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的总统卢卡申科对欧洲记者说,“美国之所以不敢与中国宣战,那是因为美国已经没有这个胆量了,美国在军事上无非就是多了几个原子核,其它地方都不如中国。”
![]()
这话一出,欧洲媒体炸锅了,分析家们扒拉半天,发现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卢卡申科在国际政坛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看问题的眼光向来毒辣,尤其是在大国博弈这点上。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核武器库确实够吓人,这也是他们在全球横着走的最大底气。但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光靠核弹头说话的时代了,常规武器的较量、工业产能的比拼、区域控制能力的强弱,这些才是决定大国底气的关键。
就拿海军来说,美国那些引以为傲的航母编队最近几年老出问题,要么是造船厂排队等着维修,要么是新型驱逐舰的雷达系统总掉链子。反观中国,这几年新下水的舰艇跟下饺子似的,光驱逐舰的数量就已经超过美国,更别提那些专门盯着航母打的反舰导弹,让美军在西太平洋越来越放不开手脚。
欧洲的军事专家翻出数据一看,更觉得心惊。美国去年的军费虽然高得吓人,但一大半都花在了维持全球几百个军事基地上,真正用在新武器研发和装备更新的钱其实没多少。
中国则把军费花在了刀刃上,高超音速武器、反卫星导弹、隐形战机这些能改变游戏规则的装备,一款接一款地亮相。就拿高超音速导弹来说,美国试射好几次都失败了,中国却已经列装部队形成战斗力,这种技术代差让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坐立难安。
更关键的是工业底子,这才是卢卡申科话里的重点。去年中国造船业的产量是美国的七十多倍,钢铁产量是美国的近二十倍,这种工业产能转化成军事实力的潜力大得可怕。
疫情期间,中国能在短时间内造出那么多医疗物资,靠的就是全产业链优势;真到了战时,这种优势就能变成军舰、导弹和战机的生产速度。美国那边呢,很多军工企业连基本的零部件都得依赖进口,去年想给坦克换个国产发动机,结果找遍全国都凑不齐生产线,最后还得从盟友那里调货。
西太平洋的军事平衡早就悄悄变了天。美国在关岛的军事基地这两年一直在往后撤,以前航母战斗群敢开到台湾海峡耀武扬威,现在只能在菲律宾以东的海域打转。为啥?因为中国的东风导弹能精准打到第二岛链,所谓的 "航母安全区" 早就成了泡影。
欧洲记者跑去问五角大楼的官员,得到的答复总是含糊其辞,说什么 "保持战略威慑",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是真没把握在常规冲突中占到便宜。
盟友的态度也很能说明问题。以前美国一声令下,北约国家立马派兵跟着行动,现在却一个个推三阻四。就像去年美国想在亚太搞联合军演,喊了半天也就来了几个小国凑数,英法德这些欧洲大国都找借口推脱了。他们心里清楚,跟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最后倒霉的肯定是自己的生意,毕竟谁也不想失去中国这么大的市场。
这么一分析,卢卡申科的话还真不是随口乱说。美国的核威慑虽然还在,但常规军力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工业产能更是被拉开了差距。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是后勤、是持续作战能力,光靠核弹头撑场面根本不够。中国这些年闷声发展,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国家了。
所以说,美国不是不想跟中国叫板,是真没那个底气了。卢卡申科把这话挑明了,等于给欧洲媒体提了个醒:世界格局早就变了,再抱着老眼光看中美实力对比,迟早要栽跟头。美国要是还看不清现实,继续在亚太搞事,到头来只会让自己更没面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