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乌克兰那边又爆出个大新闻,泽连斯基直接在9月19日的晚间讲话里放话,说乌克兰要开始对外出口部分武器了。这事儿听着挺新鲜的,但细想也挺无奈的,毕竟打仗打到现在,西方援助的承诺听起来响亮,落到实处却总觉得差口气。泽连斯基这回是真扛不住了,得自己想辙子,靠卖点自家造的家伙事儿来补窟窿。
![]()
乌克兰这仗从2022年2月打响,到现在2025年9月,已经三年多头了。泽连斯基上台时是2019年,那时候他还承诺要结束东部冲突,结果俄军一进京,整个国家就得全力转入战时模式。军费开支那叫一个吓人,泽连斯基自己说过,今年一年光战争账单就得1200亿美元,乌克兰自己咬牙扛一半,600亿。这数字搁谁身上都得喘不过气来。工厂得开工,士兵得发饷,前线得补给,哪样不是钱堆出来的?可西方盟友的援助呢?说实话,承诺是海了去,实际到手的却总让人摇头。
![]()
比如,美国和欧洲这些年援助了不少,但质量和数量都跟不上趟儿。乌克兰提交的优先需求清单上,明明白白写着要爱国者导弹、海马斯火箭炮这些硬货,总额好几百亿。可到头来,实际筹到的钱就二十多亿,杯水车薪啊。援助装备里头,有些是上世纪的老古董,型号不兼容,运到手还得自己花钱修。
更气人的是,有些干脆就是报废货,士兵打开箱子一看,零件锈成一团。乌克兰议员费迪延科直言不讳,说这些援助就是一堆废金属。这话听着刺耳,但也道出了实情。西方国家自家军工企业压力山大,国内政治还得平衡选民情绪,援助乌克兰的热情说来就来,说凉就凉。挪威今年承诺20亿欧元援助,听着不少,可搁在整个战局里,就跟大海里扔颗石子似的。
![]()
这援助不顶用,乌克兰就得自救。军工这块儿,乌克兰其实底子不薄。从开战头一年起,工厂就加班加点,产量翻了好几倍。到现在,乌克兰部队用的装备,近六成都是自家造的。这成就来之不易,哈尔科夫和敖德萨那些军工厂,工人日夜轮班,焊枪火花四溅,组装线嗡嗡转。无人机技术尤其牛,美国特使凯洛格都得承认,乌克兰某些型号的导航精度已经超美方同类产品了。这话说出口,分量重着呢。可好事儿没全好,产能上去了,需求却跟不上。海军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这些,生产出来堆仓库里,用不完,还得养着。工厂缺钱,生产线闲置,工人闲着没事干,这不等于白忙活吗?
![]()
泽连斯基这宣布,就是冲着这产能过剩去的。9月19日讲话里,他直截了当,说要搞“可控出口”,就是有限量、严格管制的武器输出。重点是海军无人机这些多余货色,卖出去换钱,回头投到无人机生产线上。为什么无人机?因为前线最缺这个,侦察、打击,一机多用,性价比高。泽连斯基强调,这出口不是乱卖,只卖自家用不着的部分,前线补给永远第一位。计划里头,还搭了三个平台:一个对美国,搞联合研发;一个对欧洲,共享供应链;一个对其他支持乌克兰的国家,拉投资。合作得互惠,不会白给那些不帮忙的家伙。这逻辑简单明了,乌克兰不是慈善家,得算经济账。
![]()
早在5月份,内阁就私下讨论过。国防部长在会议上秀仓库照片,导弹箱子积灰,生产线空转,大家都觉得得想办法。议员加利娜·扬琴科在议会里嚷嚷,说出口点武器,好歹让行业活下去。泽连斯基听了汇报,点头同意,但得把控好风险。9月19日这讲话,就是正式上台面了。他说,两周内就把出口策略拿出来,已有初步伙伴提议上门。这速度快,说明需求真在那儿。欧盟那边,据说对乌克兰武器有1500亿欧元的胃口,可官僚主义卡着,出口手续繁琐,产能只用了一半。泽连斯基这步棋,等于把自家工业当筹码,撬动外部资金。
为啥西方援助总掉链子?这得从大环境说起。全球军火市场,本来就几大玩家把持,美国、俄罗斯、中国这些,乌克兰这新丁想挤进去不容易。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是战略需要,但自家企业得赚钱,政客得顾票仓。拜登政府这几年援助上千亿,但国会总拖后腿,2025年预算案里,乌克兰份额缩水。欧洲更乱,德国坦克迟迟不到位,法国导弹数量少得可怜。乌克兰人自己算账,援助质量差,数量少,不如自家生产靠谱。可生产得钱啊,1200亿的账单,600亿自掏腰包,这压力谁扛得住?出口武器,就成了条活路。卖出去的钱,不光补预算,还能滚雪球,扩生产线,造更多无人机。
![]()
这计划的风险呢?肯定有。第一,内部平衡难。前线急需时,大单来了,怎么选?泽连斯基说优先士兵,但实际操作,军方得掰扯清楚。第二,市场竞争力。乌克兰武器实战过硬,但国际买家挑剔,价格、可靠性得过关。西方援助里头那些“废金属”,反衬出乌克兰货的实惠,可卖家得证明不是便宜没好货。第三,安全隐患最大。武器出口,得防着流入俄罗斯或恐怖分子手里。泽连斯基提了追踪机制,每件装备上芯片,协议里写死转手禁令。但这玩意儿,执行起来靠人,漏子一出,后果大条。
这事儿对全球军火格局有啥影响?乌克兰出口一开闸,就等于多出个玩家。传统军火巨头得警惕,新兴市场得热闹。欧盟那些国家,买乌克兰无人机,省钱又实战派。美国的军工企业,说不定得合作,共享技术。泽连斯基这招,还在拉盟友下水,你买我武器,就得继续支持乌克兰。地缘政治里,这叫捆绑利益,聪明着呢。但也得看后续,两周内策略一出,首批订单落地没?伙伴们真掏钱不?这悬念还大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