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很多古人背后长疮,难逃一死?范增、孟浩然、徐达皆是如此

0
分享至

看古装剧或者读历史故事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英雄豪杰、文人墨客,他们没死在战场上,也没死于宫廷阴谋,最后却因为背后长了个疮,就一命呜呼了。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一个疮而已,怎么就成了“催命符”?

楚汉争霸时期的“亚父”范增、盛唐时期的大诗人孟浩然、明朝的开国元勋徐达,这些响当当的人物,据说都栽在了这小小的背疮上。这就让人纳闷了,难道古代的疮就那么厉害?

古人的“夺命膏肓”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古人说的“背后长疮”,可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青春痘或者小疖子。他们口中的这个“疮”,学名叫背疽(bèi jū)。

在古代,这玩意儿一旦得上,基本上就被看作是“膏肓之疾”,约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



那么,这个背疽究竟是什么病呢?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它是一种发生在背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通常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

细菌从皮肤的毛囊、汗腺钻进去,在皮下组织里大肆破坏,形成一大片红肿、化脓的硬块。它的特点是范围大、根子深,而且发展得特别快。

这病放在今天,可能打几天抗生素、做个小手术引流一下就解决了。但在古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那会儿既没有抗生素,也没有无菌手术的概念。



医生们处理这种病,最好的办法也就是用烧红的刀子把脓包切开,然后敷上一些草药。

这种治疗方式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感染风险,稍微处理不当,细菌就会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的感染,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败血症或脓毒症。

一旦发展到这一步,病人就会高烧不退、神志不清,很快就会因为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而且,古人认为背疽的发生,和人的情绪有很大关系。他们觉得,忧思、愤怒、抑郁这些负面情绪会导致体内“气血不调”、“毒火内攻”,最终在背部这个阳气汇聚的地方爆发出来。



但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长期处于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下,确实会降低免疫力,让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

亚父范增是怎么死的

说起因背疽而死的名人,第一个绕不开的就是项羽的首席谋士,被尊称为“亚父”的范增。

范增的死,可以说是把古代医学里“愤极成疽”的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

鸿门宴上,范增早就看出刘邦是项羽最大的威胁,多次示意项羽下决心除掉他,甚至安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优柔寡断的项羽最终还是放走了刘邦,气得范增把玉斗都砸了,大骂:“竖子不足与谋!”

这口气一直憋在范增心里。



后来,刘邦手下的谋士陈平抓住了项羽多疑的性格,设计了一出离间计。项羽果然中计,开始怀疑范增和刘邦有勾结,逐渐削弱了他的权力。

这对忠心耿耿、年过七旬的范增来说,是莫大的侮辱。他心灰意冷,又气又急,最终向项羽告老还乡。

悲剧就在他回家的路上发生了。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范增“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这句话非常简练,却信息量巨大。

一个为霸王事业操劳一生的老人,在遭受了主公的猜忌和背叛后,带着满腔的愤怒、失望和怨气离开。这种极致的负面情绪,很可能就是压垮他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古人认为他这是“非愤极不成”,即愤怒到了极点才生的病。强烈的精神打击导致他的免疫系统彻底崩溃,潜伏的病菌趁虚而入,最终爆发成致命的背疽,让他客死途中,成了一代谋士的千古悲歌。

诗人孟浩然也是死于此?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结局也是一场令人扼腕叹息的生活悲剧。他的死,同样与背疽有关,但直接的导火索,却可能是一顿不该吃的饭。

孟浩然一生仕途不顺,空有才华却报国无门,心情难免有些抑郁。晚年的他,也患上了要命的背疽。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病情本来已经有所好转。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的好友王昌龄恰好路过襄阳来看望他。

故友相见,自然是分外高兴。孟浩然一激动,就把医生的嘱咐全抛到了脑后。宴席之上,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席间有一道美味的鲜鱼,在古代,鱼虾河鲜之类的食物被认为是“发物”,对于长疮的病人来说是大忌。可孟浩然在兴头上,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尽情享用了这道美食。

结果,悲剧发生了。

宴会过后没多久,孟浩然的背疽就突然复发,并且比之前来得更加凶猛。



最终,这位“风流天下闻”的田园诗人,就因为这一时的贪嘴,病情急剧恶化,不治身亡。

关于他死亡的细节,史料记载略有不同,《新唐书》只简单记为“病疽背卒” 而王士源的《孟浩然诗集序》等文献则补充了“食鲜疾动”的情节。

无论如何,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古代,不遵医嘱、胡乱饮食,确实可能成为加重感染、导致死亡的重要诱因。

正史和野史是如何描述名将徐达的死

聊完了文臣和诗人,我们再来看看武将。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的死,可以说是最具争议和戏剧性的一个。



他的死,牵扯出了一段正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之间的“罗生门”。

看正史的说法。《明史》中明确记载,徐达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于北平患上了背疽,第二年二月病重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记载非常清晰,就是因病自然死亡。

期间,朱元璋还曾派徐达的长子带信去慰问,表现出了君主对功臣的关怀。按照这个说法,徐达之死和范增、孟浩然一样,都是因为在古代无法有效治疗背疽而不幸病故。

然而,在民间野史和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流传着一个截然不同、也更加惊悚的版本。



这个版本说,朱元璋晚年猜忌心极重,对功高震主的徐达早已心存芥蒂。得知徐达得了背疽后,朱元璋假意探病,却故意赏赐了一只烧鹅给他。

在传统中医里,鹅肉被视为“发物”,患有痈疽疮毒的人是绝对不能吃的。

徐达看到这只烧鹅,立刻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于是,他流着泪吃下了烧鹅,不久后果然病情加重,毒发身亡。

“赐鹅杀人”,几乎成了朱元璋残暴形象的一个标签。但这个说法在《明史》等官方史料中毫无记载,完全出自于明清时期的一些野史笔记,比如《翦胜野闻》。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极低,更像是后人因不满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而编造出来,用来抹黑他的故事。

所以,关于徐达的死,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应该还是《明史》的记载,他确实是死于致命的背疽。

结语

这么看下来就知道了,背疽之所以能在古代成为“绝症”,是那个时代医学水平的局限。

没有抗生素,没有科学的消毒和外科手术,使得一个局部的皮肤感染,可以轻易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如果换成现代医学,这种疾病几乎是很快就可以治愈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家卫说唐嫣很装”热搜爆了!7段录音曝光,涉刘诗诗、陈道明、游本昌......

“王家卫说唐嫣很装”热搜爆了!7段录音曝光,涉刘诗诗、陈道明、游本昌......

新民周刊
2025-11-01 14:34:39
上海37岁无业男砸金店,不抢金不反抗不伤人,背后隐情让人心酸

上海37岁无业男砸金店,不抢金不反抗不伤人,背后隐情让人心酸

水泥土的搞笑
2025-11-02 07:58:58
救谁?乌军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红军城,被俄军全歼!

救谁?乌军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红军城,被俄军全歼!

胜研集
2025-11-01 18:30:20
2026年,这6大变化可能全面爆发!谁先看懂,谁就领先一步

2026年,这6大变化可能全面爆发!谁先看懂,谁就领先一步

小白鸽财经
2025-10-21 08:45:47
锁姐医美失败的瓜

锁姐医美失败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10-31 19:50:29
果然,见完中方,高市早苗连续2天会见台独,外交部的回应不简单

果然,见完中方,高市早苗连续2天会见台独,外交部的回应不简单

林子说事
2025-11-02 05:56:22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1 05:10:03
秦雯袭警完整录音曝光!事后还拿下三八红旗手,多家官媒呼吁彻查

秦雯袭警完整录音曝光!事后还拿下三八红旗手,多家官媒呼吁彻查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2 11:38:53
1979年打越南,邓小平提前放出口风没人相信,为何唯独李光耀深信

1979年打越南,邓小平提前放出口风没人相信,为何唯独李光耀深信

南书房
2025-10-24 16:01:25
斯诺克战报!中国军团1胜2负,周跃龙大逆转,白雨露145分创纪录

斯诺克战报!中国军团1胜2负,周跃龙大逆转,白雨露145分创纪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2 14:30:57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21:32:14
活久见!山东一租客租了17年房子,房东要卖房,租客说有她的一半

活久见!山东一租客租了17年房子,房东要卖房,租客说有她的一半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0-31 15:54:46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火山诗话
2025-11-02 11:19:05
当中国拥有30艘055型大驱逐舰时,世界将是何种格局!

当中国拥有30艘055型大驱逐舰时,世界将是何种格局!

近史博览
2025-11-01 16:33:21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最新!金股名单来了

最新!金股名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12:50:11
谍战剧要卷起来啦!七部待播大剧,谁会一骑绝尘呢?

谍战剧要卷起来啦!七部待播大剧,谁会一骑绝尘呢?

君笙的拂兮
2025-11-02 14:31:54
再有钱,在权力面前屁都不是

再有钱,在权力面前屁都不是

霹雳炮
2024-08-29 21:53:04
突发特讯!外交部通告全球:就日本领导人涉台错误言行,强烈敦促日方反思纠错,罕见言辞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外交部通告全球:就日本领导人涉台错误言行,强烈敦促日方反思纠错,罕见言辞引爆国际舆论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02 00:26:12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Barrons巴伦
2025-10-30 18:11:10
2025-11-02 15:47:00
大千世界观 incentive-icons
大千世界观
欢迎来到精彩的异想世界!
2046文章数 8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最快女护士"张水华获得"复出"后首个全马冠军

头条要闻

"最快女护士"张水华获得"复出"后首个全马冠军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旅游
亲子
公开课

艺术要闻

被溥仪卖给日本的王羲之真迹,内藏20幅罕见手稿,揭露草书最深层奥秘!

教育要闻

全国青少年信息奥赛常州考点,江苏优秀学子在此集聚,祝他们好运

旅游要闻

云南盈江:用观鸟和暖冬优势带动旅居

亲子要闻

什么是“泪失禁”?00后孩子跟父母完全是2个物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