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博弈的牌桌上,美国的议员们又想出了新“妙招”。他们公开喊话,如果中国不给稀土,就要禁止中国的航班降落在美国机场,甚至还要联动盟友一起动手,企图以此换取中国的让步。乍一听,这招似乎颇为狠辣,但稍微分析一下,就能发现这是典型的“黔驴技穷”。
![]()
稀土是什么?它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芯片、军工、航空航天乃至新能源车领域都离不开的重要战略资源。美国对稀土的需求极高,但自身开采困难、成本过高。数据显示,中国稀土产量长期占到全球六成以上,精炼环节更是占据绝对优势。换句话说,美国想发展高科技产业,少了中国的稀土,日子就会难熬。
可偏偏,美国过去几年一边制裁中国企业,一边指望中国“继续供货”。这种逻辑,就像自己堵了别人的路,还要求别人免费送粮草。如今,美国议员甚至把航班落地权都拿来当筹码,未免有些荒唐。
![]()
拿航班做文章,美国真的有底气吗?
从数字上看,美国每周飞往中国的航班大约有48班,中国飞往美国的航班数量也差不多。换句话说,航线是双向的,美国一旦真的禁止中国航班,中国完全可以采取对等措施。到时候,受伤的恐怕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的企业和民众。
![]()
更何况,美国的航空工业主要依赖波音。波音飞机近年来因为事故频发和交付延迟,已经处于低谷期。如果再因为政治原因得罪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波音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要知道,中国一度是波音最大的海外客户,仅2017年,中国市场就占了波音总交付量的四分之一。现在中国已经转向支持国产大飞机C919,美国人却还想通过“航班禁令”来施压,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再退一步讲,美国真以为国际航线只有他们一家说了算吗?航空业是全球化程度极高的行业,背后还有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则。美国如果真带头搞“政治化航班”,那么其他国家是否也能效仿?一旦这种做法被打开口子,美国自己的国际航线同样可能受牵连,到最后损害的仍是自己。
![]()
美国的焦虑:稀土只是借口
其实,美国议员之所以抛出这种极端说法,根源在于他们已经没有太多筹码。过去,美国在半导体、金融、军事上都有明显优势,可以不断地对中国施压。但现在情况变了。
在科技领域,中国的追赶速度远超美国预期。比如在新能源车和电池产业,中国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美国想在这一领域追赶,却发现受制于稀土供应,难以形成竞争力。
![]()
在金融领域,美国原本想通过加息吸走全球资本,但结果是自己经济先出现疲态。如今美联储不得不降息救市,而中国却依然保持相对稳健。最新数据显示,中国8月再次减持了超过250亿美元的美债,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这一动作本身就是对美国的警告:别以为金融牌还能随便打。
在军事上,美国依然保持优势,但投入巨大且难以持续。相较之下,中国在航天、无人机、舰载机等领域不断突破。尤其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试飞成功,更让美国鹰派紧张。
![]()
正因为美国在多个领域的“压制牌”不灵了,所以才有人提出用“航班落地”这样匪夷所思的方式,来逼迫中国交出稀土。但说到底,这只是虚张声势。
结语:底气在谁手里?
美国议员的喊话,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焦虑。航班落地权能不能成为筹码?从逻辑上讲,完全不现实。因为航空业牵扯到两国人民的正常往来,也关系到美国企业的切身利益。
反观中国,稀土不仅储量丰富,更掌握精炼技术,这是美国短期内无法绕开的现实。中国完全没必要因为几句威胁就“交出资源”。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才是双赢,搞极限施压只会让彼此陷入对抗。
![]()
这场所谓的“航班换稀土”闹剧,更像是一场政治秀,意在向选民表现“强硬对华”的姿态。但真正懂得经济逻辑的人都明白,美国一旦真这么做,最后受损的必然是自己。
所以,与其说美国在“强硬”,不如说他们在“心虚”。当连航班落地这样的稀奇想法都被搬上台面时,恰恰说明一个问题:美国已经没有多少牌可以打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