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靠看“十佳球”集锦来了解比赛,现在全靠各种“战术分析”和数据图。金球奖的评选结果,就透露了这种变化。
![]()
硬要评出“足坛第一人”,这事儿挺刺激,但也挺没意义的。比进球还是比冠军?要踢得好看还是要赢球实在?关键比赛开挂还是整个赛季稳定?说白了,你想捧谁,就挑对他有利的标准说就行了。
金球奖就是这么个东西,争议巨大,但人气超高。不过它确实反映了咱们普通球迷现在是怎么“消费”足球的。连续两年,那些“花里胡哨”的球员都输给了“实用派”:维尼修斯没拼过罗德里,亚马尔输给了登贝莱。
![]()
现在比赛太多了,根本看不完。咱们普通球迷主要追主队的比赛,其他联赛、杯赛,基本就靠刷短视频和赛后分析来“补课”。
利物浦球迷每周追萨拉赫,但对凯恩在德甲咋踢的,可能只有个大概印象;皇马球迷紧盯着姆巴佩,对帕尔默到底多厉害,也知道得不多。
![]()
说白了,大部分人还是“碎片化”看球,但“补课”的方式升级了。以前是看进球集锦,现在是看战术解析。因为分析视频更“干货”,能告诉我们哪些细节没注意到,教练有啥妙招,球员跑了哪些聪明的路线。
这成了新潮流。“实用型”球员成了新的超级明星。网上关于罗德里“隐形作用”的海量分析,给他做足了宣传。相比之下,就算你在欧冠半决赛、决赛进球(比如维尼修斯),制造的热度也赶不上了。
![]()
现在还有谁不知道登贝莱是怎么逼抢的吗?或者他多么擅长在防守缝隙间接球、送出关键传球?那段时间,每天都有新的分析视频,画满箭头和专业术语,配上酷炫的解说。你肯定刷到过几个,对吧?
倒退20年,大家可不是这么看球的。那时候,小罗那种“街头足球”式的表演能赢得满堂彩。但放在今天的信息环境里,他可能永远拿不到金球奖。
![]()
现在只会欣赏炫技,已经“落伍”了;只看进球漂不漂亮,也显得“不懂球”。亚马尔能把球停在鼻子上,确实让人惊叹,但光有这些,已经不够了。
要说本赛季最受“数据党”追捧的,其实是维蒂尼亚(他拿第三名也印证了这个趋势!)。不过,想靠分析视频火到能影响金球奖,也得有“好故事”。比如,你得有“巴萨失意人”的身份,或者有一段“从问题少年到职业楷模”的逆袭剧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