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说“幸亏朱允炆削藩失败,若他削藩成功,明朝结局会更惨”

0
分享至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后,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

这个年轻人一上台,就接手了一个他爷爷亲手留下的巨大难题,那就是藩王问题。

朱元璋当初为了让老朱家江山永固,把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都分封到各地去做王爷,这些王爷不仅地位高,手里还握着兵权,尤其是镇守北方的几个王,比如燕王朱棣,常年和蒙古人打仗,手下都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



坐在南京皇宫里的朱允炆,看着自己这些手握重兵的叔叔们,心里别提多别扭了,感觉皇位坐得一点都不踏实。

于是,在身边几个大臣的鼓动下,他下定决心,要干一件大事,那就是削藩,要把叔叔们的权力和地盘都收回来。

一套昏招连连的削藩组合拳

说起来,削藩这个事情本身没错,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皇帝都想干的事。但问题出在朱允炆干得太急、太糙、太不会来事了。

他和他信任的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几乎没有任何政治手腕,策略上幼稚得可怕。



他们削藩,不像后来人那样懂得分化瓦解、逐个击破,而是选择了一种最直接、最伤人的方式:硬来。

先是找个莫须有的罪名,直接把周王给废为平民,流放去云南。接着又对齐王、代王、岷王下手,不是抓起来就是废掉。

对待湘王朱柏时更是过分,朝廷派兵去抓他,这位性格刚烈的王爷为了不受辱,竟然举家自焚,活活被逼死了。

这下可好,你朱允炆嘴上说着要施行仁政,干的事情却把自己的亲叔叔往死里整,其他那些王爷们看在眼里,心里会怎么想?尤其是那个实力最强、心思最深的燕王朱棣,他除了害怕,更多的肯定是愤怒和警惕。



朱允炆这套组合拳,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把所有的藩王,特别是朱棣,逼到了必须反抗的绝路上。

朱棣的反击

面对侄子皇帝刀刀见骨的削藩举措,装疯卖傻都没能躲过去的燕王朱棣,终于被逼反了。他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说皇帝身边有奸臣,我要带兵去帮皇帝除掉坏人。

这就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仗一打起来,朱允炆这边的弱点就全面暴露了。因为他爷爷朱元璋早年把能打的老将们都杀得差不多了,朝廷这边居然找不出一个能真正抗衡朱棣的帅才。

再加上朱允炆自己还瞎指挥,生怕手下将领立功后不好管,竟然下令“勿使朕有杀叔之名”,命令将士不能伤他叔叔朱棣的性命。

这仗还怎么打?等于捆住了自己的手脚。

反观朱棣,常年镇守边疆,军事经验丰富,手下军队战斗力极强。此消彼长之下,经过几年苦战,朱棣的大军竟然一路打到了南京城下。

最后,朱允炆在皇宫大火中下落不明,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桩著名的悬案。



朱棣成功登基,变成了后来的明成祖。

说到这里,好像只是讲了一个失败的削藩故事。

但重点来了,为什么说朱允炆失败反而是件好事呢?我们得看看他如果成功了会怎样。

假如削藩成功,一个更可怕的烂摊子

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如果朱允炆运气好,或者朱棣突然暴病而亡,削藩真的成功了。

那明朝立刻会面临两个天大的灾难。



第一个灾难在北方。当时明朝最大的外部威胁是谁?是北元蒙古势力。朱元璋分封朱棣等王爷在北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他们替中央守住国门,这叫九边防线。

如果朱允炆把这几个能打的叔叔都废了,他把北方的边防交给谁?指望那些从南方调过去、完全不适应北方气候和环境的军队吗?还是指望南京那些只会空谈的文官?结果必然是北方防线空虚甚至崩溃,强大的蒙古骑兵随时可以南下劫掠,明朝可能连永乐朝的前期都撑不过去,直接提前上演“土木堡之变”,甚至更糟。



第二个灾难在内部,是财政和权力结构的崩溃。削藩成功,意味着所有藩王的军队都要由中央来接管和供养。这得花多少钱?明朝初年的国库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翻倍的军费开支。巨大的财政压力最终肯定会转嫁到老百姓身上,搞不好立刻就会激起民变。

同时,朱允炆重用的是一批理想主义的文官,他们向往宋朝那种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模式。

一旦削藩成功,没了藩王制衡,文官集团的权力会极度膨胀,甚至可能架空皇权,导致中央内部陷入无休止的党争和内耗。



一个外部强敌环伺,内部又吵作一团、没钱没兵的王朝,它的结局难道会比真实的历史更好吗?恐怕只会更惨,灭亡得更早。

败者未必是罪人

所以回过头看,朱允炆削藩失败,让朱棣上台,从某种程度上看,真是阴差阳错地救了明朝。

朱棣是什么人?他是一个极其强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上台后,并没有放弃削藩,而是用更高明、更循序渐进的手段,慢慢解除了藩王的兵权,既巩固了中央集权,又避免了社会的剧烈动荡。

他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能力和魄力,五次亲征蒙古,彻底打垮了北元残余的主力,解决了北方边境的心腹大患。



他还做了一件影响中国历史几百年的大事,那就是迁都北京,亲自镇守国门,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

奠定了明朝前期强盛的基石,迎来了后面的永乐盛世。这一切的起点,恰恰就是朱允炆削藩的失败。

朱允炆削藩,想法是好的,但能力和方法太差,他的失败纯属自己操作失误。

但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吊诡,一次失败的尝试,反而避免了一个可能更糟糕的局面,引出了一个更强大的君王和一段更辉煌的岁月。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还真得庆幸朱允炆削藩失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娱乐领航家
2025-11-01 23:00:02
道光年间的中国官场有多腐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道光年间的中国官场有多腐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5-11-02 11:11:26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君合律师停车场被抓包!出轨乘务长致怀孕,反怼原配引全网怒议

君合律师停车场被抓包!出轨乘务长致怀孕,反怼原配引全网怒议

行者聊官
2025-11-01 10:45:08
体育为媒 融合加速(潮涌大湾区)

体育为媒 融合加速(潮涌大湾区)

金台资讯
2025-11-02 06:18:04
量子科技站上“十五五”风口:万亿市场开启,核心标的全梳理

量子科技站上“十五五”风口:万亿市场开启,核心标的全梳理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2 11:49:00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袁医生课堂
2025-10-31 18:50:24
不丹为什么不愿意和中国建交?原因非常简单

不丹为什么不愿意和中国建交?原因非常简单

凡人侃史
2025-10-28 09:40:55
61岁水均益首谈离婚,承认重男轻女愧对女儿,感叹女儿嫁得有点差

61岁水均益首谈离婚,承认重男轻女愧对女儿,感叹女儿嫁得有点差

观察鉴娱
2025-10-28 09:17:08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柚妈充电屋
2025-11-01 17:59:04
戴旭:中国从来没有单独彻底战胜过日本,未来一战永绝后患

戴旭:中国从来没有单独彻底战胜过日本,未来一战永绝后患

boss外传
2025-11-01 12:00:03
起风了,马英九落泪原因曝光,傅崐萁去意已决,郑丽文面临新考验

起风了,马英九落泪原因曝光,傅崐萁去意已决,郑丽文面临新考验

刘浶开挖机
2025-11-02 11:50:50
巴黎大师赛决赛前瞻:阿利亚西姆与辛纳,一场关于蜕变的巅峰对决

巴黎大师赛决赛前瞻:阿利亚西姆与辛纳,一场关于蜕变的巅峰对决

网球之家
2025-11-02 13:34:11
苑举正怒怼马先生:哭什么哭,没出息!

苑举正怒怼马先生:哭什么哭,没出息!

前沿天地
2025-11-02 12:34:05
苏超落幕,谁是真正大赢家?

苏超落幕,谁是真正大赢家?

吴晓波频道
2025-11-02 08:30:38
人口警报拉响!催生三胎无果后

人口警报拉响!催生三胎无果后

新浪财经
2025-11-01 04:52:07
一个糊弄的世界——特朗普全世界水来的四万亿订单,大概率都会黄

一个糊弄的世界——特朗普全世界水来的四万亿订单,大概率都会黄

超级学爸蛋总
2025-11-01 23:12:55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参考消息
2025-10-31 15:21:06
王赐月,入职东南大学

王赐月,入职东南大学

鲁中晨报
2025-11-02 09:59:04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9-25 20:05:13
2025-11-02 14:52:49
大千世界观 incentive-icons
大千世界观
欢迎来到精彩的异想世界!
2046文章数 8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安世中国第3次硬核回击荷兰 已获国家强势撑腰

头条要闻

媒体:安世中国第3次硬核回击荷兰 已获国家强势撑腰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本地
家居
数码

教育要闻

“一句话”如何管理好一所学校? | 涂玉霞谈“学校高效管理新思路”①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数码要闻

小米 REDMI 产品经理笋寸:RGB 一定是屏幕趋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