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经济大臣奎尔波9月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宣布一石激起千层浪:"西政府已经批准对以色列实施'全面武器禁运',包括禁止和以色列之间进出口所有国防相关设备和技术。"
这一决定在西班牙政府全体会议上正式批准,标志着西班牙成为欧盟主要国家中首个对以色列采取如此强硬措施的国家。首相桑切斯此前提出的"技术性断绝"以色列军事工业合作计划终于落地,展现出西班牙政府在巴以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
▲西班牙经济大臣奎尔波宣布对以色列实施'全面武器禁运'
一、法案内容与规模
西班牙政府此次批准的"全面武器禁运"范围广泛,涵盖所有国防相关设备和技术的进出口。
这项禁令并非突如其来。根据西班牙政府采购网站披露的信息,政府已经取消了价值7亿欧元的导弹防御系统订单,这批订单原本计划从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购买12套SILAM导弹防御系统。
同时被叫停的还有另一笔军火交易——原定由西班牙企业生产168套以色列技术的反坦克导弹,价值2.875亿欧元。这一项目从今年夏天开始就被冻结,如今随着全面禁运令的出台正式画上句号。
经济大臣奎尔波在发布会上表达了对该法案在众议院获得全面支持的期望。这表明桑切斯政府对其政策获得了国内广泛支持抱有信心。
二、历史立场与演变
西班牙政府对以色列的立场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去年5月,西班牙率先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在欧盟成员国中显得特立独行。
这一趋势在今年6月达到新高点,当时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公开将加沙地带的局势描述为"种族灭绝"。他是首位也是级别最高的使用这一词汇描述加沙局势的欧洲领导人,标志着西班牙对以色列政策的显著转变。
桑切斯当时指出:"以色列的行动已公然违反与欧盟签署协议中的人权义务条款。"他呼吁欧盟立即暂停相关合作。这些言论自然引发了以色列方面的强烈反应,以色列驻西班牙使馆谴责桑切斯的言论"站不住脚",并指责桑切斯"发起反以运动"。
随着加沙地带人道危机持续恶化,西班牙政府采取了实际行动。除了现在的全面武器禁运,西班牙最近还禁止通过其港口向以色列转运军用物资。
三、国内压力与民意
西班牙国内政治压力是促成这一决定的重要因素。民调显示多数民众支持政府对以强硬立场,人权组织和左翼政党更是持续施压要求全面终止与以色列的军事合作。
就在9月13日,西班牙巴伦西亚市中心刚刚发生了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游行。示威者挥舞着巴勒斯坦国旗,高呼反对以色列袭击巴勒斯坦人民的口号,要求当局发布紧急政令,立即终止与以色列的武器及军事和安全技术贸易。
类似规模的游行不仅在西班牙发生。在德国柏林,成千上万人聚集在勃兰登堡门前,要求"停止加沙地带的种族灭绝行为"。据警方统计约1.2万人参加了集会,成为近几个月来德国支持巴勒斯坦人规模最大的集会之一。
不过,西班牙国内也存在不同声音。反对者警告,取消订单可能重创本国军工企业,造成就业岗位流失。这种经济考量与政治立场之间的张力,也是桑切斯政府需要继续平衡的难题。
四、国际影响与反应
西班牙这一决定在国际上产生了连锁反应。爱尔兰、挪威等国近期也纷纷批评以色列,并调整军贸政策。虽然欧盟尚未形成统一立场,但成员国间的分歧日益明显。
以色列方面目前保持沉默。但此前,以方已采取反制措施——禁止两位西班牙部长入境,随后西班牙召回了驻以色列大使进行紧急磋商,两国关系已跌至冰点。
分析人士认为,取消军售合同不仅是外交姿态,更可能动摇两国长期的防务合作基础。埃尔比特公司作为以色列最大军火商之一,近年因加沙战争在国际市场屡遭挫折,多个欧洲和拉美国家都在重新评估合作。
在当前国际安全格局剧变的背景下,军火贸易已不仅是商业行为,更成为外交表态的重要方式。西班牙政府此举可能促使更多欧盟国家重新审视与以色列的军事往来。
西班牙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已处于冰点。全面武器禁运的实施,将进一步考验两国关系的韧性。(参考资料:央视新闻、新华网、环球网、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综合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