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王毅人
乙巳立秋,我顶着“伏包秋、热死牛”的炙热,独自前往位于安吉昌硕街道双溪口独松岭上的独松关,观关隘之雄伟壮观,赏松竹之不朽美景,听山间之竹浪松涛。山风拂来,阴凉惬意。
站在独松关隘之上,心潮激荡,浮想联翩。安吉古称故鄣县,治所位于今安吉县安城古城,辖区最大时覆盖今安吉、长兴、广德等周遭地区。历经风雨变迁,后故鄣县被拆分,新设的安吉包括了原来的故鄣县南部和故鄣县的自辖地区,故称安吉为鄣南。
独松关为南宋重要军事关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是临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的陆路咽喉要道。独松关建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为抵御金兵南下而筑,与百丈关、幽岭关合称“独松三关”,构成南宋都城临安的北部防御工程。其地势险峻,东西为高山幽涧,南北峡谷相通,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只要守住了独松关,就挡住了杭州北来的兵患,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建炎三年(1129),金朝大将金兀术自广德过独松关,见无戍者,谓其下曰:“南朝可谓无人也,若遣羸兵数百守之,吾岂能飞渡哉?”元军破关直取临安、太平军借道解天京之围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于此。
独松关因关前的独松岭得名,岭以松名,松以岭传。相传南宋时期关旁曾有一棵高数十丈的千年古松,同治《安吉县志》载:相传松皆一管两毛,惟此处一管一毛,故名独松。今验之,犹然。如今千年古松已不复存在,吴昌硕曾于1895年作《独松关》画,为我们重现古松挺拔雄姿。此画只画一石一松,以石为关,以松为名,孤傲屹立于天地之间;以气取势,因势传神,横涂竖抹,苍遒雄浑,貌拙气酣,以极简练的笔墨展现出深邃的意境。画右上有吴昌硕自题款云:“吾邑独松关有此高旷之气”。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评述:“自天目而北,重冈结涧,回环数百里,独松岭杰峙其中,岭路险狭;东南则直走临安,西北则道安吉、趋广德,为江、浙两境步骑争逐之交。东南有事,此亦必争之地也。”可见,独松关之险要。
独松虽逝去,关隘今犹在。现今的独松关尚存“独松关关隘遗址、古驿道、独松三关”及周边竹林溪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其中关隘和古驿道,向世人展现了南宋军事防御体系的历史风貌。
独松关关隘遗址,是浙江省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关隘之一。关墙长约60米、高6.6米、厚10米,块石砌筑,以宋代风格的壶形门洞、瓮城结构和残存关墙为特色,存有门臼等遗迹,关顶曾设箭楼(已毁)。走进现存狭长的关隘门洞,中部上方有一方形天井,兼具采光与防御功能,便于观察,倘若敌军攻入关门,可由上直接往下攻击。北关门篆刻有“独松关”三个大字,南侧有石阶可登关顶,俯瞰峡谷风光,你能想象古时“金戈铁马、鼓角相闻”之激战场面,感受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
离开独松关隘前行,便进入独松关古驿道,又称“杭宣古道”(浙江杭州至安徽宣州)。现存的古驿道始于昌硕街道双溪口关上村,止于余杭百丈的独松村,全长1200米用山石或卵石铺筑的古道穿行于竹林、峡谷、溪流间,可领略凌说笔下《独松冬秀》之诗风意境。沿途虫吟鸟鸣,轻风拂面,小桥流水,野果丛生,阳光钻过竹林投下斑驳陆离的光与影,间或走过三两个在山上劳作的村民。
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古驿道蜿蜒曲折的溪涧横跨着三座石板平桥和一座单孔石拱桥,古石拱桥用小块山石砌筑而成,通过石头之间的咬合力支撑,历千年而不倒,名曰“宝昌桥”。据说,此桥建于唐宝历二年(826),桥名与附近的一位名叫宝昌的护林员有关。传说清嘉庆年间,护林员宝昌尽心尽责,为了保护山林,与小偷斗智斗勇,不幸遇害。朝廷获悉后,专门在此立碑:“禁挖冬笋,保护竹林”。宝昌过世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将这座桥命名为“宝昌桥”。独松关古驿道不长,古韵犹存,风景秀丽,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也成为了驴友们的徒步热线。
独松关与东侧的百丈关(亦称铜岭关)、西侧的幽岭关互为犄角,构成了南宋临安北部的防御体系。真正让独松关声名鹊起的当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其原著中有多处描述独松关及其战事:“卢先锋自从去取独松关,那关两边,都是高山,只中间一条路。山上盖着关所,关边有一棵大树,可高数十丈,望得诸处皆见。下面尽是丛丛杂杂松树……”话说当年宋江领旨率梁山军征讨方腊,途经独松关。当时镇守独松关的是方腊手下的猛将厉天闰,他杀死了前来闯关的梁山好汉小霸王周通。卢俊义派出大量人马复仇,双枪将董平急于为周通报仇,在不了解独松关之险要的情况下,直接叫板厉天闰,不料被关上火炮轰伤左臂,无法施展双枪。第三天,报仇心切的董平不顾卢俊义劝阻,左臂伤势未愈便约好友张清,两人徒步上关,与厉天闰交战。张清一枪刺向厉天闰,被其躲过,张清的枪刺在松树上拔将不出,厉天闰趁机一枪刺中张清的腹部,致其当场阵亡。董平转身欲救张清,反被厉天闰的副将张韬从背后拦腰一刀剁成两段,血洒独松关。董平、张清、周通三人战死后,其遗体葬于独松关上。独松关因卢俊义率军大战独松关并成功夺取关隘而一举成名,也为后续攻取杭州奠定基础。
独步独松关古驿道,领略诗意,思绪万千,追古溯今,意犹未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