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分来得早,农历八月初二就到了节气点。凌晨2点19分交节,按老说法可是妥妥的“早秋分”。
![]()
老辈人常说“早秋分冷到哭”,这话在北方已显苗头。眼下北方多地气温跌到10度左右,西北有人穿起羽绒服。农谚说“秋分在月头,大雪起纷飞”,今年冬天怕是少不得严寒。
农民最关心天冷咋影响庄稼,提前防备才是硬道理。早秋分意味着冷空气活跃,冬季寒潮可能更频繁。
![]()
地里的秋茬作物得赶紧护起来,别让冷风打了苗。
北方种小麦的乡亲,该考虑浇遍防冻水了。白菜、萝卜这些露天菜,得准备稻草或地膜保温。
![]()
果园里的果树,树干涂白能防夜里霜冻伤皮。家里养牲畜的,得把圈舍漏风处堵严实,别让冷风灌进去。
古人传下的农谚虽不是科学定论,却藏着辈辈经验。比如“秋分晴天,一冬凌”,今年秋分赶在晴天可得多留意。当然,咱也不能全靠老法子,得结合天气预报看。
![]()
南方这会儿还热乎,但也别大意,暖湿气流退得早冬天可能干。
该给茶园、菜地修修排水渠,防着冬天干冷影响墒情。不同地方气候不同,北方防霜南边防旱,各有各的讲究。
![]()
我个人觉得,老经验加新科技,种地才更有把握。
现在最紧要的是,赶紧清点手头的防冻物资。
![]()
稻草、薄膜、有机肥,该备的别拖延,等天冷就来不及了。
村里要是有不懂的乡亲,多互相帮衬着,问问村里的种田好手。
天气变化快,咱庄稼人就得眼观六路,手底下勤快点。
接下来几个月是关键,护好作物、牲畜,冬天才有底气。
您家乡有啥特别的防冻土办法?
不妨在评论里唠唠。记住了:早做准备少受灾,庄稼安稳咱心里才踏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