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是一句富含中国传统处世智慧的经典语句,化用自《论语·述而》中孔子的观点“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后经苏轼在《沁园春·孤馆灯青》中艺术化为“用舍由时,行藏在我”后广为人知。
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是否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同时也受制于时代背景和机遇等不可控因素。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个人始终可以自主选择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
用舍由时:“用”指被任用、得到施展机会,“舍”指被放弃、不被重用。“由时”强调外在机遇取决于时势、环境等客观因素。
行藏在我:“行”指积极行动、建功立业,“藏”指收敛锋芒、修养自身。“在我”强调如何面对际遇的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
例如,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被舍弃。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在困境中仍然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选择把更多的精力转向创作,留下了众多千古传颂的诗词佳作。
而正是他的自主选择,积极应对他自己无法控制的仕途失意,成就了他不朽的艺术成就。
![]()
孔子周游列国 14 年,渴望在 “有道之邦” 施展他的 “仁政” 理念,但始终未获真正重用。期间更是屡屡碰壁,一再被舍弃,并被各方讥讽,甚至危及生命。
但他从未放弃,在看清客观现实后,把 “未竟的政治抱负” 转化为 “文化传承的事业”。将全部精力投入 “整理典籍” 与 “兴办私学”,最终实现从“不得志”到“立言立德”的升华,对文化和后世做出了的巨大贡献。
孔子跌宕起伏的一生,正是对“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这一理念最生动、最彻底的注脚。完美地诠释了:真正的自由,是在认清现实限制后,依然能主宰自己的精神和行动的自由。
![]()
正如费斯汀格法则所强调的:掌控反应,就是掌控人生。生活中10% 的事情,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客观事件组成的;而另外 90%,则是由你对这些事件的反应所决定的。
我们永远无法预测或阻止所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那10%),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态度和反应,来决定那90%的走向。
情境如何,不在情境本身,而在于我们的解读和反应。
![]()
而我们的解读和反应,将最终决定事情后续是变得更糟糕,还是出现转机。
生活的好坏,从来不是由 “发生了什么” 决定的,而是由 “我们如何应对” 决定的。
大多数的痛苦和失败,其根源是试图控制 “自己无法控制的事” (外部情境、结果),而忽略了或没能专注做好 “自己可以控制的事”(自己的态度、应对和行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