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731》上映,倒真像扔了块大石头进舆论池,溅起来的不光是讨论,还有些平日藏得挺好的魑魅魍魉。各路大V知名人士纷纷下场,只是有些人一开口,那层道貌岸然的皮就绷不住了。
![]()
点评电影本是自由,可要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地纯黑,那可就不是评论,是存心添乱了。
前几天,一位民航业的评论员火力全开,与其说点评,不如用“炮轰” 来得更贴切。他那篇《〈731〉开创了某种先河》的文章,字里行间全是不客气。
![]()
扒开那些文字细看,核心观点扎得人一愣:这片子压根就是披着731外衣的生化危机,本质上就是个大型密室逃脱惊悚片。
这话听着刺耳,但经他一拆解,倒有几分耐人寻味。他说这电影跟731的关联,撑死了就是借了个名字,拍了些731标志性的人体实验项目。
![]()
要是把 “731” 换成 “安布雷拉” 或者随便什么XX株式会社,违和感直接清零,活脱脱一部《生化危机前传》,讲的就是安布雷拉满洲研究基地负责人石井四郎搞病毒研究的故事。
要知道石井四郎可是真实存在的恶魔,正是他一手打造了731这个规模庞大的细菌战大本营,把无数中国人当成 “马路大”(即被剥了皮的木头)肆意残害。用虚构的游戏设定套在真实的历史恶魔身上,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
更让人费解的是电影的质感和叙事节奏。评论员直言,这片子的整体水准连网络大电影都不如,顶多算个制作精良点的抗日神剧。故事讲得支离破碎,前三分之二的内容跟731几乎不搭边,全程都在搞密室逃脱那一套 —— 关门、解谜、躲追捕,看得人以为走错了影厅。
等到最后半小时,731元素总算冒头了,可那敷衍劲儿简直没眼看。冷冻实验室、焚烧实验这些本该沉重到让人窒息的场景,被拍得跟旅游打卡似的,走马观花一闪而过。评论员都忍不住吐槽:“这部分怕不是后期补拍的?”
![]()
要知道真实的731冻伤实验有多残忍,日军在零下20度的寒冬把人赶到户外,用大风扇加速冻伤,再用开水解冻,看着受害者皮肉溃烂露出白骨,这样的苦难岂是几分钟镜头能随便带过的?
这位评论员最后憋出一句:“不知道怎么评价,因为压根没法评价。” 还补了句狠的:“这片子中国人看了沉默,日本人看了也得沉默。” 更绝的是他夫人的观后感:“怎么感觉在辱华?”
![]()
中国人一个个显得莫名其妙,日本人反倒透着股仪式感,还故意变着法儿虐中国人。这话点透了关键 —— 要知道731部队的罪行铁证如山,光是活体解剖的人数就高达5000人,从霍乱、炭疽到冻伤、毒气实验,桩桩件件都是反人类的暴行,可电影里却把受害者拍得毫无灵魂,施暴者反倒有了 “仪式感”,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评论员甚至开玩笑说,全片演技最好的是那个哭泣的小男孩。因为这孩子是真真切切地在哭着找妈妈,不是那种让人分不清是哭是笑的尴尬表演。这话里的讽刺,估计主创们听了得脸红。
![]()
最耐人寻味的是评论员的一个猜测:“外务省这次为什么没表达不安?估计看了后乐都来不及。” 要知道日本政府向来对731历史讳莫如深,还试图通过改教科书抹去这段罪恶,可这部本该揭露真相的电影,却拍成了不伦不类的惊悚片,或许真让某些人松了口气。
![]()
如今这篇评论底下早已吵成一团,力挺的人说“终于有人说出大实话”,怒斥的人骂 “不懂艺术别乱评价”。
![]()
有人翻出731部队少年兵清水英男的忏悔,他亲眼见过孕妇被做成标本,解剖室里的惨状让他记了一辈子;也有人拿出《伯力审判》的庭审记录,战犯亲口承认用活人测试疫苗、投放细菌弹的罪行。
历史的痛感从来不是用来娱乐化的。731部队每月能生产300公斤鼠疫菌、1000公斤霍乱菌,这些细菌曾让衢州等地数万人病死,这样的苦难不该被包装成密室逃脱的背景板。
![]()
至于这片子到底拍得怎么样,或许真得等更多人看过之后,才能有更清醒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