

说起拉尼娜,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但它其实是影响全球气候的"大boss"之一。简单来说,拉尼娜就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变冷的现象,它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反应,搅动全球的大气环流。

今年的情况确实有些特殊。年初时我们经历了一波"弱拉尼娜",但它来得比预期晚,强度也不算太猛。到了年中,气候系统一度转为中性状态,拉尼娜的概率还被中性给反超了。



然而现在,世界气象组织又发出警告,9月到12月期间,拉尼娜现象重新回归的可能性很大,而厄尔尼诺出现的概率则微乎其微。

这种"一年两次拉尼娜"的双重模式并不常见。从气候学角度看,正常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循环周期大约是3到5年,但近年来这个规律正在被打破。

2020年到2023年,我们刚刚经历了一次罕见的"三重拉尼娜"事件,连续三年的拉尼娜现象创下了21世纪的纪录。而如今,双重拉尼娜又要登场,这种频繁的出现本身就透露着气候系统的不寻常。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拉尼娜要回归,但这次的强度可能不会太猛烈。根据目前的预测,这波拉尼娜维持的时间不会太长,很可能在几个月后又会减弱。

即使在拉尼娜影响下,世界气象组织依然预测9月到11月期间,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气温仍将高于平均水平。这说明什么?拉尼娜的"降温效果"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强了。

冬天真会极寒吗?

2025年的夏天绝对可以用"火力全开"来形容。我国大范围地区被副热带高压牢牢控制,40度高温成了家常便饭。全国平均气温22.31℃,不仅打破了2024年的纪录,更是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这时候,民间就流传起一个说法:"夏季有多热,冬季就有多冷。"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毕竟气候系统追求平衡嘛。再加上拉尼娜这个"制冷机"即将启动,很多人开始担心今年冬天会不会格外寒冷。

从历史数据看,这种担心确实有一定依据。自1950年以来,我国共出现了20个"拉尼娜年",其中有17年冬季平均气温确实偏低,概率高达85%。拉尼娜现象会加强西伯利亚高压,让更多冷空气南下,这在过去确实经常导致我国出现寒冬。



但是,时代变了。近年来的情况显示,即使在拉尼娜影响下,冬季的表现也变得复杂多变。2020-2023年的三重拉尼娜期间,虽然确实出现了一些极寒天气,但从整体来看,全球气温依然维持在历史高位。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已经强大到连拉尼娜都难以完全压制。

就拿具体数字来说吧,即使在最强的拉尼娜年份,全球气温的下降幅度通常也只有0.1到0.2摄氏度,而过去几十年全球变暖的幅度已经超过了1摄氏度。这就像在一个持续升温的房间里开了台小风扇,虽然能感受到一丝凉意,但房间的整体温度依然在上升。



不只是拉尼娜说了算

很多人以为拉尼娜就是冬季气候的"总指挥",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我国的冬季气候就像一个复杂的交响乐团,拉尼娜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乐器",还有很多其他"演奏者"在同时发声。

首先是北极涛动,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名词其实描述的是北极地区气压的周期性变化。当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时,极地的冷空气更容易向南扩散,给中纬度地区带来寒潮。而当它处于正位相时,冷空气就被"锁"在北极,中纬度地区反而会比较温暖。



然后是欧亚大陆的积雪情况,雪覆盖面积的大小会影响地面的反射率,进而影响当地的能量平衡。积雪多的地方会反射更多阳光,保持相对低温,同时也会影响大气环流的模式。

季风系统也很重要,亚洲季风的强弱变化会直接影响我国的降水和温度分布。而这个季风系统本身又受到印度洋海温、青藏高原积雪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更别提近年来越来越活跃的极地涡旋了。当平流层的极地涡旋不稳定时,就可能出现"极地涡旋南下"的情况,给原本温和的地区带来突如其来的严寒。2021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世纪寒潮"就是这样造成的。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演奏者"同时在台上,所以即使拉尼娜很强,最终的"演出效果"也可能出乎意料。有时候各种因素相互抵消,冬天反而比较温和;有时候它们叠加在一起,就可能造成极端的寒冷天气。

更重要的是,全球变暖这个"背景音乐"一直在播放,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气候因子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比如,全球变暖会导致北极地区升温更快,减小南北温差,这可能让极地涡旋变得更不稳定,有时候反而会增加极端寒潮的风险。



极端成了日常

站在2025年回望过去几年,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气候系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状态。传统的经验和规律正在失效,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难以预测的极端天气。

今年夏天的高温就是个典型例子。按理说,年初的拉尼娜应该对全球气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现实是我们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持续的温室气体排放、海洋热量的不断积累、以及各种正反馈机制的启动。



当前的碳排放水平已经让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上升了约1.5摄氏度,这是《巴黎协定》设定的关键阈值。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气候系统可能会触发更多不可逆的变化。比如格陵兰冰盖的加速融化、亚马逊雨林的大面积枯死、永久冻土的大规模融化等等。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拉尼娜还是厄尔尼诺,它们的影响都被放大了。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温和的季节性变化,而是越来越极端的天气事件。夏天可能热得让人无法忍受,冬天则可能出现突如其来的极寒。春秋两季变得越来越短,气候的过渡期被压缩,极端天气的持续时间却在延长。



从这个角度看,"夏季有多热,冬季就有多冷"这个说法倒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只不过原因不是简单的气候平衡,而是气候系统整体的不稳定性在加剧。

所以,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季,我们既不应该掉以轻心,也不必过度恐慌。双重拉尼娜的确可能带来阶段性的降温,但它更可能表现为间歇性的寒潮,而不是持续的严寒。关键是要做好应对各种极端天气的准备,因为在气候变化的时代,"极端"正在成为新的"正常"。



最终,真正的解决之道还是要回到源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没有"plan B"可以选择。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0岁后才懂:这些年瞎花的钱,全是交了智商税!

40岁后才懂:这些年瞎花的钱,全是交了智商税!

一桶浆糊要一统江湖
2025-10-27 17:35:07
武汉大学的那位小仙女又开始骂街了!

武汉大学的那位小仙女又开始骂街了!

微微热评
2025-11-01 00:20:55
下周,A股这些板块更有望上涨

下周,A股这些板块更有望上涨

每经牛眼
2025-11-02 11:35:20
随着大勒布伦4-2逆转达科,男单四强全部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随着大勒布伦4-2逆转达科,男单四强全部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小彭美识
2025-11-02 06:01:56
马竞3-0!阿根廷3星闪耀:小蜘蛛首球,小马达传射,小西蒙尼最佳

马竞3-0!阿根廷3星闪耀:小蜘蛛首球,小马达传射,小西蒙尼最佳

老霍聊球
2025-11-02 07:03:03
NBA:火箭大胜绿军,杜兰特26分,申京16+9助

NBA:火箭大胜绿军,杜兰特26分,申京16+9助

老蝣说体育
2025-11-02 11:00:49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丫头舫
2025-09-22 20:39:00
王云宇出任来宾市公安局局长,广西再添一地级市公安局女局长

王云宇出任来宾市公安局局长,广西再添一地级市公安局女局长

元芳有看法
2025-11-01 22:01:23
只有在发展联盟打出场均20+10的数据,杨瀚森才有机会重回NBA!

只有在发展联盟打出场均20+10的数据,杨瀚森才有机会重回NBA!

田先生篮球
2025-11-02 09:38:10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电动星球News
2025-11-01 22:44:52
深圳业主,开始“亮底价”了!

深圳业主,开始“亮底价”了!

博闻财经
2025-11-01 18:51:28
英超最新积分榜:枪手先赛7分领跑,樱桃次席利物浦升至第三

英超最新积分榜:枪手先赛7分领跑,樱桃次席利物浦升至第三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21
反华总统国家面临亡国,妄想向中国请求援助,最终结果是什么?

反华总统国家面临亡国,妄想向中国请求援助,最终结果是什么?

混沌录
2025-10-11 22:32:05
特讯!俄军高层通告全球:在红军城地区围困乌军31个营,罕见措辞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特讯!俄军高层通告全球:在红军城地区围困乌军31个营,罕见措辞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0-31 11:30:21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青梅侃史啊
2025-08-18 16:14:26
爱奇艺借钱逾期一天就收到威胁催收短信,家人被威胁,太夸张了吧

爱奇艺借钱逾期一天就收到威胁催收短信,家人被威胁,太夸张了吧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2 00:01:42
米体:加拿大金融巨头完成对橡树资本全资控股,对国米无影响

米体:加拿大金融巨头完成对橡树资本全资控股,对国米无影响

懂球帝
2025-11-02 00:01:10
su7车祸现场,有人从前挡玻璃爬出!粉丝怒赞,车结构强度确实高

su7车祸现场,有人从前挡玻璃爬出!粉丝怒赞,车结构强度确实高

火山诗话
2025-11-01 06:33:51
国防部下通牒,点名收拾赖清德,美国也出手了,扣留千亿售台军火

国防部下通牒,点名收拾赖清德,美国也出手了,扣留千亿售台军火

Ck的蜜糖
2025-11-02 10:02:38
杜震宇:现在不想回亚泰看尔虞我诈,我是搞业务的不玩计谋

杜震宇:现在不想回亚泰看尔虞我诈,我是搞业务的不玩计谋

雷速体育
2025-11-01 20:08:25
2025-11-02 12:36:49
Hi科普啦 incentive-icons
Hi科普啦
传播有益的生活知识及科学文化
2457文章数 344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亲子
数码
教育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亲子要闻

可怕的不是熬不完的夜,直不起的腰,而是孩子轮流生病,都需要你

数码要闻

不逐热点,只造热点:TCL 冰箱以技术之力引领行业变革

教育要闻

今年秋招季最容易就业的专业有哪些?给26高考推荐专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