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乐监管支局联合县人民法院、发展和改革委、商业局及市场监管局,开展“护链润企”供应链金融专项治理与赋能联合行动 。此次行动旨在通过强化监管与优化服务并举,整肃市场秩序,破解融资难题,为供应链稳定畅通和中小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精准“清淤”,开展合同款项支付专项督查,捍卫企业合法权益。联合行动首阶段将重点“清理拖欠、破除壁垒”。联合行动组将依据《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对重点行业、大型核心企业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与线索排查。对利用优势地位无故拖欠账款、变相延长付款周期或设置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将依法依规采取警示、约谈、公示乃至行政处罚等措施,旨在从源头“清淤”,确保交易公平,捍卫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现金流生命线。
二是智慧“健链”,强化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与授信风险监管,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针对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联合行动组将“科技赋能、联防风险”。金融监管支局将督导商业银行全面建立并完善全口径债务监测机制,运用大数据手段审慎评估核心企业信用状况,严防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同时,严格规范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紧盯两年过渡期整改要求,通过技术手段核查贸易背景真实性,严控付款期限,并确保所有相关融资活动均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完成登记,为供应链金融筑牢安全可靠的“防火墙”。
三是创新“赋能”,推动“一链一策”精准滴灌,激发产业新活力。行动不仅是“治理”,更是“赋能”。金融监管支局、发展和改革委和工信局将引导金融机构“因链施策、创新服务”。大力推动商业银行探索开发脱离核心企业全额信用的“脱核”融资模式,鼓励基于真实订单和仓单的金融产品创新。深入实施“一链一策一批”融资促进行动,聚焦本县重点产业链与先进制造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组织银企对接,鼓励银行机构充分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拓展质押和担保范围,为链上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灵活的金融活水,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小供注意到,这是77号文出台后,首个多部门联合行动进行供应链金融整治的区域,而此次联合行动亦由金融监管、市场监管、人民法院等多部门联合开展。
77号文及《保障中小企业支付》落地,将对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合规运营提出更高要求,这一要求不仅是体现在产品行为(如期限、定价、流转层级)等方面,更多的是要求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站在保障支付及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内涵的方向这一大局去要求的。
小供认为,核心企业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建设的定位应该是,开放化,最终将平台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确权平台,而非金融平台。以电建融信为例,平台提供确权服务,主要金融服务由开放的银行资金体系承接,平台更多的提供的是及时确权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小供认为,核心企业该类平台的应该逐步实现“内部公共服务化”,不以盈利为目的,平台费用满足平台运营即可。高价值的业务落地还是要依托“脱核”产品实现,只有这样,核心企业平台才能免于“瓜田李下”的舆论讨伐,也更符合监管的期待。
来源:供应链行业观察
《中国司库建设高质量发展报告(2025)》发布,汇聚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大中型民营企业、银行及科技厂商的标杆案例,展现司库建设全生态创新图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